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百業經▪P22

  ..續本文上一頁 王之子亦是阿難的兄弟。

  我的病,它自己生自己滅,與他加持不加持又有什麼關系?”他一副蠻不講理的神態。諸比丘聞此,即禀世尊:“世尊,提婆達多的言行實不如法,非但不報恩,而且不知恩,人格真不好。”世尊告諸比丘:“提婆達多不但是現在不知恩不報恩,往昔也是對我恩將仇報。很早以前,有寂靜的山林,離此不遠的城裏有位窮人,以賣草賣柴維持生活,天天上山砍柴。有一天,他又去山上砍柴,突然狂風四起,大雪紛飛。他走投無路,將近凍死的時候,看見一個山洞,竭力爬了進去。在山洞裏有一位菩薩幻化的大熊,大菩薩身雖墮入惡道,但心卻沒有墮落,它平時都是積累果實、草藥來維生,從未傷害過任何一個衆生。砍柴的人爬進山洞後發現竟有一只大熊,他嚇呆了。心想:今天可是逃不脫了,大熊肯定會吃掉我的。生起了很大的恐懼。這時,大熊安慰他(當時有些傍生也會說人話):“朋友,請不要害怕。”說著就用自己的身體去溫暖他。因大雪封山,七天當中都沒轉晴,每天大熊都用身體溫暖著他,與他共吃水果等。七天後天氣轉好了,大熊慎重地對他說:“現在你可以回去了,去後,一定不要跟任何人說我在這裏,因爲有很多怨敵想殺我,想吃我的肉,念在我對您七天中的解救之恩,請您不要說我在這裏!”這個砍柴人表面應承:“是的,你在七天中對我解救之恩,我非常感謝。”說畢他就背著柴下山了。快到城鎮時,遇見了兩位獵人,他們見了在山上住了七天的砍柴人,心生詫異,想:這人在山上七日是怎麼活著回來的。于是上前問他,砍柴人就詳詳細細地把經過如是如是地告訴了那兩位獵人,兩位獵人聽了之後就生了貪心,想殺大熊。就對他說:“你帶我們去,把那只大熊打死後,也給你叁分之一的肉,如何?”這個砍柴人心裏合計著:“七天中它照料我,這也沒什麼;回去後家裏也沒什麼吃的,如果我帶他們去打死那只大熊得到一份肉,回去後,又能飽餐一頓。”想了想,

  他就帶著兩位獵人直到大熊的山洞前,他們見了大熊就用毒箭射中了,當時,負傷的大熊說了一個偈子:“吾常住靜處,從未奪他財,飲用草水果,從未害他衆。今知臨終死,我亦無可奈,衆生之苦樂,皆以往昔業。”說畢,大熊就去世了。那兩位獵人剝開熊皮,將肉分成叁份,一份給砍柴人,當他伸手正准

  備取肉時,突然雙手掉落在地上。獵人見了懷著極懼的心問他:“爲什麼你的雙手會突然落在地上?”這時,他才如夢初醒,說:“可能是因果報應,這只大熊在七天中照料我,也叮囑我不要告人知,我卻帶來你倆把它殺了,肯定是這個果報。”聽了這番話,兩位獵人也不太高興,覺得這個大熊肯定不是一般的傍生,我們吃它的肉實不應理。他們就將熊肉送到經堂裏供養僧衆,當時有一位羅漢以神通觀察,警告諸比丘:“這是賢劫中一位大菩薩的肉,我們不能隨便食用。”即說偈頌:“此熊大緣份,菩薩持木轭,具有大悲心(Maha Karuna),叁界皆應供。”偈畢,羅漢率衆比丘及獵人將熊肉作成遺塔供養。諸比丘,你

  

  注:⑵ 羅睺羅: 在胎六年,生于佛成道之夜。十五歲出家,拜舍利弗爲師,遂證阿羅漢。果謂

   佛十大弟子之中密行第一。

  們是怎樣想的?當時的大熊就是現在現前菩提的我,當時那個恩將仇報的砍柴人就是現在的提婆達多。他往昔也是不知恩不報恩的劣種人。”

