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安居講法第叁講▪P2

  ..續本文上一頁結合起來,一句話包含了信息量太多。所以要從十方諸佛贊歎無量壽佛這個無量功德,他爲什麼贊歎?你不學叁寶的功德怎麼贊歎,你要先學佛法僧叁寶有哪些功德。你就可以學習叁寶有哪些功德。牢記于心,走到哪兒我就宣講到哪兒。我從這個法門當中我就學會怎樣做廣告。你贊歎衆生要如法,要不如法到最後就麻煩了。你贊歎要得法,你怎麼贊歎人家覺得是真實的。能把善之心調動起來。西方極樂世界對自己最了當,利益衆生是根本的。阿彌陀佛是萬德總持,十方諸佛的功德都歸于阿彌陀佛。一個佛當中要說佛的功德他都具備了。阿彌陀佛的萬德明號,我們在持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的時候,是歡喜無量。念佛成佛的利益在這裏,十方諸佛齊心贊歎,想讓十方世界的衆生都來進入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我們發心往生就是向阿彌陀佛學習,我們發心持佛的名號。阿彌陀佛從無數劫來修行的萬千功德我們馬上具足,一句萬德名號是無上密咒,念佛也是修行彌法,是無上密,第一密法,好多人就知道阿彌陀佛的功,一念佛的時候馬上就具足了。念念具足,所以十方諸佛想讓無量無邊的衆生都要學習法藏比丘的四十八大願,進入西方極樂世界,那叫彌陀願海。怎樣進入彌陀願海呢?就這樣進,一往生就進入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和法藏比丘的四十八願是相應的。贊歎阿彌陀佛的功德,由于十方諸佛的贊歎,無量無邊的衆生才能聽聞阿彌陀佛的名號。如果娑婆世界沒有十方諸佛的宣說我們聽說不了。所以釋迦牟尼佛贊歎宣說,我們今天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衆生都能聽到阿彌陀佛的功德願力。方式方法,這種願力是非常善巧的。

  我聽到同修說,他不希奇別人贊歎他,所以這非常欠缺。阿彌陀佛說,我將來成佛,十方諸佛都要贊歎我。你什麼時候能成佛呢,一佛出世諸佛贊歎。我們現在衆生也要能得到所有同修的幫助,爭取所有同修的幫助。自己做得好人家才贊歎,做得不到人家怎麼贊歎呢?真實利益衆生,衆生歡喜,名聞十方。講經說法,在我剛出家的時候,我就看,沒有福報講經說法沒人聽。有個法師講經講得很好,天女散花,石頭都在點頭,無情都能聽懂,那就是說他講經說法的力量,說得很圓滿,但是沒有人聽,坐下的沒幾個人聽。老修行說給他出個主意,讓他買很多生來放,那個老修行親自給他回向。他說二十年以後你再來講經說法,自然就不一樣了。我們現在也要修人緣。你想度化衆生,你培不了福,所以說今天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在我們周圍的衆生,自己的人際關系就是一筆財産。不要去損傷別人,要從善心上來利益衆生。以善心來真實利益衆生,自己做什麼事情就建立起來了。衆生是我們成佛的基礎,離開衆生就不行。當大家都背棄你,你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了。要跟衆生處在一起,衆生就是一面鏡子,要是衆生贊歎你,人心所向,哪怕是你做一件善事有很多人響應。人家喜歡你,這個力量很了不起。我常說我們修行的人要把自己的理念要建立起來,那是和合團體。沒有這種包容心,沒有共識怎麼修行。福德智慧都修不起來了。你沒有這種共識是很難領導的。當我們大家都有了生脫死的理念,能修行那還需要領導嗎?叁寶讓大家團結起來了,這叫無爲而治。在聖水寺我們沒有安排很多事情,只要你能按修行的去做,所以說要從這個地方共識。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所說西方極樂世界是真實不虛,四十八個大願是真實的。乃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伴佛,永不退轉,這是最迅速的最根本的法門,我們就能在一起。