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奧禅修中心簡介》 Santa Gavesaka
一、道場名稱與地址
Pha-Auk Tawya Zingyan Monastery Pha-Auk P.O. Mowlamyine, Mon State, Myanmar. Tel:95-3-222853 仰光連絡人(接機、安排行程): U Thet Tin 30 Myananda Lane, Yankin P.O. Yangon , Myanmar Tel:95-1-577213 毛淡棉連絡人:Major Kan Sain 653 Lower Main Road Mowlamyine, Myanmar Tel:95-32-22132
二、禅師 Sayadaw U Acinna
禅師六十五歲(1933年生),四十四夏臘(1997年),身材不高,體形略胖且壯 ,但是身體並不很好,據說他每年常得兩、叁次瘧疾和約有四十年的心髒病以及風濕 等病。
禅師早年出家,精通巴利叁藏及諸注釋,也背誦很多巴利語經論,所以當他在講 經及開示時,常依傳統,先背誦一段經文再依文詳釋。禅師會說英語,雖然不是很精 通,但是在小參、禅法的傳授應該沒有問題。(此道場有許多受英文教育的馬來西亞 僧尼,可以幫忙翻譯,可以不須硬學英語)。對于禅師的禅修教授善巧與耐心、慈悲 ,爲法忘軀的精神,沒有門戶之見,只要你有能力修習,沒有私心的傳授等等,這些 需要你自己去體會,實在不愧爲聲聞中的菩薩。禅師一向不透露自己有禅定、神通、 證果之類的話,但有能力的修行者,則可知其高深莫測。
叁、氣候
從五月底到十月初,約有五個月爲雨季,有時連下幾天雨,比較潮濕些,蚊蟲很 多,但是天氣不熱,非常適合禅修。雨期過後就很少再下雨,氣候有時有點悶,但不 會很熱。十一月中到二月初爲小冬天,在一月最冷也才十五度左右,並不很冷,很適合禅修。叁月到五月中比較幹燥和熱些,但有風,最高溫約在叁十叁、四度左右,並沒有像臺灣的夏天和冬天那樣分明。
四、飲食
除了叁、四位比丘到Pha-Auk化齋外,一律采取內托缽的方式(僧伽食)。食物爲含蔥蒜,無蛋的素食,非常適合北傳僧尼所需。雖然沒有臺灣的素料,然而近一年來,由于有馬來西亞居士團體定期寄夥食費及供齋的緣故,加上此道場的聲譽已逐漸提升的關系,現在已改善不少。平常也有居士來打齋及帶食物來供養。在生活物資上,很多仰賴泰國、中國大陸、印度和馬來西亞進口。緬甸是軍政統治的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方面還不發達。這裏沒有工、農業汙染,食物多爲自然的季節性蔬果,沒有藥害。飲食供給早、午餐,一湯和叁、四樣以上的菜,巧克力奶及水果,有時候很豐富。
五、戒律
此道場的比丘在持戒律方面有一定的水准。不持金銀、不非時食、不抽煙、不吃槟榔等,並有共住規約。
緬甸和泰國一樣,有短期出家的風俗(钖蘭則無),連八戒尼也不例外。有人出家七天、叁個月或半年、一兩年等。假如有北傳僧尼想來學習禅法,禅師非常歡迎,在比丘尼方面沒有問題;比丘若想要再受南傳比丘戒,禅師也允許,但他希望受後能長久著南傳袈裟。禅師並不希望北傳比丘自破傳統而換著南傳袈裟,以北傳比丘的身份來參學,禅師一樣歡迎,他只要你努力修行,沒有其它要求。然而實際問題是:此道場除了少數比丘外,大部份比丘都是從四面八方而來,非常複雜,而且有的長老已經五、六十夏了還領衆來參學。禅師無法克服現實問題,因此北傳比丘無法參加其誦戒、羯磨、安居,托缽也在外國比丘的後面。假如只是來數天還無所謂,但若有希望來半年、一年以上者,或是已經出家二、叁十年者,當如何?希望做此考量:自己是否放得下?
