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淨身口意叁業當受歸戒
悲哉衆生,從無始來,輪回六道,流轉四生[1]。無救無歸,無依無托。若失父之孤子,猶喪家之窮人。總由煩惱惡業,感斯生死苦果。盲無慧目,不能自出。大覺世尊愍而哀之。示生世間,爲其說法。令受叁歸,爲翻邪歸正之本。令持五戒,爲斷惡修善之源。令行十善,爲清淨身口意叁業之根。從茲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叁業既淨,然後可以遵修道品,令其背塵合覺,轉凡成聖。(增廣文鈔卷四〈爲在家弟子略說叁歸五戒十善義〉)
[1] 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胎生是在母胎內成體之後才出生的生命,如人類是;卵生是在卵殼內成體之後才出生的生命,如鳥類是;濕生是依靠濕氣而受形的生命,如蟲類是;化生是無所依托,只憑業力而忽然而生的生命,如諸天和地獄及劫初的人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