你高興我,我高興你。在生活過程當中,鑄成周邊人共同的願力幫助自己修行,那是非常具足的。一個動畫片講一只螞蟻從窩裏面跑出來了它了過橋,發現了食物,然後到窩裏來報信,窩裏所有的螞蟻在過木橋的時候由于大家步伐都是一樣的,你邁左腳,我也邁左腳,結果橋塌了。這說明一個螞蟻顯現的是微小的力量,由于形成共識強調團結,力量就大了。你今天念經,大家都在念,你念起來就比較如意。這個道場裏大家都在修行,他一人個在睡懶覺,大家都在修行,他也會不好意思的。這就是環境具足與否,環境具足那我們在環境當中,就有信心。你不要去打擊人家的信心。你要讓人家退卻,你罪過無比。所以要鼓勵他,人家跟著你來學。所以在寺廟裏當一個管理,你要能調動大家的力量。我們現在有網絡佛教,你看講堂裏明亮。一個社會大家要相互贊歎就能形成和諧社會。要向阿彌陀佛學習,學習良好的人際關系。在我們修行過程當中你就能得到,你和十方諸佛都發生聯系了。我們在十方諸佛的贊歎中能學習到阿彌陀佛在因地當中的四十八大願心,讓我們往生。能讓你一生成佛。稱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能生信心,經書上是這樣說的。修行過程當中人家一聽你智海的名字他就生信心,你的名號的功德。你能起歡喜心,那是因爲你以前的修行,所以要將來好,我們現在就要好好修行。所以這是一重因果。聽聞到阿彌陀佛,要推的話還有無窮盡的因果。因爲他發了四十八大願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說真實修行是果。因爲聽聞到阿彌陀佛功德名號。所以說我們能生歡喜心。這裏彙聚了十方諸佛無盡的存在。那就是一種傳承。現在以十方諸佛的贊歎,以阿彌陀佛的功德。你能生歡喜心嗎?信都不信怎麼生歡喜心?世間上是從信心當中建立的。所以說信爲道源,你不信,那修道的力量就沒有。功德的諸法門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你要把信心要理解,信心就是一點懷疑的心都沒有,一親近沒有其他的煩惱。我們今天修行皈依叁寶要建立這樣的信心。什麼叫信心呢,諸佛菩薩說的,《顯揚聖教論》雲:“信者:謂于有體、有德、有能、心淨忍可爲體。斷不信障爲業。能得菩提資糧圓滿爲業。 利益自他爲業。能趣善道爲業。增長淨信爲業。如經說:于如來所、起堅固信。”西方極樂世界萬德名號,阿彌陀佛能救度衆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脫離生死輪回。所以有本體,這種修行的品德能力。叫實德能。實實在在的德。一種功德。一種能力要具足。叁者具足我們的心清淨不懷疑。認同認可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認同阿彌陀佛所說真實不虛,認同西方極樂世界真實有,認同念佛必定成佛,我們認同了就是信心的本體,就看你認同不認同,你認同就有本體。有這種體就能顯現出無窮盡的作用,所以說業就是作用,他有哪些作用呢?《顯揚聖教論》給我們講了五種作用。第一斷不增的障礙。西方極樂世界再好你往生不了。平時我們說信則有,不信則無是有道理的。阿彌陀佛是真實有的,客觀的,你要信就有,你信都不信怎麼能實踐呢?你發願往生念佛你都不修行,你不往生你無從檢驗西方極樂世界是真是假。道理上你可以懂,沒有實證,要實證的話要一生無窮盡地實證。我可以投入這種精力,我應驗很多了。圓滿真實不虛。我現在已經印證了可以給我樹立信心,很多功德我並沒有實際印驗,無量無邊的莊嚴,叁世因果,很多。但是他所說的有很多你是可以體驗的,從你所體驗的過程當中你就可以建立這樣的信心,你說世間上信心的建立你怎麼建立呢?有志之士見平水之冰而天下之寒。我們現在的凡夫,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無量無邊的功德,我們現在並不能親證,但有許多的我們是可以證到的。煩惱是一種因,我們可以體驗,煩惱爲因,受苦爲結果,這個真理真實不虛。