   (30) 第二只大熊

   ——舍命救人 恩得仇報

  一時,佛在舍衛城。一天,佛陀在去嘎雅山的路上(據印度史及根頓秋培的記載,世尊在嘎雅山居住了七年)患了感冒,就請當時最著名的耆婆醫生用酥油、草藥等調合製成湯藥供佛陀服用。病愈後,藥還剩下了許多。耆婆醫生請問世尊:“世尊,這剩下的藥該如何處理?”世尊告耆婆說:“供養僧衆即可。”耆婆醫生就依佛所教,平均供養每位僧人,可誰也不敢納受。這時,提婆達多(Devadatta)見了,上前問耆婆醫生是怎麼回事,耆婆醫生說:“你看,這剩下的藥是世尊服畢令我均供給每位僧人,但他們誰也不敢接受。”提婆達多不以爲然地說:“那有什麼?他們不敢接受,我敢接受,沙門果達瑪(釋尊)的藥有什麼的,他能吃多少,我照樣也可以吃多少。”耆婆醫生就勸誡他:“可能不行吧,你還是小心爲好,釋迦牟尼佛的體力強且消化力也強,你想跟世尊一樣服用,可能消化不了吧。”提婆達多不聽勸誡,把剩下的藥照世尊服用量服下去了。結果,未能消化而生病。耆婆醫生又給世尊作了稀飯,提婆達多又知道了,也要喝,醫生就說:“你還要喝稀飯,昨天的湯藥你還沒消化呢,”提婆達多蠻橫地說:“什麼沒有消化?他沙門果達瑪能消化的,我也能消化,管它叁七二十一,我就是要喝!我就是要喝!”強要了稀飯喝下肚,他馬上體內不調,疼痛難忍,倒在地上翻來滾去,抱著肚子哭喊。(世間有句俗語:無論再好的人也有叁個敵人,無論再惡的人也有叁個好友。)當時,提婆達多的一些好友就特地去告訴阿難:“提婆達多生病了,可能會有生命危險,痛得在地上翻來滾去,醫生也不見人影,快!該怎麼辦?”阿難對自己胞兄特別關心,馬上跑到世尊前祈求:“世尊,我的兄弟提婆達多已瀕臨死亡,請佛慈愍垂護救他!”大慈悲的佛陀聽後立刻去提婆達多前先給他摸頂加持,再慈祥地對他說:“提婆達多,你天天加害我與我子羅睺羅(Rahula)天天承敬于我,在我的心中是一樣平等無別的,若我確實具此平等心,則願以此真實力的加持,你的病馬上痊愈。”世尊說畢谛實語,刹那間,提婆達多病痛消失,身體完好地跳了起來。這時,很多比丘在提婆達多前贊歎說:“世尊對你的恩德很大,是世尊的加持,你的病才痊愈的。”提婆達多反而埋怨道:“什麼呀!我生病全怪他?如果不是他的藥我也不會生病;再說,我的病它會生,它自己也會好的,與他加持不加持又有什麼關系?”他還是不高興。諸比丘聞此,即禀:“世尊,提婆達多的言語真不應理,不知恩也不報恩,人格真不好。”

  世尊告諸比丘:“提婆達多不但是現在不知恩不報恩,往昔對我也是恩將仇報。那是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寂靜的山林,離此不遠有個城市,城裏有位窮人以賣柴維持生活,天天上山砍柴。有一天,他在去山上砍柴的路上,遇到一頭饑腸辘辘的大獅子緊跟著他,他害怕極了,跑著跑著看見前面有棵大樹,就急匆匆地爬了上去,擡頭卻見樹上已有一只大熊,這只大熊也是被獅子追食,先躲到大樹上了。這個人心想:“地上有獅子,樹上有大熊,我在中間,今天肯定逃不脫了”。他嚇得渾身發抖。因大菩薩身雖墮入惡道,但心是不會墮落的。它看到這個擔驚受怕的人,生起了大悲心,勸慰道:“朋友,請不要害怕,我可以保護您。”說著就伸出熊掌把那個人拉了上來,他們兩個共住在樹上,可獅子還是不肯離去等在樹下。大熊就跟那個人商量:“你我都知道有很多象獅子一樣的猛獸都想吃掉我們,這樣的話,我倆輪番休息,你睡了我可以保護你,我睡了你可以保護我,互相照應能得到安樂。”那個人也答應了。首先他熟睡了很久,大熊一直悉心地保護著他。樹下那只久等的獅子對大熊說:“大熊,你最好把那個人甩下來,他是個不報恩的惡劣人,你把他甩下來我吃了就離去,你也得到自由。”大熊告訴獅子:“凡是皈依我的衆生,我甚至舍棄自己的生命,也不會舍棄他們的。”這時,那個人也睡醒了。大熊說:“你醒了該我休息了,你要好好保護我。”那個人也答應了,大熊便睡了,樹下的獅子又騙那個人說:“你最好把大熊甩下來,我吃掉它就離開,你最好是我在這裏的時候甩下來,不然,我不在這裏,它會吃掉你的。”那個人覺得也是個道理,就真的將大熊甩下去了。即將落在獅子口裏的大熊說了一個偈子:“嗚呼此世中,非法極可怕,劣種惡人中,也有害恩者。”說畢,獅子就把它吃了,吃飽了的獅子就離開了。樹上的那個人在甩下大熊時清清楚楚地聽了這首偈子,心裏一直有很大的執著,口裏也一直不由自主地念:“嗚呼此世中,非法極可怕,劣種惡人中,也有害恩者。”他時時刻刻地念,懊悔不安,後來瘋了,到處一邊呼叫一邊念這個偈子。他的親戚朋友四處尋醫,給他看病但都查不出是什麼病,後來,就帶他去附近的一位具五種神通的大仙人前詢問:“他究竟是什麼病?”大仙人用神通觀察知道:是因爲他害了一只對他有救命之恩的大熊,在他遇到獅子窮追不舍的時候是大熊救他上樹保護他,他居然把大熊甩給獅子吃了,是這個果報現前。大仙人就專門對他宣說一首偈子加持他:“你卻不講理,獅子追你時,大熊救護你,非但不報恩,反將它送命,今以此果報,今生來世中,無量苦逼身。”講過此偈,那個人的精神基本正常了,然後在仙人前出了家。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那只大熊即今現前菩提的我,當時那個砍柴人就是現在的提婆達多,往昔他也是對我不報恩反加害于我的。”(師言:我們無論哪一個人在即生中對自己的大恩上師和恩人要結善緣,千萬千萬不要結仇緣,否則,生生世世不能清淨。有些全是前世的仇緣,但今生一定要好好忏悔,自己要觀想:凡是我的冤仇與我同時在上師叁寶前忏悔,發誓再不結爲冤仇。有些是今生才結上惡緣,這樣結上惡緣應後馬上忏悔,不要報到來世。提婆達多就是因爲沒有好好忏悔以至于生生世世與世尊是仇緣。)(譯者:也許有人認爲這裏是不了義的公案。這一點不能這麼斷定,大乘經典中也說提婆達多是佛的化現,但是,在顯現上因果是不昧的。譬如《佛遺教經》中說:將來說法師全是…

《百業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