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部20經 尋之止息經

  漢譯經文中部20經/尋之止息經(師子吼品[2])(莊春江譯)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召喚比丘們:「比丘們!」

  「尊師!」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專修增上心的比丘應該經常作意五相,哪五個呢?

  比丘們!這裏,當比丘作意某個相時,由于那個相而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生起,比丘們!因爲那樣,比丘因那個相而應該作意其它有關善的相。當因那個相而作意其它有關善的相時,那些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被舍斷、滅沒,以它們的舍斷而內心住立、安靜下來、成爲統一、入定。比丘們!猶如熟練的石匠或石匠的徒弟會以細楔子頂出、引出、退出粗楔子。同樣的,比丘們!當比丘作意某個相時,由于那個相而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生起,比丘們!因爲那樣,比丘因那個相而應該作意其它有關善的相。當因那個相而作意其它有關善的相時,那些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被舍斷、滅沒,以它們的舍斷而內心住立、安靜下來、成爲統一、入定。

  比丘們!如果當比丘因那個相而作意其它有關善的相時,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仍然]生起,比丘們!因爲那樣,比丘應該觀察那些尋的過患:『像這樣,這些尋是不善的;像這樣,這些尋是有罪過的;像這樣,這些尋有苦果報。』當他觀察那些尋的過患時,那些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被舍斷、滅沒,以它們的舍斷而內心住立、安靜下來、成爲統一、入定。比丘們!猶如年輕、年少、喜好裝飾的女子或男子,如果在頸部被懸挂蛇屍或狗屍或人屍,會苦惱、羞恥、厭嫌。同樣的,比丘們!如果當比丘因那個相而作意其它有關善的相時,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仍然]生起,比丘們!因爲那樣,比丘應該觀察那些尋的過患:『像這樣,這些尋是不善的;像這樣,這些尋是有罪過的;像這樣,這些尋有苦果報。』當他觀察那些尋的過患時,那些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被舍斷、滅沒,以它們的舍斷而內心住立、安靜下來、成爲統一、入定。

  比丘們!如果當比丘觀察那些尋的過患時,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仍然]生起,比丘們!因爲那樣,比丘應該走向不念、不作意那些尋。當他走向不念、不作意那些尋時,那些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被舍斷、滅沒,以它們的舍斷而內心住立、安靜下來、成爲統一、入定。比丘們!猶如有眼男子如果不想看到達視野的色時,他會閉眼或注意其它的。同樣的,比丘們!如果當比丘觀察那些尋的過患時,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仍然]生起,比丘們!因爲那樣,比丘應該走向不念、不作意那些尋。當他走向不念、不作意那些尋時,那些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被舍斷、滅沒,以它們的舍斷而內心住立、安靜下來、成爲統一、入定。

  比丘們!如果當比丘走向不念、不作意那些尋時,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仍然]生起,比丘們!因爲那樣,比丘應該作意那些尋的尋行止息。當他作意那些尋的尋行止息時,那些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被舍斷、滅沒,以它們的舍斷而內心住立、安靜下來、成爲統一、入定。比丘們!猶如男子如果快速地走,當他這麼想:『我爲何快速地走?讓我慢慢地走。』時,他會慢慢地走。當他這麼想:『我爲何慢慢地走?讓我站住。』時,他會站住。當他這麼想:『我爲何站著?讓我坐下。』時,他會坐下;當他這麼想:『我爲何坐著?讓我躺下。』時,他會躺下。比丘們!這樣,男子會回避較粗的舉止行爲後,從事較細的舉止行爲。同樣的,比丘們!如果當比丘走向不念、不作意那些尋時,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仍然]生起,比丘們!因爲那樣,比丘應該作意那些尋的尋行止息。當他作意那些尋的尋行止息時,那些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被舍斷、滅沒,以它們的舍斷而內心住立、安靜下來、成爲統一、入定。

