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無量壽經)▪P4

  ..續本文上一頁等的概念說法;也沒有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沒有冷熱的氣溫差異;沒有淫雨,也沒有黑夜。總之, 自然氣候沒有差異,沒有缺陷,天天都一樣美好。又沒有大小江河海洋,沒有丘陵坑坎、荊棘沙礫,沒有鐵圍山、須彌山和土石山,只用自然生成的七種寶物和黃金爲地。這七種寶物和黃金鋪成的大地,寬廣而平整,沒有極限,既微妙又神奇瑰麗,既清淨又莊重嚴肅,超過了十方一切佛國淨土世界。”

  

   阿難聽說後問道:“世尊!若是極樂世界沒有須彌山,那這佛刹國土中的四大天王以及帝釋等天神住在什麼地方呢

  ”

  

   釋迦牟尼佛便向阿難問道:“夜摩、兜率以至于無色界裏的一切諸天神衆,他們又住在什麼地方呢

  ”

  

   阿難回答說:“因有不可思議的業力,致使諸天衆神住在空中。”

  

   釋迦牟尼對阿難說:“你可知道不可思議的業力嗎

  你自身因過去善惡而造成的果報都不可思議,衆生的業報當然也不可思議。衆生因行善而得的果報不可思議,諸佛的聖力以及諸佛世界就更不可思議。這極樂世界中的衆生功德果報的善力,又是住在阿彌陀佛大願、大行、大業成就之地,加上阿彌陀佛的無上威神之力,這一切難道你能思議嗎

  所以不需要須彌等山,該佛國的諸天神自然會有住處。”

  

   阿難接著說道: “業爲前因而後所獲果報不可思議的道理,我並沒有什麼疑惑。但我爲了能讓將來的衆生明白其中的奧妙,因而能夠破除惑疑的束縛之網,所以才向您提出這一問題。”

  

  (十二)光明遍照

   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說:“阿彌陀佛威嚴神奇的光明至尊第一,十方諸佛世界的佛沒有一個能趕上他。他的光明遍照東方如恒河中的沙粒數一樣多的佛國,同樣也照遍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如恒河中的沙粒數一樣多的佛國,如果將他頭頂上的頂光散開來照射,近可照遍一、二、叁、四由旬,遠可照達百、千、萬、億由旬。其它諸佛的光明,有的能照一、二個佛國,最多的也只能照百、千個佛國,只有阿彌陀佛,他的光明普照無量無邊無數的佛國。諸佛光明所能照的距離遠近,本是其前世求道時所行願的功德大小不同所致,到了他們成佛時,各自便以自己前世行願功德的大小而得到相應的光明照耀程度,這是自然成就的,不是誰想多就多想少就少。阿彌陀佛的光明極好,勝過了日月之光千億萬倍。在所有的光中,阿彌陀佛的光是最宏大的,這在諸佛中也是第一。

  

   “因此,無量壽佛亦爲無量光佛,亦號爲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等光佛,亦號爲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筋;光、安穩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如上所述的這種種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世界上的衆生遇到阿彌陀佛的佛光,貪、嗔、癡叁種毒垢消滅,相應生出不貪、不恚、不癡叁善根,身、口、意叁業柔和隨順,若是其人處在地獄道火途、畜生道血途、餓鬼道刀途這樣的極苦之處,只要見到阿彌陀佛的光明,也都能不再受苦,災難平息,而在生命終了時都能得解脫。若是有的衆生,見到以至聽聞阿彌陀佛的光明、威神、功德;又能日夜稱名誦念,一心不斷,就可以隨著他意念中的願望,得以往生極樂世界。”

  

  (十叁)壽衆無量

  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無量壽佛壽命的長久,難以說清也難以計算。在他周圍還有無數聲聞弟子等人,同樣難以說清難以計算到底有多少。阿彌陀佛的神通智慧通達透徹·,神威之力,自在無礙。他能夠用手掌托起任何一個世界。在我的弟子中,大目健連號稱神通第一,能夠在一晝夜之間,全部點清叁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衆生的數目。假如讓十方世界的一切衆生,全都變爲緣覺,所有的緣覺又都使他們有萬億歲的壽命,再讓他們的神通都達到大目犍連的水平,然後盡他們的壽命,用竭他們的智力,全都一起共同來推算極樂世界的聖衆數目,他們所能計數的與阿彌陀佛座下的聖衆的實際之數相比,還未達到千萬分之一。

  

  譬如大海,其深其闊無邊無際,假如取一根毫毛,把它又破碎成一百份,碎成如微塵一樣大小,以這樣的一毛塵,去沾大海的海水,這毛塵沾到的水與大海的水相比誰多誰少

  

  

   “阿難,剛才我比喻說的那目犍連等十方世界全部衆生所能數能算的數目,就像這毛塵上沾的水一樣,他們沒有能夠數清算清的部分,就像那大海水。那阿彌陀佛的壽命長久以及極樂世界上諸菩薩、聲聞、天人的壽命長久,也同他們的人數一樣,不是用算數、比喻等方法所能夠搞清楚的。”

  