以前有些小居士問開悟是什麼,我說開悟也不神密。釋迦牟尼佛說此時苦汝應知,你知道一切苦都是果那你開悟了。因果你體驗沒有,當你體驗了也算開悟。能夠認可就是智慧。當我們開悟,你修行這種。我們現在呢,我們自己的心,往往你不信,很多就無從建立。有的說你信迷信怎麼辦呢?古書上,成語上的望梅止渴。曹操很會行兵,行兵過程中感覺到渴了,軍心有點散亂了。曹操就說前面有葡萄林,有梅林,大家一下就有了信心了。曹操是騙人的,諸佛不會騙人,諸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他是具備有清淨心的人。所以說我們有信心能斷除,不信這種障礙。你在修道的過程中如果你不信怎麼修呢。他不信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能念而不信。所以念佛念得水不進,刀不入。但你沒有信心願心就不行。所以說信心願心非常的重要。這是第一種功用。他能斷除不信的一種障礙。第二種能得菩提資糧圓滿爲業。能圓滿自己成佛的福德智慧兩種資糧。由于佛法僧叁寶的功德來回向給衆生,你今天出了家了,你衣食住行四緣具備,我們就有很好的福德。但有這樣的福德你不修行就浪費了資源,所以下一輩子變牛馬來還。所以說要修行這種菩提一定要有這樣的福德資糧。沒有這樣的福德資糧我們的智慧也很難圓滿。要大做善事,有很多人閉門造車,不修行善法。包括我們現在念佛,你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沒有把十善業行起來,沒有做善事,幫助衆生。那在修行上就非常欠缺。所以我們要發心,護持佛教,發心護持衆生。在這個發心過程當中,福德資糧迅速圓備。智慧很快就能具足。所以我們要先以善來對治惡法,然後以菩提來對治善的執著,所以有信心就能圓滿菩提資糧,這是第二種功用。第叁種功用。利益自他爲業,我們現在也想利益自他,可你沒有這樣的功用,根本不能利益衆生。爲什麼?因爲最初你的智慧資糧還沒有圓滿。我們今天要真想利益衆生要發大菩提心。我們利益衆生這種能力才真實具備。要不我們說是利益衆生,往往就要損傷衆生。第叁種利益,信心能成就利益自己,利益他人的作用。第四種作用,信心能夠讓我們成就善道的果報。要成就善趣的果報也要有信心。所以說第四種功用就能夠趨向善道,能成就善的果報,這是第四種作用。第五種作用,增長淨信爲業。由信心再來增長淨心,我們的信心裏現在有一點信心是遠遠不夠的。以這樣的信心再來引發這樣的信心。我們現在每天早上,在修行過程當中。我們在阿彌陀佛的萬德名號之上,在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好處上,我們要起堅固的信心。十方諸佛都在贊歎,勤苦修行爲度化我們。我們爲什麼還不相信呢?不要自絕于阿彌陀佛,心要清淨下來。心不清淨很難發生這樣的興趣。我們修行淨土法門的,說無量壽經有六種殊勝。一個方面是從理性上,隨其心靜得靜,念佛就是要把我們的清靜心念出來。所以說信心叁資糧就是如唯實論上所說。心淨爲淨。一定要有實實在在的功德能力我們能發心,實實在在的功德能力你要贊同要認可,我們願意來具備這個功德。心淨爲性。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我們才能把信心建立起來。我們的心能夠理解這個殊勝的法。就能夠清淨下來了。就像水渾濁了之後,把一個水清珠投在渾水裏,水就清了。我們的煩惱心就相當于渾濁水。當我們現在念佛號我們的煩惱心就慢慢停止煩惱了。就相當于把水清珠投入渾水中。我們今天也是要用清淨心來修。以心淨來修。信心是首要的,所以說我們要修行這樣清淨的信心。信心呢,具體再分別,是信實有的東西,就是對諸法這種深刻的信心認同。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觀無量壽經是真實不假的,是真實的。法藏比丘所發的願是真實的。釋迦牟尼佛所宣說西方極樂世界是真實的。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大願是經過了無量劫的修行。