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南傳大般涅槃經 第叁章

  第叁章

  01 爾時世尊于清晨著衣持缽往□舍離乞食。行乞歸來後,飯食已畢,彼告尊者阿難說:「阿難,攜取坐具,我將去洽巴拉神舍休息。」「是,世尊。」尊者阿難回答說,即攜坐具隨從佛後。

  02 于是薄伽梵走向洽巴拉神舍,坐于敷座上。尊者阿難亦就坐其側。坐已,薄伽梵告尊者阿難說:「阿難,□舍離是一可喜悅之處。而烏但那神舍、喬達摩卡神舍、七□果神舍、多子神舍、沙然達達神舍、洽巴拉神舍等亦是可喜樂的。

  03 「阿難,若有人修持、留住、擴展四神足的極頂,既精于此,可用之如車乘,以此爲基礎,若欲,彼可住壽一劫,或其劫之某部份。而佛陀曾充份修持,擴展此四神足(其詳見上),彼若有意,可住壽一劫或其劫之某部份。」

  04 尊者阿難對佛陀所給與之明顯提示未能了解,他未曾懇請世尊說:「世尊,請住壽一劫,慈尊爲衆生之利益與快樂,及慈愍此世界,爲人天之利益,快樂與幸福,請壽一劫!」因其心爲魔所蒙蔽。

  05 如是再叁,薄伽梵告尊者阿難說(其詳見上)。但尊者阿難數次均爲魔所蒙蔽。

  06 于是薄伽梵告尊者阿難說:「去,阿難,可宜知時。」「是,世尊。」尊者阿難回答說。即從座起,向佛作禮,右□而去,坐于一附近樹下。

  07 爾時惡魔于尊者阿難去後不久,即來至佛所,立于其側,白佛言:「世尊,薄伽梵現在應入涅槃。慈尊,現在正是如來入涅槃之時,請速入涅槃,甚至根據前薄伽梵所說:『惡魔,若我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尚未成爲正聞、聰慧、善攝、多聞、熟記聖典、精娴教義、奉持戒律;既精于法,乃能教導、宣演、建立、開啓、詳釋、明辨,能以正法掃蕩,降伏異論,及廣宣妙法--之弟子時,我將不入涅槃。』

  08 世尊,現在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已成爲正聞、聰慧、善攝……(其詳見上)之弟子。世尊,薄伽梵現在應入涅槃。慈尊,現在正是如來入涅槃之時,請速入涅槃!甚至依照薄伽梵所說:『惡魔,若我之清淨教不成功、興盛、廣布、普遍及遍傳于人間時,我將不入涅槃。』世尊,現在你之清淨教已成功、興盛、廣布、普遍、及遍傳于人間。世尊,薄伽梵現在應入涅槃。慈尊,現在正是如來入涅槃之時,請速入涅槃!」

  09 他既作此語,薄伽梵告惡魔說:「惡魔,你且自喜。佛之圓寂已近。此後叁月如來即將入涅槃。」

  10 爾時薄伽梵于洽巴拉神舍謹然住念舍壽。佛既舍壽,有大地震,殊可驚怖及天雷響震。佛見此事已,既說偈曰:生命之源無量或微小。牟尼今舍其壽數。以內心靜樂,打破其如甲胄之生命之源。

  11 爾時尊者阿難自念:「此誠奇妙不可思議。此大地震殊可驚怖及天雷響震,此地震出現之遠近因緣究何所在?」

  12 于是尊者阿難走向佛前向佛作禮,就座其側以後,白佛言:「世尊,此誠奇妙不可思議,此大地震殊可驚怖及天雷響震。世尊,此地震出現之遠近因緣究何所在?」

  13 「阿難,大地震之出現有八種因緣,何者爲八?阿難,此大地止于水上,水止于風,風止于空。阿難,有時空中起大風,起大風則水動,水動則地動。此爲大地震出現之第一因緣。

  14 「複次,阿難,有時具大智慧力之沙門或婆羅門作攝心想;或有大威神之神祗--當彼等觀水想多,觀地想少,地即大震動。此爲大地震出現之第二因緣。

  15 「複次,阿難,當菩薩謹然住念離兜率天而入于母胎時,地即大震動。此爲大地震出現之第叁因緣。

  16 「複次,阿難,當菩薩謹然住念出母胎時,地即大震動,此爲大地震出現之第四因緣。

  17 「複次,阿難,當如來證無上正等覺時,地即大震動。此爲大地震出現之第五因緣。

  18 「複次,阿難,當如來轉無上*輪時,地即大震動。此即大地震出現之第六因緣。

  19 「複次,阿難,當如來謹然住念舍壽時,地即大震動。此爲大地震出現之第七因緣。

  20 「複次,阿難,當如來于無余涅槃界證取涅槃時,地即大震動。此爲大地震出現之第八因緣。阿難,此爲大地震出現之八種因緣。」

  21 「阿難,有八種衆。何者爲八?即:刹帝利衆、婆羅門衆、居士衆、沙門衆、四天王衆、忉利天衆、魔衆及梵天衆。

  22 「阿難,我憶念往昔曾參加一約數百人之刹帝利衆。于我未就座、或言說、或交談以前,我使我自己與其顔色相同、與其聲音相同,以法要示教利喜之。當我宣說時,彼等不識我,自問說:『宣說者爲誰?是神是人?』以法要示教利喜之後,我即隱身不見。彼等亦不知我何時隱去,自問說:『隱去者爲誰?是神是人?』

  23 「阿難,我憶念往昔曾參加一約數百人之婆羅門衆、居士衆、沙門衆、四天王衆、忉利天衆、魔衆及梵天衆。于我未就座、或言說、或交談以前,我使我自己與其顔色相同,與其聲音相同,以法要示教利喜之。當我宣說時,彼等不識我,自問說:『宣說者爲誰?是神是人?』以法要示教利喜之後,我即隱身不見。彼等亦不知我何時隱去,自問說:『隱去者爲誰?是神是人?』阿難,此爲八種衆。」

  24 「阿難,有八勝處。何者爲八?

