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部127經 阿那律經

  漢譯經文中部127經/阿那律經(空品[13])(莊春江譯)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那時,木匠班奢康伽召喚某位男子:

  「喂!男子!來!去見尊者阿那律。抵達後,請你以我的名義以頭禮拜尊者阿那律的足:『大德!木匠班奢康伽以頭禮拜尊者阿那律的足。』並且請你這麼說:『大德!請尊者阿那律四位同意木匠班奢康伽明日的請食,大德!請尊者阿那律能早一點來,大德!因爲木匠班奢康伽很忙,有許多爲國王應做的事。』」

  「是的,大德!」那位男子回答木匠班奢康伽後,去見尊者阿那律。抵達後,向尊者阿那律問訊,接著坐在一旁。在一旁坐好後,那位男子對尊者阿那律這麼說:

  「大德!木匠班奢康伽以頭禮拜尊者阿那律的足,他這麼說:『大德!請尊者阿那律四位同意木匠班奢康伽明日的請食,大德!請尊者阿那律能早一點來,大德!因爲木匠班奢康伽很忙,有許多爲國王應做的事。』」

  尊者阿那律以沈默同意了。

  那時,尊者阿那律那夜過後,在午前時穿好衣服後,取缽與僧衣,去木匠班奢康伽的住處。抵達後,在設置好的座位坐下。

  那時,木匠班奢康伽親手以勝妙的硬食與軟食款待與滿足尊者阿那律。那時,尊者阿那律食用完畢,手離缽時,木匠班奢康伽取某個低矮坐具後,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木匠班奢康伽對尊者阿那律這麼說:

  「大德!這裏,上座比丘們來,他們對我這麼說:『屋主!你要修習無量心解脫。』某些上座比丘這麼說:『屋主!你要修習大心解脫。』大德!凡這無量心解脫與大心解脫者,這些法爲不同含義、不同文辭,或者一種含意而只是文辭不同呢?」

  「那樣的話,屋主!請你就這點說出,從這裏,它將有真實的[厘清]。」

  「大德!我這麼想:『凡這無量心解脫與大心解脫者,這些法爲一種含意而只是文辭不同。』」

  「屋主!凡這無量心解脫與大心解脫者,這些法爲不同含義、不同文辭。屋主!以此法門,這能被體會:這些法爲不同含義、不同文辭。屋主!什麼是無量心解脫呢?屋主!這裏,比丘以與慈俱行之心遍滿一方後而住,像這樣第二方,像這樣第叁方,像這樣第四方,像這樣上下、橫向、到處,對一切如對自己,以與慈俱行之心,以廣大、以出衆、以無量、以無怨恨、以無惡意之心遍滿全部世間後而住。以與悲俱行之心……(中略)以與喜悅俱行之心……(中略)以與平靜俱行之心遍滿一方後而住,像這樣第二方,像這樣第叁方,像這樣第四方。像這樣,上下、橫向、到處,對一切如對自己,以與平靜俱行之心,以廣大、以出衆、以無量、以無怨恨、以無惡意之心遍滿全部世間後而住。屋主!這被稱爲無量心解脫。

  屋主!什麼是大心解脫呢?屋主!這裏,比丘勝解、遍滿『一棵樹下之大爲限』後而住,屋主!這被稱爲大心解脫。又,屋主!比丘勝解、遍滿『二或叁棵樹下之大爲限』後而住,屋主!這被稱爲大心解脫。又,屋主!比丘勝解、遍滿『一個村落土地之大爲限』後而住,屋主!這被稱爲大心解脫。又,屋主!比丘勝解、遍滿『二個或叁個村落土地之大爲限』後而住,屋主!這被稱爲大心解脫。又,屋主!比丘勝解、遍滿『一個大國之大爲限』後而住,屋主!這被稱爲大心解脫。又,屋主!比丘勝解、遍滿『二個或叁個大國之大爲限』後而住,屋主!這被稱爲大心解脫。又,屋主!比丘勝解、遍滿『到大海爲止土地之大爲限』後而住,屋主!這被稱爲大心解脫。屋主!以此法門,這能被體會:這些法爲不同含義、不同文辭。

  屋主!有這四種再生生命,哪四種呢?屋主!這裏,某類勝解、遍滿『少光』後而住,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與少光天爲同伴。又,屋主!這裏,某類勝解、遍滿『無量光』後而住,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與無量光天爲同伴。又,屋主!這裏,某類勝解、遍滿『汙染光』後而住,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與汙染光天爲同伴。又,屋主!這裏,某類勝解、遍滿『遍淨光』後而住,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與遍淨光天爲同伴。屋主!這些是四種再生生命。