我們今天學阿彌陀佛的名號就等于跟著阿彌陀佛修行一遍,這種功德不可思議,所以我們稱爲萬德名號,我們說名實不二,名能招德。我們把阿彌陀佛請于我們內心安住,就把阿彌陀佛所具備的萬德安住于自己的身口意叁業。阿彌陀佛這種功德不可思議。第叁四信有能力。在一切世出世間的善法當中我們深信有力量能完成善法的力量。我們往生能到究竟不退轉,一生伴佛。西方淨土法門的能力太大了。在西方極樂世界再回到娑婆世界就叫乘願再來,再來菩薩。我們經常那些老和尚圓寂了。我們都愛寫乘願再來。你要乘這種願力來度化衆生。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的加倍,得觀音世的加倍,我們一往生就能得到究竟不退轉,一生去伴佛果。由于有信心我們能對西方極樂世界起一種強烈的希望之心,由這樣的希望之心我們就喜歡念佛修行。一切法都是由這種信心而成的。我們信了阿彌陀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信因。信諸佛法界身。衆生憶佛念佛必定見佛成佛也是信一種因。樂欲就是信果。我們歡喜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相信西方極樂世界真實不虛。我們歡喜往生。這就是信心。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信心怎麼樣建立起來的,就是這樣建立的。我們一聽聞了之後,要能夠感召阿彌陀佛。能生信心生歡喜心。念佛念到歡喜還是煩惱?如果你能歡喜你就能修行長遠,你不歡喜就難長遠。這種歡喜心是由信心而來的。所以說這種歡喜心,我們在阿彌陀佛的十二種光當中,有一種光叫歡喜光。所以說阿彌陀佛叫無量光佛,又叫歡喜光佛,因爲無量壽經裏,即是七覺支的喜覺支。也是十二光佛中的歡喜光佛。“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焰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這種歡喜也是由于阿彌陀佛的加倍而生。有這樣的信心乃至有這樣的歡喜心,哪怕是你一生念佛的心都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我們念佛不在念佛的多少,而是實願的心非常重要。有很多衆生只強調一天念叁萬五萬。光聽到在念佛。很多時候在數一二叁四五,你是念佛還是數數呢。光是在完成任務,沒有注意質量的提升。念佛要強調質量,質量就是有否具備信心。你往生得了不得了要看你有沒有信心和願心。如果有這種信心和願力那往生就不成問題了,哪怕你是一念念佛都能往生。所以天津有一個居士他皈依沒有兩年,修行很好,在世間上做事也很成功,有一天他覺悟了到天津哪裏去修行。人家說修行不難容易成功,念佛最容易成功。于是他放下萬緣,專心念佛,不到兩年就往生了。我們現在總認爲我要念一輩子,沒有那麼艱難。念佛法門關鍵是看你有沒有念佛的信心和願心。有這樣的信心和願心往生是不成問題的。要從一念自心回想。這裏有幾種心,一個是信心,一個是歡喜心,第叁是念佛的心,第四是至心,至誠懇切心。第五是回向發願心。 說了五種心來修行。一念念佛。都有非常深刻的道理。有一念念佛的心,自誠懇切心,願往生心。我們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哪怕是一念的淨信心,這種力量不可思議。進入寺廟當中,一稱南無阿彌陀佛皆共成佛道。究竟成佛。都在念佛,力量就很大。所以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成問題的。我們大家要樹立這樣的信心。所以一往生就不退轉。這是修行西方極樂世界總的法門要這樣修。

  

《安居講法第叁講》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安居講法第四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