  25 「阿難,若人有主觀色想視外間有限或苦或樂之諸相,既專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見』之念。此爲第一勝處。

  26 「若人以主觀色想視外間無窮或苦或樂之諸相,既專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見』之念。此爲第二勝處。

  27 「若人無主觀色想視外間有限或苦或樂之諸相,既專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見』之念。此爲第叁勝處。

  28 「若人以無主觀色想視外間無窮或苦或樂之諸相,既專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見』之念。此爲第四勝處。

  29 「若人以無主觀色想視外間諸相是青色、青相、青映影。正如烏馬花是青色、青相、青映影。又如波羅奈所産細布,表裹精致是青色、青相、青映影。若如此以無主觀色想視外間諸相是青色、青相、青映影,既專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見』之念。此爲第五勝處。

  30 「若人以無主觀色想視外間諸相是黃色、黃相、黃映影。正如堪尼卡羅花是黃色、黃相、黃映影。又如波羅奈所産細布,表裹精致是黃色、黃相、黃映影,既專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見』之念。此爲第六勝處。

  31 「若人以無主觀色想視外間諸相是紅色、紅相、紅映影。正如班都幾瓦卡是紅色、紅相、紅映影,又如波羅奈所産細布,表裹精致是紅色、紅相、紅映影,既專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見』之念。此爲第七勝處。

  32 「若人以無主觀色想視外間諸相是白色、白相、白映影。正如俄沙底星是白色、白相、白映影。又如波羅奈所産細布,表裹精致是白色、白相、白映影。若人如此以無主觀色想視外間諸相是白色、白相、白映影,既專精于此,遂有『我知我見』之念。此爲第八勝處。阿難,此爲八勝處。」

  33 「阿難,此爲八解脫。何者爲八?「以相見相,是第一解脫。「不覺其自相見外間諸相,是第二解脫。「存心于善,是第叁解脫。「超出諸色想,斷除諸憤怒想,不思念諸相,自念:是『空無邊』而入于空無邊處定,是第四解脫。「超出空無邊處,自念:是『識無邊處』而入于識無邊處定,是第五解脫。「超出識無邊處,自念:是『無所有』而入于無所有處定,是第六解脫。「超出無所有處,自念:是『非想非非想』而入于非想非非想處定,是第七解脫。 「超出一切『非想非非想處』而入于滅想定,是第八解脫。阿難,此爲八解脫。

  34 「阿難,往昔我于尼連禅河岸邊,牧羊人菩提樹下初成正覺時,彼時惡魔來至我所,立于我側向我說:『世尊,薄伽梵現在應入涅槃。慈尊,現在正是如來入涅槃之時,請速入涅槃。』

  35 「阿難,彼作是語已,我告惡魔說:『惡魔,若我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尚未成爲正聞、聰慧、善攝、多聞、熟記聖典、精娴教義、奉持戒律;既精于法乃能教導、宣演、建立、開啓、詳釋、明辨;能以正法掃蕩、降伏異論及廣宣妙法之弟子時,我將不入涅槃。「『惡魔,若我之清淨戒不成功、興盛、廣布、普遍及遍傳于人間時,我將不入涅槃。』

  3637 「阿難,我今于洽巴拉神舍,該惡魔複來我所,立于我側向我說:『世尊,薄伽梵現在應入涅槃。慈尊,現在正是如來入涅槃之時,請速入涅槃!世尊,即使依照前薄伽梵所說:(其詳見上)』「阿難,他既作此語,我告惡魔說:『惡魔,你應歡喜!佛陀不久即將圓寂。此後叁月,如來即將入涅槃。』「阿難,如來今日于洽巴拉神舍謹然住念舍壽。」

  38 彼說是語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請住壽一劫,慈尊爲衆生之利益與快樂,及慈愍此世界,爲人天之利益、快樂與幸福,請住壽一劫!」「阿難,止止,莫懇請如來。現今勸請如來,已非其時。」

  39 如是第二第叁(阿難如是懇請,佛陀如是回答)。「阿難,你對佛陀之智慧是否有信仰?」「是,世尊。」「阿難,你爲何煩擾如來至于第叁次?」

  40 「世尊,我親從佛聞及親從佛受:『若有人修持、留住、擴展及抵達四神足的極頂,既精于此,可用之如車乘。以此爲基礎,若欲,彼可住壽一劫或劫之剩余部份;而佛陀曾充份修持、擴展及抵達此四神足………(其詳見上)他若有意,可住壽一劫或其劫之某部份。』「阿難,你是否有信仰?」「是,世尊。」「阿難,此是你之錯誤及罪過。前如來給與你之明顯提示,你都未能了解,未曾懇請如來說:『世尊,請住壽一劫,慈尊爲衆生之利益與快樂,及慈愍此世界,爲人天之利益,快樂與幸福,請住壽一劫。』阿難,你若如是墾請如來,至于第二次,他或不俯允,但第叁次他或將納受。因此,阿難,此是你之錯誤及罪過!」

  41 「阿難,往昔我住王舍城靈鹫山峰時亦曾向你說:『阿難,王舍城與靈鹫山峰是甚可喜樂之處。阿難,若有人修…

《南傳大般涅槃經 第叁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