  屋主!有時,天神們在同一處聚集,當在同一處聚集時,祂們的不同容色被了知,而非不同的光。屋主!猶如男子如果帶許多油燈進入一屋子中,那些進入屋子的不同火焰被了知,而非不同的光。同樣的,屋主!有時,天神們在同一處聚集,當在同一處聚集時,祂們的不同容色被了知,而非不同的光。

  屋主!有時,天神們從那裏離開,當從那裏離開時,祂們的不同容色與不同的光被了知。屋主!猶如男子如果從那屋子帶走許多油燈,當從那裏帶走時,它們的不同火焰與不同的光被了知。同樣的,屋主!有時,天神們從那裏離開,當從那裏離開時,祂們的不同容色與不同的光被了知。

  屋主!天神們不這麼想:『這裏,我們的是常的、堅固的、永恒的。』但凡那些天神停留之處,就是那些天神歡樂之處。屋主!猶如蒼蠅被扁擔或籃子帶走,它們不這麼想:『這裏,我們的是常的、堅固的、永恒的。』但凡那些蒼蠅停留之處,就是那些蒼蠅歡樂之處。同樣的,屋主!天神們不這麼想:『這裏,我們的是常的、堅固的、永恒的。』但凡那些天神停留之處,就是那些天神歡樂之處。」

  當這麼說時,尊者沙比雅迦旃延對尊者阿那律這麼說:

  「好!阿那律大德!這裏,我有更進一步要問的:大德!那些有光的天神們全是少光呢,或者其中某些天神是無量光呢?」

  「迦旃延學友!以那個理由而某些天神是少光,某些天神是無量光。」

  「阿那律大德!什麼因、什麼緣而那些往生在同一天衆的諸天,其中某些天神是少光,但某些天神是無量光呢?」

  「那樣的話,迦旃延學友!這情況我要反問你,就依你認爲妥當的來回答。迦旃延學友!你怎麼想:當這位比丘勝解、遍滿『一棵樹下之大爲限』後而住,而另一位比丘勝解、遍滿『二或叁棵樹下之大爲限』後而住,這二種心修習,哪一種心修習較大呢?」

  「大德!當這位比丘勝解、遍滿『二或叁棵樹下之大爲限』後而住,二種中這種心修習較大。」

  「迦旃延學友!你怎麼想:當這位比丘勝解、遍滿『二或叁棵樹下之大爲限』後而住,而另一位比丘勝解、遍滿『一個村落土地之大爲限』後而住,這二種心修習,哪一種心修習較大呢?」

  「大德!當這位比丘勝解、遍滿『一個村落土地之大爲限』後而住,二種中這種心修習較大。」

  「迦旃延學友!你怎麼想:當這位比丘勝解、遍滿『一個村落土地之大爲限』後而住,而另一位比丘勝解、遍滿『二個或叁個村落土地之大爲限』後而住,這二種心修習,哪一種心修習較大呢?」

  「大德!當這位比丘勝解、遍滿『二個或叁個村落土地之大爲限』後而住,二種中這種心修習較大。」

  「迦旃延學友!你怎麼想:當這位比丘勝解、遍滿『二個或叁個村落土地之大爲限』後而住,而另一位比丘勝解、遍滿『一個大國之大爲限』後而住,這二種心修習,哪一種心修習較大呢?」

  「大德!當這位比丘勝解、遍滿『一個大國之大爲限』後而住,二種中這種心修習較大。」

  「迦旃延學友!你怎麼想:當這位比丘勝解、遍滿『一個大國之大爲限』後而住,而另一位比丘勝解、遍滿『二個或叁個大國之大爲限』後而住,這二種心修習,哪一種心修習較大呢?」

  「大德!當這位比丘勝解、遍滿『二個或叁個大國之大爲限』後而住,二種中這種心修習較大。」

  「迦旃延學友!你怎麼想:當這位比丘勝解、遍滿『二個或叁個大國之大爲限』後而住,而另一位比丘勝解、遍滿『到大海爲止土地之大爲限』後而住,這二種心修習,哪一種心修習較大呢?」