   (十四)寶樹遍國

   “那西方極樂世界,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寶樹,有的是純黃金樹,有的是純白銀樹,還有琉璃樹、水晶樹、琥珀樹、美玉樹瑪瑙樹等等。這些樹都是純淨的一種質地,不摻雜其它的成份,有的樹也用兩種寶物或叁種寶物乃至用七種寶物來合成。根莖枝幹都是這種寶所構成,花葉果實又由另外一種寶化成。有的寶樹,黃金爲根莖,白銀爲樹幹,琉璃爲樹枝,水晶爲梢端,琥珀爲葉片,美玉爲花朵,瑪瑙爲果實。別的這類樹,也是用七寶合成,只不過是以另一種寶物來作爲根、幹、枝、葉、花、果的材料而已。這些不同的寶樹,各自依類成行,行與行之間整齊而不雜亂,樹莖與樹莖遙遙對望,枝葉與枝葉遙遙相向,花朵果實也各生其位,相值相當。繁茂的樹木發出光明,耀眼奪目,使人目不暇接,無從觀盡其中美妙。清風應時而拂過,發出宮、商、角、征、羽五音之聲, 自然交響形成微妙的音樂之聲。如此這般的諸多寶樹,遍滿全極樂世界的每一個地方。”

  

   (十五)菩提道場

   “再有,這極樂世界中,演說佛法的地方,生長有菩提聖樹這樹高達四百萬裏,其樹幹粗碩無比,周圍一圈便有五千由旬,樹枝向四方伸展出二十萬裏;該樹由一切寶物自然合成。花開繁盛,果實豐碩,交相;輝映,光芒四射,遍照極樂淨土。又由紅綠、青、白的衆寶之王摩尼寶作爲璎珞,由雲聚寶所成的鈎鎖來鈎連璎珞,裝飾在菩提樹幹之上。黃金和珍珠合成的鈴铎,密密麻麻地挂在枝條之間,珍稀奇妙的寶網,張開覆蓋在菩提聖樹之上,成百上千以至萬種色彩交相輝映,發出無量的光芒,照耀之處無有極限。一切莊嚴之相,隨著應念變化不拘。微風徐徐吹拂,吹動聖樹上的枝條,發出無量妙音。其音之妙,在于自能演奏法會梵唱。這無量妙音傳播出去,傳遍了十方佛國淨土,清暢悠揚,歡快舒雅,哀怨恸腑,明快響亮。在十方世界的音樂聲響中,是無與倫比的。如果有衆生看見了菩提樹,聽到它發出的妙音,聞到它散發的香味,嘗到了;它果實的味道,觸到了它放射的光芒,思念樹的功德,都能夠使各感覺器官清淨明澈,沒有煩惱憂患,得到在修行佛道的路上只進不退的清淨心,直至修成佛果。再有,因知見菩提聖樹之緣故,獲得叁種法忍之力。這叁種忍,一名音響忍,二名柔順忍,叁名無生法忍。”

  

   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這西方極樂世界裏的花果樹木和衆生—樣,都會成就佛事,這實際上是無量壽佛的威神之力所致,也是他的本願力、滿足願力、明了願力、堅固願力、究竟願力共同形成的。”

  

   (十六)堂舍樓觀

   “再有,無量壽佛講經的殿堂、樓臺亭榭、欄檻閣舍,也全都是七寶自然化成,又有白珠摩尼所成的網絡,覆蓋在這些堂舍樓觀之上,明亮美妙無比。而菩薩們所居住的宮殿,也都是這樣。在這些堂舍樓觀之中,有人在地上講述和誦讀佛經,有人在地上聽聞和接受佛經,有的作經行運動,有的作禅習思定。有的人雖在虛空之中,也同在地上的人一樣講述誦讀,聽聞接受佛經,也在虛空之中作經行運動、思維道理以至于禅習思定。地上和空中修行的衆生皆各各獲其果報,有的證得須陀洹果位,有的證得斯陀含果位,有的證得阿那含果位,有的證得阿羅漢果位。未得阿惟越致果位的,則得入阿惟越致再不退轉的果位。這些聖衆各自念道、說道、行道,隨意修行,莫不歡喜。”

  

  (十七)泉池功德

    “更有,阿彌陀佛的講經殿堂左右兩邊,清泉池塘,縱橫交流。這些泉池的長寬深淺,隨應化現,其形狀各各有不同的模樣,從十由旬、二十由旬一直到百千由旬,皆隨應而現。池中之水湛淨芬芳,具有澄淨、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饑渴、長養諸根等八種優點。岸邊有無數旃檀香樹和吉祥果樹,花果總是散發出芳香,閃耀出光明,長長的枝條和密密的樹葉,交叉著覆蓋在池塘之上,散發出各種各樣的香味。世上還沒有能比喻這種香味的語言。這樹木隨風散發香馥,沿水流送芬芳。

  

   “再有,這池塘裝飾著七種寶物,池底用金沙鋪墊,優缽羅青蓮花、缽昙摩紅蓮花、拘牟頭黃蓮花、芬陀利白蓮花,交相輝映,五彩缤紛,彌漫覆蓋在水面上。倘若彼國中的衆生,涉水過溪,或在池中洗澡,想讓此水齊足深,這永就齊足深;想讓此水齊膝深,水就齊膝深;欲想齊腰、齊腋、齊頸,或者想要水從頭上灌下,或想它清涼,想它溫熱,想它急速流過,想它緩緩而流,這水都能隨心所欲,自然變化。此水開顯神智,舒適身體,清澄得看不清其形質。池底的黃金寶沙,無論水有多深都能明澈地映照出來。細波微瀾,緩回流轉,水波相擊,清波揚起無量微妙的聲音:或可聽到這水聲中誦念著佛、法、僧叁寶,或可聽到水聲中在演講諸波羅密,或可聽到止息寂靜入甚深禅定之心聲,或可聽到無生無滅涅槃妙聲,或可聽到證實相智的十力無畏聲,無性無作無我聲、大慈大悲喜舍聲、甘露灌頂受位聲。得聽聞這種種聲音後,其心清淨,不生妄念分別之心,正直平等,成熟功德善根,隨其所聽聞的聲音,內心契合于涅槃大法。衆生想聽到這些水聲,則可…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無量壽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善生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