六、生活作息
3:30 起床 4:00~約5:20 打坐 約5:30 內托缽 7:00(或6:45)~8:30 打坐 9:10 托缽(外國比丘) 12:00~1:30 打坐 2:30~4:00 打坐 5:30~7:00 打坐 7:30~8:30 禅師開示(緬甸語)
七、禅堂
禅堂有上、下層(兩樓),上層爲禅堂、兼戒場及圖書館,圖書方面有巴利文藏經、緬甸文藏經和一些英文典籍,可供借閱。上層禅堂供比丘和居士打坐之用,下層則供八戒尼和女居士打坐。目前在山上建造一雙層的大禅堂,尚未竣工。
八、寮房
目前比丘寮房約有一百余間,平常每間寮房住一位比丘,假如過年及雨安居時,比丘數量較多,則有些緬甸比丘兩位共住一間寮房。大部分的寮房都接有水和電,非常方便,而且有二十多間大寮房附有廁所,但是有少數幾間寮房比較偏遠,所以沒有水和電,好像住在森林中一般,居高臨下,有山有水,環境甚佳。
尼衆多與在家衆同住,有時也分住。因緬甸無比丘尼,只有八戒尼或九戒、十戒尼。
九、住衆
在此道場長住的僧尼並不多,緬甸參學及走馬看花的風氣很盛(有些上、下緬甸飄遊不定),緬甸過年時人數最多,有些全家人都到寺院出家七天或十天不等。比丘和沙彌:90~ 150位左右,十戒尼:3、40~130位左右,居士20~50位左右,女居士:40~150位左右。一般時期全寺約有200位左右,緬甸過年時則有時會超過500位,雨安居時爲300多位。
從外國到緬甸Pha-Auk學禅者,兩年前(1995年)約二十多位,如今已增加到五十多位,其中有約十位來自钖蘭,二十多位來自馬來西亞,余有些則來自臺灣、日本、韓國、澳洲、新加坡以及幾個西方國家。
十、學程內容與方法
Pha-Auk的學程次第表是簡略的修學次第。另外Sayadaw有五本緬甸文的著作,從色法到毘婆舍那,希望將來有人能發心翻譯成中文。另外在馬來西亞已經翻印有兩本英文書籍,也是值得參考,內容中也有此道場的學程內容。(1.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and Four Elements Meditation.《修安般念與四大種》2.Light of Wisdom.《智慧之光》)
禅師所教授禅修的禅法是依照《清淨道論》、《阿毘達磨》和許多注釋書。一般 修學者都以安那般那(出入息念)爲初門,修到四禅,再以四禅禅相的威力觀叁十二 身分(初禅)、再修骨相,取他人的骨相作爲白遍業處。修慈則依照《清淨道論》的 方法證五百二十個安止定,再修四種保護業處:佛隨念(有些過去世曾見過世尊者, 他在修佛隨念時,則在禅相中,可浮現出當時世尊的容貌)、不淨觀、死隨念,然後 再觀四大(界差別觀)。但是也有少數行者,因已長久修習毘婆舍那或是身心比較敏 銳,適合修習四大觀的人,禅師則會鼓勵從四大修起。修四大觀到可以看到色聚( Rupa-kalapa),再分析六根、叁十二身分等,詳在第一本書。
色法修完之後,再修名法。以四禅基礎,在入禅定後的出禅定,檢查心所(禅支 ),以及分析在各禅中的心所數目(36.35.34.33)以及確定、了解善、不善心所和 出入禅心的過程等等,認識及確定名色爲名色識別智,此爲見清淨(只有名色沒有實 我)。修習觀過去世和未來世的名色,之後再修十二緣起等知其因緣果報不虛──緣 攝受智,此爲解疑清淨。思惟智和生滅智爲道非道智見清淨。壞智、怖畏隨觀智、過 患隨觀智、厭離智、欲解脫智、審察智、行舍智、隨順智──爲行道智見清淨。種姓 智、道智、果智、觀察智──爲智見清淨。禅師所傳授的是以如實知見爲主,詳如《 清淨道論》和《智慧之光》,希望未來名法緣起和毘婆舍那等四本書也都能再繼續翻 譯成英文和中文,利益諸行者。
有些禅修者多年修習連禅相也看不到,有些人則很容易成就(尤其緬甸人),這 完全仰賴于自己努力與否和宿世修行善根(波羅蜜)而有所差別。
十一、小建議
1.南傳比丘在此道場不持金錢,辦理居留證和接機、安排交通等全賴仰光U Thet Tin幫忙,准備來受南傳比丘戒者,錢不需要帶太多,並可放心的交由居士代持(因爲 交通、辦證件等皆須費用的緣故)。
2.在此道場以禅修爲主,一年難得有兩、叁次出門,所以想要來習禅者,必需先 有心理准備,只爲法,不爲觀光旅遊而來。
3.Pha-Auk禅修道場在雨季時蚊蟲特多,常常有人患瘧疾,但卻容易治愈,請放心。
4.假如不是老參或是在宿世已有禅修的具善根者。在禅修的過程中,定力進進退 退是很正常的事,此地有很多修行天才,假如看到他人的成就,請勿因自己沒有成績 就沒有耐心修行,既然發心想來和禅師習禅,應該按照禅師所教的禅法(業處)、進 度以及依所約定的小參時間報告禅修成績,切莫因爲沒有進步就不敢去見禅師。假如 沒有心想跟禅師學習,那何必來?
