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在忉利天宮,佛陀也要繼續地去幫助度化她。
第八品
在很多經論裏,佛陀都講過一個共同的公案:一個母親,她抱著一個小孩子,這個小孩子因爲生病了,很煩躁,手就到處亂舞,抓得母親的臉上滿是血口子,可是母親正抱著他往醫生所在的地方去。他越是鬧得凶,抓他母親越抓得傷痕累累,他母親越是不放棄他。
地藏菩薩對于度化閻浮提娑婆衆生世界的衆生來說,這個化度者就好像是母親一樣,這麼小心地來呵護他這些子女。呵護到什麼程度呢?一直到生死。對于生死的判斷,菩薩他也來進行呵護。我們都知道在地獄裏面,一談地獄就說有十八層,而且地獄裏面有閻羅王,還有各個主命鬼王,這些主命鬼王主人的生死,剛才經文裏面就說,主命鬼王原本也是菩薩,他到以後呢還要成佛的,他也是因爲受地藏菩薩大願力的影響,在主閻浮人命。他本來希望閻浮人多造善,所以就能夠得到善果,可是閻浮人呢,很多人就只知道造惡,他雖然著急,也沒有辦法。他是個法官,但這是一個善良的法官,他特別希望所有的人都不要犯法而受罪,可是絕大多數人是多惡少善。即便是法官不忍心來判攝他們,但是原則性的事件,法官仍然在那裏處理。不過他向大衆交底,就說閻浮人只要是造惡就一定有惡報的,所以很希望大家就能夠及時地行持善業,能夠獲得種種解脫。
第九品
這第九品啊,全部都是稱佛名號。我們借助十方諸佛的種種名號使我們獲得殊勝的福田。這些佛的名號多半是一聞其名,即滅無量罪或成就無量的功德,都由地藏菩薩的慈悲願力感化,所以我們才能夠得聞這些佛陀的名號。
第十品
這一品是較量布施功德。各類的對于佛法的布施,有修理經典的,還有讀誦經典的,還有修複毀壞的佛像的,包括重新地塑造佛像,總而言之,有一點要求,即便你是(以)國王的身份來進行布施的時候,最好也是“親自迎禮,下心含笑”。我們在布施的過程當中,在做善事的過程當中,最好不要有輕慢心。這裏很典型地有這麼一種提倡。
我們在布施的時候,最大的障礙就是容易生起傲慢心。如果是有我慢心存在,那麼這種布施就稱爲不淨施。不淨施是不是徹底不好呢?也不會。任何形式的不淨施都是我們未來獲得解脫,獲得福德的因緣,所以月稱論師在印度當年弘揚佛法的時候就曾經提過這個問題。雖然不淨施是不清淨的,他未來所獲得的果實不單純,不是純淨的佛果,但是它也是契入善果和逐漸獲得增上生的因緣,所以有不淨施比沒有不淨施當然要好。但如果是有不淨施了以後,最好發展成爲清淨的布施,清淨的施要比不淨施要好。這一品就較量種種的功德因緣。
第十一品
《地藏菩薩本願經》這一世也可以修行,而讀誦這一經典會有哪些功德利益呢?最起碼地來說,土地豐壤,家宅永安,先亡升天,現存益壽,所求遂意,無水火災,虛耗辟除,杜絕惡夢,出入神戶,多遇聖因,有這樣的一些利益。當然這個利益還不只這些,經典的前後還廣說種種的見聞利益。在此後,下面的一品也是見聞利益。
第十二品
這裏都是說見到地藏菩薩,聽聞地藏菩薩名號以及念誦《地藏菩薩本願經》等等的諸多的廣大利益。最重要的還有一件事,就是當一個人如果是說特別想念誦這一部經典,但是沒有讀誦性,旋讀旋忘,那這個該怎麼辦呢?在地藏菩薩面前安一杯水,持誦地藏菩薩名號或念《地藏菩薩本願經》,之後把這杯水喝下去,一七到叁七日,要注意一些事情,要注意五辛、酒肉、邪淫、妄語以及種種殺害。實際上也就是說,我們做到基本的十善,我們做一個人的常規的倫理規則進行遵守。這裏就很簡單,我們平時做一個善人通常得不到這麼多的利益,而這裏只是做到了一個普通的善人,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慎五辛酒肉,就能夠恢複記憶,在夢中獲得灌頂水,這完全是地藏菩薩的加持力量。這樣的事件其實很多人在生活當中嘗試過,從信佛以來一直到現在,見到喝這種加持水,獲得受灌頂水而使得記憶清晰,恢複聰明,有讀誦性的人,這樣的事例不計其數。
第十叁品
文化的傳承就是如此,經典的翻譯在元代以前就全部都完成了。現在我們所讀到的佛經幾乎都是古文的形式,而我們讀誦一次佛陀親言的經典,我們就再一次地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洗禮。所以現代社會,我們看有很多人說得很費勁,傳統文化該如何恢複,怎麼讓青年人受到傳統文化的教育,其實誦一遍《地藏菩薩本願經》,我看這是一次最好的教育了。受到語法的教育,受到信仰的教育,也受到過去的人的世界觀的教育,各個方面的教育也就都有了。雖然我們現在還很年輕,但是我們一誦起古代的經典,我們也就跟古人一樣。古人這樣誦,我們也這樣誦,文化就這樣傳承下來了。
關鍵這裏傳承的不僅僅只是文化,像法會聖衆面前,釋迦牟尼佛對地藏菩薩的授記,不光是傳承文化,度化人天衆生的重大使命是由地藏菩薩傳承下來的。而這裏釋迦牟尼佛又說,誦持《地藏菩薩本願經》會有如此之大的功德,因爲《地藏菩薩本願經》裏面就承載著這種授記和傳承,我們在誦持的時候自然地也就把地藏菩薩度化衆生的事業給傳承下來了。所以我們說“誓爲地藏真子 ,願作龍樹孤臣”啊!
在地藏菩薩聖誕的這一天,我們一起圓滿地誦持了這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可以說,我們可能在誦經過程當中少有能夠這麼清楚地誦下來的,一邊誦著,一邊在理解。我們這一次的誦經功德,希望大家都能夠承擔住這個福報,而且把佛法的傳承,度化衆生和信仰使命的傳承承載下去。
《《地藏菩薩本願經》各品講解》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