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無量壽經)▪P6

  ..續本文上一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雖然不能在禅定等修習上有大進步,但他應完全守持經中戒律,盡自己的力量去作善事,即所謂的一不殺生,二不偷盜,叁不淫欲,四不說假話,五不說奉承話,六不惡語傷人,七不搬弄是非,八不貪得無厭,九不生氣憤怒,十不癡心妄想。在這種前提下集中;精力,白天思,晚上想,夜以繼日地專心憶念那極樂世界中阿彌陀佛的種種功德和那清淨刹土的種種莊嚴,堅決發心皈依,向佛虔心禮敬,悉心供養。這人在臨終之時,便無須驚慌也不用恐怖,心裏清醒明白而不顛倒迷亂,他已經得到了往生西方極樂淨上的保證。

  

   “如果有的衆生因有許多俗事纏繞,不能夠離棄家庭,沒有空閑來大修齋戒而達心境清淨,那他應當一旦有空閑,便不失時機地端正心中思維,端正行爲舉止,絕棄物欲貪婪,抛棄得失憂患,,慈善之心勇猛精進;不作憎怒忿恨,心中不生嫉妒;不當貪婪悭吝;不當中途返悔;不當心生狐疑:真誠孝順父母,誠心誠意忠于國家;信守法律,持守佛經名言;確定相信前世行善後世得福的因果報應之理。至心奉持上面所說的各條,不得有所減損虧失,爲了脫離生死苦海而深思熟慮,無論白天黑夜,時時憶念阿彌陀佛,發願往生阿彌陀佛清淨佛刹。根據各人善根,念佛十天十夜,甚至只在一天一夜中念誦而不停歇的,壽終之後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修行菩薩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可得到不退轉果位,在修習佛道之路上永不退轉,皆可獲得黃金色身,獲得佛的叁十二種大人相。而且,大家終當成佛,想到哪一方哪一個佛國去作佛都可以隨心所欲。至于成佛之期,便要隨其人努力的程度而有早晚的分別,但只要求道不停辍,都一定能夠得以成佛,決不會違失其成佛之本願而失望的。

  

   “阿難!由于這個往生法門能將這麼多的實惠利益普施衆生的緣故,那無量無數、不可想象、不可言說、沒有等差的無邊世界裏的諸佛如來,都共同稱贊無量壽佛所有的功德。”

  

  (二十六)禮供聽法

   “還有,阿難!十方世界的諸多菩薩大衆,爲了想瞻仰禮拜極樂世界的無量壽佛,各人持香花、幢幡、寶蓋,去到那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住處,恭敬地供養佛,聽聞受持阿彌陀佛講授的經法,宣傳散布所聞的大道,稱頌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

  

    在講述了阿彌陀佛以及極樂世界的種種神奇妙好之後,世尊即刻說了一頌,以這偈頌稱贊阿彌陀佛:

  “東方的衆多佛刹;其數如同恒河沙;

  數如恒沙菩薩衆,前往禮拜無量壽。

  東南西北與四維,連同上下共十方,

  十方共懷恭敬心,奉諸珍寶作供養。

  暢發和諧雅樂音,齊聲贊歎最勝佛。

  究竟通達神能慧,自在出入深法門,

  衆生若聞聖佛名,沾其法恩得安穩,

  爲得法利作供養,勤修勤習不懈怠,

  眼常觀察殊勝界,心常思議微妙境,

  彌陀佛界普莊嚴,他方佛土不能比。

  由此而生無上心,願速成就大菩提。

  無量世尊聞此願,應時而現微笑容。

  無量光明出金口,此光遍照十方國。

  此光回繞至佛頂,回旋叁圈入佛頂。

  菩薩若能見此光,證得大覺不能位。

  一時在場諸衆生,相互稱慶共歡喜。

  佛出梵音如雷霆,八聲妙暢美樂音,

  十方世界來菩薩,我佛悉知其心願。

  凡有志求嚴淨土,我當預記彼作佛。

  彼得正覺觀諸法,便知一切如幻夢。

  彼有至願定得成,定當得生我佛刹。

  了知佛土亦影像,從此生出弘誓心,

  專求究竟菩薩道,願具諸種功德本。

  修習聖種菩提行,受佛預記當作佛。

  了知一切法性空,人空法空一切空。

  知空回首求淨土,專心要成彌陀國。

  聽聞佛法樂奉行,才能因此至清淨,

  成佛需向無量壽,從他受記成正覺,

  無量無邊殊勝刹,都是其佛本願力。

  菩薩聞名想往生,自己努力不退轉,

  菩薩興發大誓願,願己佛國如同彼。

  願諸衆生皆發誓,各各生出菩提心。

  願其能舍輪回身,願己助其登彼岸。

  惟願奉事萬億佛,行教化至遍佛刹。

  諸衆聽畢生歡喜,恭敬還至贍養國。”

  

