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或者由自己吝啬之因而導致自己越富裕越覺得貧窮,或沒有財物一樣;或者其財産成了惡業的因等。有些雖然擁有財産卻不享用,如同守護寶藏的餓鬼一樣。因此,表面上雖然是富翁形象的那些人,但如果善加觀察,他們的財産如未能用于爲今生與來世幸福之因的正法上和安閑生活的衣食上,則他們比窮人更可憐!而且他們現在都已經感受了餓鬼的等流果,這是不清淨布施的果報。
邪淫的感受等流果:丈夫或妻子相貌醜陋,或懈怠懶惰,(相互之間)猶如仇人相遇一樣。現在大多數夫妻之間經常發生矛盾,互相怨恨,惡語爭吵甚至毆打。丈夫或妻子認爲對方性格惡劣,(其實)這些也是他們各自往昔邪淫的等流果所導致的。因此夫妻之間互相不要生起嗔恨心,應當認識到這是自己往昔造惡業所成熟的(果報),應當生起忍耐之心。正如單巴仁波切所說:“夫妻無常猶如集市客,切莫惡言诤吵當熱瓦。”
妄語的感受等流果:自己經常遭到別人的誹謗或者被他人欺騙。所以,如果現在自己沒有過失卻遭到誣陷、誹謗等,即是自己往昔說妄語的果報。因此,我們不要對造謠者生嗔恨心或進行惡語相爭,而應當觀想:以此可以淨除我的許多惡業,所以他們恩德極大。並生起歡喜心。持明無畏洲說:“怨敵反對亦使修行增,無罪遭到誣陷鞭策善,此乃毀滅貪執之上師,當知無法回報彼恩德。”
離間語的感受等流果:眷屬仆人之間互不和睦,或者對主人進行反駁等。例如,有些上師的弟子、官員的隨從、家裏的雇傭等內部大多數人相互之間不和,並且主人如何勸說也不聽從,反而進行辯駁。一般家庭的雇傭,雖然主人指派他們做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說了兩叁次還是不聽,直到主人生起嗔恨心對他們嚴厲呵責時,才慢吞吞極不情願地去做,做完後也不向主人彙報那件事情的結果,性格一貫都是惡劣的。這些也是主人自己往昔造離間語的惡業所成熟的果報。所以應當對自己所造的惡業生起後悔心,努力化解自己與他們之間的怨恨。
惡語的感受等流果:經常聽到不悅耳的話語,自己所說的語言也成了爭吵之因。總之,惡語是十不善業中罪業最重的,如世間也有這樣的諺語:“雖無箭尖利刃語,亦能刺入人心間。”如此說粗語使對方刹那生起嗔恨心,尤其是對嚴厲的對境(是指上師叁寶等)僅說一句惡語,也將導致許多世中不能從惡趣中解脫。
譬如從前,婆羅門迦毗羅稱呼迦葉佛的比丘們爲“馬頭、牛頭”等,說了許多這樣的惡語,他(死後)轉生爲一頭具有十八個頭的鯨,一劫中未得解脫,此果報窮盡後,又墮入地獄中。此外,一比丘尼稱呼其她比丘尼爲“母狗”,(以此惡業)五百世轉生爲母狗等,有許多類似的公案,所以應當說話溫和。尤其是因爲(我們根本)不知道聖者補特迦羅或菩薩存在于何處,所以應當對所有的人觀清淨心,宣說稱贊他人的功德,如果對一菩薩進行誹謗,惡語中傷,比殺害叁界所有衆生的罪過還重。如(恰美仁波切的《極樂願文》中)雲:“若人誹謗菩提薩埵衆,較殺叁界有情罪還重,發露忏悔無意所造罪”。
绮語的感受等流果:自己的言語無有威力,並且口才拙劣,雖說實語,可別人也不認爲是真實的,在衆人中發言也是氣勢薄弱,無有辯才。
貪心的感受等流果:(許多事)不能稱心如意,反而經常遇到不悅意的事情發生。
害心的感受等流果:經常遭受恐怖畏懼或損害。
邪見的感受等流果:經常處于惡見之中,各種欺诳擾亂自心。
增上果:(此果報)成熟在外境上。造殺生惡業者,轉生在環境不優美,或者深谷險地等危脅生命的地方。造不與取惡業者,轉生于莊稼遭受幹旱冰雹、樹木不結果實、(經常)發生饑荒的地方。造邪淫惡業者,轉生于糞坑、淤泥等不悅意之處;造妄語惡業者,轉生于財富不穩固,並且經常遇到恐怖、畏懼的外境違緣。造離間語惡業者,轉生于懸崖、深谷等難以行走的地方;造惡語惡業者,轉生于亂石堆積、荊棘叢生等不悅意的地方。造绮語惡業者,轉生于莊稼不生果、季節顛倒並不穩定的地方。以貪心惡業轉生于莊稼荒蕪,並且經常出現衆多地時惡劣、痛苦衆多之處。以害心惡業轉生于經常有恐怖和衆多損惱的地方。以邪見惡業轉生于缺乏財富、無有保護者、無有親友(無依無靠)的地方。
士用果:造任何惡業都將與日俱增,世世代代延續無邊的痛苦,惡業越來越向上增長,將漂泊在無邊的輪回之中。
應行之善業
即應當行持的十種善業,總之,我們了知十不善業的過患後應發誓願受持不造這些惡業的清淨律儀,則稱爲十善業,即是不殺生,斷不與取等共爲十種。(受持十善戒一般)不需要在如上師或堪布(法師)面前立誓,自己心裏想:永遠不殺生,或者某時某地不殺生,或者不殺害某某衆生等乃是善業。若在上師、善知識、叁寶所依等面前進行承諾發誓,則其功德特別大。因此僅象這樣隨便不殺生還不夠,必須在心裏立下誓言:無論怎樣也不造惡業。若在家人等不能永遠斷除殺生的惡業,也可以立誓在一年中的一月(神變月)或四月(薩迦月)不殺生,或者在一個月中的十五日和叁十日不殺生。此外立誓一年、一個月或一日等期間不殺生也能得到很大的功德。從前,嘎達亞那尊者所在的城市有一屠夫晚上受持不殺生戒(白天殺生),(死後)墮入孤獨地獄中,白天在熾燃的鐵屋內感受痛苦,晚上于無量宮殿中由四天女圍繞(承侍),享受安樂。
