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譯經文相應部36相應第24經/以前經(受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們!當我正覺以前,還是未現正覺的菩薩時,這麼想:『什麼是受?什麼是受集?什麼是導向受集之道迹?什麼是受滅?什麼是導向受滅之道迹?什麼是受的樂味?什麼是過患?什麼是出離?』
比丘們!我這麼想:『有這叁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這些被稱爲受。
以觸集而有受集;渴愛是導向受集之道迹。……(中略)
凡對于受之欲貪的調伏、欲貪的舍斷,這是受的出離。』」
漢巴經文比對(莊春江作):
「(已)現正覺」(abhisambuddh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完全開化」(fully enlightened)或「醒悟」(awakened)。按:這是「對;向」(abhi)與「正覺」(sambuddha)的複合詞,表示「正覺的體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