5.雖然禅師很慈悲,幾乎有求必應,但是在緬甸的物資環境是很自然,且很缺乏 ,很多日常用品仰賴進口,加工食物也不例外,此地生活物資不如臺灣那樣奢華,所 以希望到緬甸習禅者,請先考慮一切狀況,最好自備日用品,如蚊帳、毛毯、枕頭等 ,以免到時候向禅師要求要某某東西或抱怨。
6.希望未來能有人發心翻譯禅師的五本緬甸文禅修書,及那兩本英文書。禅師有 指示,其書可以翻譯成中文,但須以助印流通的方式,不得販賣。
7.建議欲來修禅者,可先閱讀《清淨道論》(尤其慧學中的「五蘊品」)及《攝 阿毘達磨義論》,因爲修到名法和色法時,有很多內容,這兩部論有關,才不致于萬 一修上去時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十二、建議參考書籍:
1.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and Four Elements Meditation(修安般念與四大種) 2.Light of Wisdom(智慧之光) 3.《清淨道論》葉均中譯。(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BPS出版,Bhikkhu Nanamoli英譯) 4.《攝阿毘達磨義論》葉均中譯。(Bhikkhu Bodhi整理: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 BPS出版。) 5.《巴利語辭典》(水野弘元著)
1997.7.21草擬于緬甸Pha-Auk。
小補充:
1.假如想要長期來此道場禅修者,可先以28天的觀光簽證入境,再由仰光U Thet Tin 居士代替申請叁個月或半年、一年的禅修簽證,但切勿自己先到仰光、曼德勒跑 一跑,玩到簽證日期已快到,而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來不及辦居留證)。另辦簽 證相片就要八張,還有其它地方也可能用到,所以有十多張兩吋相片比較理想。
2.雖然南傳系統比丘尼在十叁、四世紀已經就斷層了,但是希望來學之尼師持戒 不要比八戒尼還不如,那就不用別人說:自己看輕自己;比丘要以北傳身份來參學者 也希望自律比較好。欲來者希望能放下自己以前的職事、見解,不要計較大乘、小乘 、南傳、北傳。假如自認自己有滿杯水,那何必來?而且分黨分派在戒律中,佛陀也 不允許。
3.這裏交通並不發達,1996年才開放觀光,仰光到毛淡棉前站坐火車要八小時, 巴士要十小時,坐船渡河,再坐十多分鍾的車才到帕奧。自馬來西亞出版禅師的英文 書後,來訪的外國人已不少了。臺灣經濟富裕,想必日後來緬甸觀光者會增加很多, 這裏的接送人很缺乏,也很忙,想到緬甸觀光者,請取消來此道場的計劃,因爲帕奧 沒有觀光的價值(不是旅遊區)。
4.禅師希望我們在禅修上好好下工夫,不要我們在學習語言上浪費時間(禅師只 有緬語開示,沒有英語開示),這裏也不是讀書、研究教理的地方,只是非常適合禅 修。。禅師曾指示,若想來學禅者,應至少住半年到一年以上比較理想。
5.因鑒于曾經有行者,才到此寺一、兩個月即遍問他人的修行成績,知道不少人 有成就而自己卻連禅相也看不到,卻從不反省自己是否努力修行、出家多久、此世和 過去世的禅修波羅蜜如何等,而導致障礙出現而離去。所以建議想來跟禅師學禅的有 心者,或許可以考慮先依照禅師書中安那般那念的簡易次第和方法,自己在臺灣嘗試 努力修習,修到可以看到禅相後,再繼續修到幾乎閉眼禅相即現且很明亮、很穩固, 在一、兩小時以上,或是更再修習數月,定力愈深愈佳(不要執著),再去找禅師學 出入息禅及其它業處。假如有佛法基礎者,一年半載可修完學程也說不定。因爲在臺 灣環境、氣候、飲食、生活條件與緬甸不同,而且緬甸有瘧疾,不知是否每人都能長 久居住。而且假如僅有指導老師大家就很容易有禅定,那幾乎可謂「天方夜譚」,何 況證道,必需先摸摸自己良心,才不致于因修不好窮磨時間而自退道心。另外,禅相 、禅定、解脫等,都是過人法,北傳佛教尤其忌諱,對于僧尼,佛陀也規定不得向未 受具戒者說,所以爲了避免自他修道的障礙及誹謗(他人忌妒),不宜任意宣傳己有 等,而且有經驗的善知識指導、印證很重要,以免犯上增上慢的過失。
《帕奧禅修中心簡介》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