因此,所謂的十善業是指斷除十不善業並且修持對治惡業的善法。
叁種身善業。不殺生:斷除殺生,愛護生命;不偷盜:斷不與取,行持布施;不邪淫:斷除邪淫,護持戒律。
四種語善業。不妄語:斷除妄語,說谛實語;不兩舌:斷離間語,化解怨恨;不惡語:斷除惡語,說悅耳語;不绮語:斷除绮語,精進念誦。
叁種意善業。不貪心:斷除貪心,當持舍心;不害心:斷除害心,修饒益心;不邪見:斷除邪見,當依正見。
十善業的異熟果:轉生于相應的叁善趣中。
同性等流果:生生世世喜歡行善,並且增長善根。
感受等流果:斷除殺生,長壽少病;斷除不與取,具足受用,無有盜敵;斷除邪淫,夫妻美滿怨敵少;斷除妄語,衆人稱贊且仁慈;斷除離間語,眷屬仆人皆敬愛;斷除惡語,恒常聽聞悅耳語;斷除绮語,語言有威力;斷除貪心,如願以償;斷除害心,遠離損惱;斷除邪見,相續生起善妙之見。
增上果:成熟于外境,與前面十不善業的果報相反,將具足一切圓滿的功德。
士用果:所作的任何善業都顯著增長,福德接連不斷出現。
一切業的自性
自有頂以下至無間地獄底層以上,(六道衆生)各自感受不可思議的各種痛苦和安樂,都是由各自往昔所積累的善惡業産生的。如《百業經》雲:“衆生諸苦樂,佛說由業生,諸業亦種種,造各種衆生,漂泊于輪回,業網乃極大。”有些人盡管現在具有權力和地位,擁有許多受用,但是死期到來時其中何者也不能跟隨,只有自己此生積累的善惡業牽轉跟隨自己,將自己引入輪回的善惡趣之中。《教王經》雲:“國王趨入死亡時,受用親友不隨身,士夫無論至何處,業如身影緊隨後。”因此現在所造的善惡業,雖然不會立即現前其果報,但任何時候也是不會毀滅的,(因緣)聚合時各自將感受其果報。如《百業經》雲:“衆生之諸業,百劫不毀滅,因緣聚合時,其果定成熟。”又如《功德藏》雲:“高空飛翔金翅鳥,雖暫不見身影現,然與其身無離合,因緣聚合定現前。”例如,金翅鳥在虛空界高高地飛翔時,它的身影雖然沒有現出,但是並非沒有身影,最後無論它降落在哪裏,黑糊糊的身影就會出現在那裏。
同樣,所造的善業惡業(的果報),雖然暫時不會現前,但是最後不可能不降臨到自己的頭上。不僅如此,即便是斷除一切業惑障礙的佛陀和阿羅漢,也要感受自己的業果,何況我們這些凡夫衆生呢?
從前,舍衛城的帕吉波國王率領軍隊向釋迦族所居住的城市進攻,殺了八萬釋迦族人,這時世尊也頭痛起來。衆弟子請問:“這是什麼原因呢?”世尊回答:“往昔釋迦族人作漁夫時,捕殺了許多魚食用。一天,捕捉到兩條大魚,沒有立即殺死,把它們系在柱子上。那兩條大魚由于幹燥輾轉翻跳,它們倆心想:我們沒有罪過,這些人卻殺害我們,將來他們無罪時,也願我們殺害他們。(發如此惡願而死。)以此業果兩條大魚轉生爲帕吉波國王和瑪拉洛(害母)大臣,所殺的(其它)魚轉生爲他們二人的兵卒。今天釋迦族的人們被斬盡殺絕了,我當時投生爲一漁夫的小孩,當我看到那兩條大魚感受無法忍受的幹燥之苦而輾轉翻跳,就笑起來了。以此業感今天頭痛。如果我沒有獲得這樣圓滿功德(的佛果),那麼今天也將被帕吉波國王的軍隊殺死。”此外,世尊腳上刺入降香木79刺,是以前作菩薩時殺害短矛黑人的業果。
此外,世尊的聲聞(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也是由于業力所感被遍行外道殺害的。即:目犍連和舍利子二位尊者經常前往地獄和餓鬼等惡道去饒益有情。一日,到了地獄界,看到外道的本師飲光能圓死後轉生于此地獄,正在感受各種痛苦。他說:“您們二位尊者如果返回人間,請告訴我的弟子們:“你們的本師飲光能圓轉生在地獄中,遍行宗派80沒有沙門的善行,沙門的善行唯有佛教內道才有,我們的宗派是顛倒的教派,因此你們應當舍棄自己的宗派,隨學釋迦佛的弟子。尤其是你們將我的骨灰做成了靈塔之後,每當供養時,熾熱的鐵雨就會降落到我的身上,因此不要供養我的遺塔”。”二位尊者返回人間後,舍利子先去向外道轉告(飲光能圓的話),但是因沒有(前世的)因緣,所以外道們沒有聽見。目犍連後來問舍利子:“您有沒有把飲光能圓的口信轉告給他的弟子?”舍利子說:“我雖然說了,但是他們沒有說什麼。”目…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06 因果不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