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師開示“不能往生”之例

  

大師開示“不能往生”之例

  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 (增廣文鈔卷一〈與陳錫周居士書〉)

  若參而不得,以心中常存一不知是誰不能往生之念,則斷無與佛感應道交,親蒙接引之事矣。(增廣文鈔卷一〈複汪雨木居士書(附來書)〉)

  心中信根願根不具,不能往生。不是身體有不具者,不能往生也。汝看我《文鈔》,何以不知此義。 (文鈔叁編卷一〈複宗靈法師書〉)

  助念之事,利益甚大。若不爲助念,便成破壞正念。勿道無功夫之人不能往生。即有功夫之人,由家人破壞,亦不能往生。 (文鈔叁編卷二〈複呂智明居士書〉)

  往生全仗信願真切。若先有怕不能往生之疑,則不能往生矣。 (文鈔叁編卷二〈複倪慧表居士書〉)

  凡夫若無信願感佛,縱修其余一切勝行,並持名勝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願最爲要緊。 (增廣文鈔卷一〈複高邵麟居士書叁〉)

  淨土法門,注重在信願。有不知者,或求人天福報,或求來生爲僧,宏揚佛法,度脫衆生。此種心念,要丟得幹幹淨淨,若有一絲毫,便不能往生矣。 (文鈔續編卷上〈複吳慧诒羅慧澍居士書〉)

  念佛法門,以信,願爲先鋒,若無真信,切願,勿道不相應不能往生,即相應亦不能決定往生。一心不亂,念佛叁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願,未得相應,亦可往生,況已相應乎。(文鈔續編卷上〈複慧空大師書〉)

  汝母六十多,宜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切不可有求人天福報之心。有一念求人天福報之心,便不能往生西方。 (文鈔續編卷上〈複劉惠民居士書五〉)

  以其既有五逆之極重罪,又加以邪見深重,誹謗正法,謂佛所說超凡入聖,了生脫死,及念佛往生之法,皆是诓騙愚夫愚婦奉彼教之根據,實無其事。由有此極大罪障,縱或有一念十念之善根,由無極慚愧極信仰之心,故不能往生也。(文鈔續編卷上〈複善覺大師書(附來書)〉)

  又切不可未死以前,及才斷氣,就揩身換衣哭泣。此等行爲,皆是拉他下海。世間人以此爲孝,其破壞正念,不能往生,反令墮落,罪同殺親,要緊之極。 (文鈔叁編卷叁〈〈複開生甯生昆季書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