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傳記與護教論著
《高僧傳初二叁四集》、《居士傳》、《比丘尼傳》、《善女人傳》、《淨土聖賢錄》,皆記古德之嘉言懿行。閱之,自有欣欣向榮之心,斷不至有得少爲足,與卑劣自處之失。《宏明集》、《廣宏明集》、《镡津文集》、《折疑論》、《護法論》、《叁教平心論》、《續原教論》、《一乘決疑論》,皆護教之書。閱之,則不被魔外所惑,而摧彼邪見城壘矣。此等諸書,閱之,能令正見堅固,能與經教互相證明。(增廣文鈔卷一〈複永嘉某居士書五〉)
今爲汝寄《安士全書》一部,《了凡四訓》一本,(文理周到之極)《嘉言錄》一本,《坐花志果》一本,《感應篇直講》一本,《感應彙編》一部。息心看之,必期實行。勿如騎走馬觀燈之看法。則從前種種,猶如昨日死,從後種種,猶如今日生。凡以前之習氣,不使複萌于心,庶可以希賢希聖。再進而念佛求生西方,則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永離衆苦,常享法樂矣。(文鈔續編卷上〈複某居士書〉)
《安士全書》爲天下古今善書之冠。劉省長曾請四百部結緣,當已送閣下垂覽矣。此外則《感應篇彙編》即屬第一。其論議雖不及安士全書之十分透徹,然于諸善書中,未見及者,況能過乎。(增廣文鈔卷二〈致陝西陳柏生督軍書〉)
《法苑珠林》一書,(一百卷,常州天甯寺訂作叁十本,蘇州瑪瑙經房訂作廿四本,瑪瑙經房板殘傷模糊,天甯寺板系新刻。)詳談因果,理事並進。事迹報應,曆曆分明。閱之令人不寒而栗。縱在暗室屋漏,常如面對佛天,不敢稍萌惡念。上中下根,皆蒙利益。斷不至錯認路頭,執理廢事,歸于偏邪狂妄之弊。(增廣文鈔卷一〈複鄧伯誠居士書一〉)
如或不無疑惑,當廣閱淨土經論。而《淨土十要》,斷疑啓信,乃破堅沖銳之元勳。當先讀之。而《彌陀疏鈔》並《演義》,尤爲參研宗教之良導。愈當熟讀而精思之,非徒發明淨土而已。中峰謂禅者淨土之禅,淨土者禅之淨土。二書之謂也。又兄欲遍搜賢宗妙注,而疏鈔二書,乃賢宗妙注之最切于身心修證者。當購而研之,其妙利非弟所能形容也。(增廣文鈔卷一〈與玉柱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