  (二十七)歌歎佛德

   釋迦牟尼佛對阿難說:“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仰承阿彌陀佛的神威之力,在享用一頓飯的時間內,往複于十方無邊無際的;佛國淨土,供養這些佛國的諸多佛,供佛所需的花、香、幢、幡等供品,隨其意念立即而至出現在手中。這些供晶珍奇美妙,特殊非凡,不爲世間所有,都是至心虔誠地奉獻給諸佛及衆菩薩的。他們若有灑下的花瓣,在空中便立即合成一巨花,花辦向下端頂渾圓周全,化成華蓋,華蓋放射百千種光,紛呈百千種色,每種色彩都放出異香,香氣熏滿空中。小的華蓋有十由旬大,大的華蓋是小華蓋的一倍或者數倍,乃至于大到可以覆蓋叁千大千世界。所有這些花緩緩下降,隨著落下來的先後,依次化沒,前花剛散,新花又降,若是沒有重新撤下新的花辦聚合成新花,前所撤下的花就不會落下。依然在空中懸浮。菩薩們于虛空之中合奏美妙天樂,微妙的音樂回蕩在大虛空中,歌頌著佛的大功德。只需片刻的功夫,菩薩們又都回到極樂世界,全部集會于七寶講堂。在這裏,無量壽佛爲他們廣宣經教,演說妙法。無量壽佛的音聲如此美好,菩薩們聽聞教導後莫不歡欣鼓舞,自心開解,得悟聖道。每當這時,就有香風吹拂七寶樹,發出五種音樂聲。無數神妙之花也都隨風四下散開,自然供養于佛。如此這樣的妙景,在一切時間中反複不絕。

  

    “一切的諸天聖衆,全都棒著百千種鮮花和妙香,奏出萬種樂器,或唱歌,或舞蹈,都在一心供養阿彌陀佛、供養諸菩薩和翰之衆。一切聖衆前後往來,熙熙攘攘,怡悅歡樂。這都是因爲無量壽佛本願功德加被于衆,同時也是諸聖衆在過去世中曾至心供養過佛,其所積累的善根佛德延續下來,在極樂世界不缺損減少分毫而一一受報的緣故;是聖衆善于修習、善于攝取、善于成就灼緣故。”

  

  (二十八)大士神光。

    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西方極樂世界中的諸菩薩衆,都能夠完全洞察徹視,傾耳聆聽八方上下過去現在一切事情。對其他世界的諸天人民以至于飛蠅爬蟲之類的心意善惡、口所發言的或善或惡、欲言未言以及在什麼時候能夠度脫苦海等等問題,對在什麼時候得道往生極樂世界等等問題,諸菩薩都全部能夠預先知道了解。還有呢,西方極樂世界的諸聲聞衆,身上發出的光可以照亮一句之地;而菩薩的光明,可照亮方圓百由旬之地。有兩個菩薩最爲至尊。他們的威神光明普照叁千大千世界。”

  

   阿難問道:“這兩個菩薩的名號叫什麼呀

  ”

  

   釋迦牟尼佛答道:“一個叫觀世音,一個叫大勢至。這兩個菩薩在娑婆世界修菩薩行。往生極樂世界時,便常侍在阿彌陀佛左右。他們若想去到十方無量佛國,隨心所欲便能到達。現在他們居住在我們這娑婆世界,爲十方人民作示範,教化人民求生淨土。世間的善男信女若是有緊急危難恐怖之事,只要一心將生命托付給觀世音菩薩的,無不立時得到解脫。”

  

  (二十九)願力宏深

   “還有,阿難!西方極樂世界中所有現在、未來的一切菩薩,都將最終努力達到“一生補處”的候補佛位。唯獨除開那些發下宏大誓辱,自願重入生死世間,爲度群生,演講佛法如獅子吼的大菩薩。這些大菩薩以誓願爲铠甲,身披铠甲出入五濁惡世,以修行宏深誓願的功德而自行莊嚴。雖投生在五濁惡世,其示現出來的色身也同穢土衆生一模一樣,但他們從修行直至成爲佛,不會墮入地獄、餓鬼、畜生叁惡趣中。置生于現在生活的世界中,卻知道過去將來的宿命。

  

   “無量壽佛爲了度脫十方世界諸衆生類,使他們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使他們全都得涅槃,便使其修·菩薩道讓他們一一成佛。他們在成佛後,·又都重回世間去教授衆生,重回世間去度脫衆生。新成之佛,複度衆生,衆生成佛,又度衆生。如此輾轉度脫,沒有盡期,度人無量。因此,十方世界的聲聞、菩薩、六道四生種種衆生,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得涅槃道,將要成佛的有情簡直不可勝數。

  

   “西方極樂世界是寂靜而圓融的整體,時時的質量都無增無減。往生者多,該國中人卻不爲此有所增加。這是爲什麼呢

  這就猶如大海,大海是衆水之歸宿。所有的江河湖泊中的水流,最終都進入海中。但這海洋中的水,難道會爲此而有所增減嗎

  

  

   “八方上下的佛國世界無以計數,阿彌陀的佛國悠久遙遠,國土廣大無邊,清淨光明,美好莊嚴,衆生快樂。在諸佛國之中是獨一無二最好的。這都是阿彌陀佛原來當菩薩時修道求得大願,于無量劫積累功德所形成;的。無量壽佛以此恩德普施十方,這宇宙間各個角落無窮無極之地都得其恩澤。阿彌陀佛的功德可謂深廣宏大,無可計量,難以說完。”

  

  (叁十)菩薩修持

    “再有,阿難!西方極樂世界中的一切菩薩,其禅定、智慧、神通、威德,無不具足圓滿。連諸佛所說的深秘玄奧的陀羅尼法,也都研究得徹底深透,無不明了洞達。這些菩薩善于調製身、口、意諸業,身心隨順柔軟,深入于真實無誤的正確智慧,沒有一星半點煩惱殘遺,依照阿彌陀佛教化,修行擇法、精進、喜覺、念覺、猗覺、定覺、舍覺七種覺悟;修行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種聖道;修行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等佛德五眼。照見諸法實相,洞達品類萬物。“肉眼”能見眼前世,作或善或惡的宿業擇別;“天眼”能見遠近、前後、內外、上下種種色相,通達事物現象;“法眼”能見衆生欲性、心念及諸佛法,得究竟清淨道; “慧眼”能除相有相無,見到“真空”不妄; “佛眼”總括以上四眼,具足諸…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無量壽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善生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