  比丘們!如果當比丘作意那些尋的尋行止息時,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仍然]生起,比丘們!因爲那樣,比丘緊扣牙齒、舌抵上颚後,應該以心抑止、壓迫、破壞心。當他緊扣牙齒、舌抵上颚後,以心抑止、壓迫、破壞心時,那些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被舍斷、滅沒,以它們的舍斷而內心住立、安靜下來、成爲統一、入定。比丘們!猶如力士捉住較弱男子的頭或脖子或肩膀後,能抑止、壓迫、破壞。同樣的,比丘們!當比丘作意那些尋的尋行止息時,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仍然]生起,比丘們!因爲那樣,比丘緊扣牙齒、舌抵上颚後,應該以心抑止、壓迫、破壞心。當他緊扣牙齒、舌抵上颚後,以心抑止、壓迫、破壞心時,那些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被舍斷、滅沒,以它們的舍斷而內心住立、安靜下來、成爲統一、入定。

  比丘們!當比丘作意某個相時,由于那個相而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生起,因那個相而作意其它有關善的相時,那些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被舍斷、滅沒,以它們的舍斷而內心住立、安靜下來、成爲統一、入定;當他觀察那些尋的過患時,那些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被舍斷、滅沒,以它們的舍斷而內心住立、安靜下來、成爲統一、入定;當他走向不念、不作意那些尋時,那些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被舍斷、滅沒,以它們的舍斷而內心住立、安靜下來、成爲統一、入定;當他作意那些尋的尋行止息時,那些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被舍斷、滅沒,以它們的舍斷而內心住立、安靜下來、成爲統一、入定;當他緊扣牙齒、舌抵上颚後,以心抑止、壓迫、破壞心時,那些有關欲、瞋、癡的惡不善尋被舍斷、滅沒,以它們的舍斷而內心住立、安靜下來、成爲統一、入定,比丘們!這被稱爲比丘是在尋的法門之路上的自在者。他將尋思所有他希望之尋,他將不尋思所有他不希望之尋,切斷渴愛,破壞結,以正現觀慢而得到苦的結束。」

  這就是世尊所說,那些悅意的比丘歡喜世尊所說。

  尋之止息經第十終了。

  獅子吼品第二終了,其攝頌:

  獅子吼小[經]、殊勝的身毛豎立,大小苦蘊-推量經,

  荒蕪、林叢、蜜丸、二種尋,品還有五相說。

  漢巴經文比對(莊春江作):

  「增上心」(adhicitt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更高的心」(the higher mind),並引注解書的解說,「增上心」是指用爲毗婆舍那基礎的八解脫(參看《中阿含97經》)之心,之所以這樣稱,是因爲它比一般善行心高。

  「不善念(MA.101)」,南傳作「惡不善尋」(pāpakā akusalā vitakk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邪惡、有害的思想」(evil unwholesome thoughts)。

  「異相善相應(MA.101)」,南傳作「其它有關善的相」(aññaṃ nimittaṃ…kusalūpasaṃhit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某些其它與有益相連的征候」(some other sign connected with what is wholesome)。

  「思行漸減(MA.101)」,南傳作「尋行止息」(vitakkasaṅkhārasaṇṭhān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靜止思想-形成」(stilling the thought-formation)。

  「身麁行(MA.101)」,南傳作「較粗的舉止行爲」(oḷārikaṃ oḷārikaṃ iriyāpath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每一個較粗的姿態」(each grosser posture)。按:「威儀」(iriyā),另譯爲「行動」,指「行、住、坐、臥」,而不是現代含意的「儀表威武嚴肅」。

  「齒齒相著(MA.101)」,南傳作「緊扣牙齒」(dantebhidantamādhāya,逐字直譯爲「(以)齒+強力+放置」),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以他的牙齒緊咬」(with his teeth clenched)。

  「欲念則念(MA.101)」,南傳作「他將尋思所有他希望之尋」(Yaṃ vitakkaṃ ākaṅkhissati taṃ vitakkaṃ vitakkessa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他將想所有他要想的思想」(He will think whatever thought he wishes to think)。

  「諸念迹(MA.101)」,南傳作「在尋的法門之路上」(vitakkapariyāyapathesu),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思想路程」(the courses of thought)。

  「應該走向不念」(asati…āpajjitabb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應該試著忘掉」(should try to forget)。

  「以心修心(MA.101)」,南傳作「應該以心抑止、壓迫、破壞心」(cetasā cittaṃ abhiniggaṇhitabbaṃ abhinippīḷetabbaṃ abhisantāpetabb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他應該以心打下來、限製和粉碎心」(he should beat down, constrain, and crush mind with mind),並引注釋書的解說:他應該以善法心粉碎不善法心。

  

《中部20經 尋之止息經》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