  「大德!當這位比丘勝解、遍滿『到大海爲止土地之大爲限』後而住,二種中這種心修習較大。」

  「迦旃延學友!此因、此緣而那些往生在同一天衆的諸天,其中某些天神是少光,但某些天神是無量光。」

  「好!阿那律大德!這裏,我有更進一步要問的:大德!那些有光的天神們全是汙染光呢,或者其中某些天神是遍淨光呢?」

  「迦旃延學友!以那個理由而某些天神是汙染光,某些天神是遍淨光。」

  「阿那律大德!什麼因、什麼緣而那些往生在同一天衆的諸天,其中某些天神是汙染光,但某些天神是遍淨光呢?」

  「那麼,迦旃延學友!我爲你作個譬喻,智者在這裏以一些譬喻而知所說的義理。迦旃延學友!猶如油燈燃燒不純淨的油與不純淨的燈芯,如那油的不純淨性與燈芯的不純淨性,它黯淡地燃燒。同樣的,迦旃延學友!這裏,某些比丘勝解、遍滿『汙染光』後而住,他的身粗重未被止息,惛沈睡眠未被根除,掉舉後悔未被排除;他如身粗重未被止息、惛沈睡眠未被根除、掉舉後悔未被排除而修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與汙染光天爲同伴。迦旃延學友!猶如油燈燃燒純淨的油與純淨的燈芯,如那油的純淨性與燈芯的純淨性,它不黯淡地燃燒。同樣的,迦旃延學友!這裏,某些比丘勝解、遍滿『遍淨光』後而住,他的身粗重已被止息,惛沈睡眠已被根除,掉舉後悔已被排除;他如身粗重已被止息、惛沈睡眠已被根除、掉舉後悔已被排除而修禅,他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與遍淨光天爲同伴。迦旃延學友!此因、此緣而那些往生在同一天衆的諸天,其中某些天神是汙染光,但某些天神是遍淨光。」

  當這麼說時,尊者沙比雅迦旃延對尊者阿那律這麼說:

  「好!阿那律大德!阿那律大德沒這麼說:『我聽到這樣。』或『它應該是這樣。』然而,大德!尊者阿那律只說:『這些天神是這樣,那些天神那樣。』大德!我這麼想:『尊者阿那律以前確實與那些天神一起共住、閑聊、進入交談。』」

  「迦旃延學友!這樣的言說確實是攻擊、責備的言語。然而,我仍要回答你:『迦旃延學友!我以前長久地與那些天神一起共住、閑聊、進入交談。』」

  當這麼說時,尊者沙比雅迦旃延對木匠班奢康伽這麼說:

  「屋主!這確實是你的獲得,屋主!這確實是你的好獲得,你舍斷了那個疑法,而我們得到聽聞這法門。」

  阿那律經第七終了。

  「如是我聞(SA/DA);我聞如是(MA);聞如是(AA)」,南傳作「我聽到這樣」(Evaṃ me sutaṃ,直譯爲「這樣被我聽聞」),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我聽到這樣」(Thus have I heard)。 「如是我聞……歡喜奉行。」的經文格式,依印順法師的考定,這樣的格式,應該是在《增一阿含》或《增支部》成立的時代才形成的(參看《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9),南傳《相應部》多數經只簡略地指出發生地點,應該是比較早期的風貌。漢巴經文比對(莊春江作):

  「大心解脫」(mahaggataṃ…cetovimutti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提高的心釋放」(the exalted deliverance of mind)。

  「無量心解脫」(appamāṇaṃ…cetovimutti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不可測量的心釋放」(the immeasurable deliverance of mind)。

  「隨其所往」,南傳作「停留」(abhinivisanti,直譯爲「執著」),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安定;定居」(settle down)。

  「從這裏,它將有真實的[厘清]」(Apaṇṇakante ito bhavissatī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之後,它將爲你澄清」(Afterwards it will be cleared up for you)。

  「與汙染光天爲同伴」(saṃkiliṭṭhābhānaṃ devānaṃ sahabyat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與被汙染光輝的神在一起」(in the company of the gods of Defiled Radiance),並引注釋書的解說,沒有叫作「汙染光天界」與「遍淨光天界」分開的分類,兩者都在「少光天界」與「無量光天界」中。往生「少光天界」與「無量光天界」者,都是證得(並著于)禅定(第二禅)者,前者禅定的所緣有限量,後者則著無限擴大。往生「汙染光天」者,對其禅定證得(進出)的自在程度與純淨度不到無礙的狀態。

  「以那個理由」(Tadaṅgen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以[對應于再生]因素爲理由」(By reason of the factor [responsible for rebirth])。

  「身粗重未被止息」(kāyaduṭṭhullampi na suppaṭippassaddhaṃ ho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身體的惰性還沒有完全平息」(bodily inertia has not fully subsided)。按:「被止息」(suppaṭippassaddhaṃ hoti),另譯爲「被安息;被止滅」。

  「修禅」(jhāyati,動詞),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無,或爲版本之異,但在後段譯爲「默想」(meditates),並解說,此字(動詞)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修禅」,另一個是「燃燒」,在經文油燈燃燒的譬喻引用上形成雙關語。

  「黯淡地燃燒」(andhandhaṃ viya jhāya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黯淡地燃燒」(it burns dimly)。

  「疑法」(kaṅkhādhamm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疑惑的狀態」(state of doubt)。

  

《中部127經 阿那律經》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