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後記

  後記

  古今大德多事講說而不著書,自愧不能出廣長舌,爲盡佛子理當弘法之責。故于普陀先賢遺書《印光法師文鈔》之增廣、續編、叁編中,精選十余萬言編輯成書,曰《普陀遺珍——印光大師開示精編》。大師之文,契理契機,易于領會。所選之文,挈淨土要旨,括叁世因果、六道輪回、叁寶功德及佛法利益。與夫叁根普被之道,凡聖共修之法,分門別類,縷析條陳,俾閱者一目了然。從茲斷疑生信,歸心大覺。或于現生即了生死,或作未來得度因緣。如上所做,志在利人,而化功實于己之淨業,亦得大利矣。

  因由其于諸文中截取要義,彙歸一類,故每有文義稍同,而不即刪削者,冀閱者受反複勸勖之益,冀其直下斷疑生信也,望讀者諸君,不以文重繁複爲責。

  當今流傳之淨土法門,雖皆念佛而求生西方,而對修持之法頗有爭義。須知淨土法門,以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爲宗旨。世人每每以此爲平常無奇,遂以宗門參究之法爲殊勝,而注重于開悟,不重信願求生。美其名曰禅淨雙修,究其實則完全是無禅無淨土。人每欲冒禅淨雙修之名,而力主參究,雖念到極處也會開悟,但所得之利益有限,所失之利益無窮矣。以不注重信願求生,不能與佛感應道交。縱令親見念佛者是誰,亦難蒙佛接引住生西方,以無信願求生之心故也。他們每每侈談自力,藐視佛力。不知從生至死,無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爲恥。何獨于了生死一大事,並佛力亦不願受,喪心病狂一至于此。

  須知他宗均在自力上下功夫,而淨土法門之所以稱特別法門,是在于自他兩力之並運,而以佛力爲主,以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爲宗旨。要緊在有真信切願。有真信切願,縱未到一心不亂,亦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若無信願,縱能得一心,心無妄念,亦只是人天福報,以與佛不相應故。固當注重于信願求生西方也。

  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願,已是失其扼要。而複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則完全與真信切願相反矣。此種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實則由此而益加信願,以致一心,則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則成壞想念矣。祈同修蓮友閱此書後,端正認識,共發菩提大心,齊念阿彌陀佛聖號,同生西方淨土。

  菩薩戒優婆塞 林克智敬書于

  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