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齋經

  佛說齋經

  編撰者:自明居士

  (黑色是原文)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城東丞相家殿。丞相母名維耶。早起沐浴著彩衣。與諸子婦俱出。稽首佛足一面坐。佛問維耶。沐浴何早。對曰。欲與諸婦俱受齋戒。佛言。齋有叁輩。樂何等齋。

  

  我聽聞如以下所說:一時佛在舍衛城東丞相的家中,丞相之母名字叫做維耶,很早起床沐浴穿著彩衣,與各個兒子的媳婦都出來,稽首佛足在一旁坐下。

  佛陀問維耶夫人,爲什麼這麼早沐浴呢?

  維耶夫人答說:想要與各個媳婦一同接受齋戒。

  佛陀說:齋戒有叁種,想要受何種齋戒呢?

  

  維耶長跪言。願聞何謂叁齋。佛言。一爲牧牛齋。二爲尼犍齋。叁爲佛法齋。

  

  維耶夫人長跪說:想要了解有哪叁種齋戒?

  佛陀說:第一種稱爲牧牛齋。第二種稱尼犍齋。第叁種稱佛法齋。

  

  牧牛齋者。如牧牛人求善水草飲飼其牛。暮歸思念何野有豐饒。須天明當複往。若族姓男女已受齋戒。意在家居利欲産業。及念美飲食育養身者。是爲如彼牧牛人意。不得大福非大明。

  

  什麼叫做牧牛齋呢?就好像牧牛人,要求得比較好的水草來養他的牛一樣,晚上回來都在想哪裏有豐饒的水草,以備隔天要前往。假若貴族姓男女已受齋戒,其心意是在家要興隆自己的産業,以及爲了要有好的飲食來育養自己的身軀者,就好像是那個牧牛人的心意一樣,不能得到大福報並不是好的建議。

  

  尼犍齋者。當月十五日齋之時。伏地受齋戒。爲十由延內諸神拜言。我今日齋不敢爲惡。不名有家彼我無親。妻子奴婢非是我有。我非其主。然其學貴文賤質無有正心。至到明日相名有如故事齋如彼者。不得大福非大明。

  

  什麼叫做尼犍齋呢?當月十五日齋戒之時,伏在地上受齋戒,爲十由延內衆神拜說:我今日做齋不敢作惡事,不敢稱名我有家、我有親,妻子奴婢也不是歸我所有,我不是她們的主人。然而其所學只注重此儀式其內心無有正心,到了明天之後,還是一樣,不能得到大福報並不是好的建議。

  

  佛法齋者。道弟子月六齋之日受八戒。何謂八?  

  第一戒者。盡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有殺意慈念衆生。不得賊害蠕動之類。不加刀杖。念欲安利莫複爲殺。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第二戒者。盡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貪取意思念布施。當歡喜與自手與。潔淨與恭敬與。不望與卻悭貪意。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第叁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淫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爲邪欲心不貪色。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第四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妄語意思念至誠安定徐言。不爲僞詐心口相應。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第五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不飲酒不醉。不迷亂不失志。去放逸意。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第六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求安意。不著華香。不傅脂粉。不爲歌舞倡樂。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第七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求安意。不臥好床。卑床草席。捐除睡臥。思念經道。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第八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奉法時食。食少節身。過日中後不複食。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什麼叫做佛法齋呢?就是每個弟子每月六齋之日受持八戒,哪八戒呢?

  第一戒者。完全的一日一夜受持,其心如真人,沒有殺意並心中懷有慈悲護念衆生,不得殺害蠕動之類的衆生,不使用刀杖,心中的意念安和樂利不再殺害衆生,如此的清淨戒心並以一心修習。

  第二戒者。完全的一日一夜受持,其心如真人,沒有貪取的意念,心中思念布施,心中歡喜並親手布施,心中潔淨與處事恭敬,不奢望並無悭令貪得之意,如此的清淨戒心並以一心修習。

  第叁戒者。完全的一日一夜受持,其心如真人,沒有淫意不想念房中恩愛的一切,修持梵行,沒有邪淫的欲念,心中不貪及美色,如此的清淨戒心並以一心修習。

  第四戒者。完全的一日一夜受持,其心如真人,沒有妄語的意思,心念至誠安定講話徐徐而談,不作欺僞詐騙且心口相應,如此的清淨戒心並以一心修習。

  第五戒者。完全的一日一夜受持,其心如真人,不飲酒不醉,不迷亂不失心志,去除想要放逸的意念,如此的清淨戒心並以一心修習。

  第六戒者。完全的一日一夜受持,其心如真人,沒有求得安穩的快意,不穿著華麗的服裝塗抹香料,不塗抹胭脂水粉,不唱歌跳舞盡情歡樂,如此的清淨戒心並以一心修習。

  第七戒者。完全的一日一夜受持,其心如真人,沒有求得安穩的快意,不睡臥在上好的床褥,以普通的床鋪草席,不躺著睡覺,心中思念佛經修道,如此的清淨戒心並以一心修習。

  第八戒者。完全的一日一夜受持,其心如真人,依照規定時間來進食,並不要吃太多來節身,過了每日的中午後即不再進食,如此的清淨戒心並以一心修習。

  

  佛告維耶。受齋之日當習五念。何謂五?

  一當念佛。佛爲如來。爲至真。爲等正覺。爲明行足。爲善逝世間父無上士經法禦天人師。號曰佛。是念佛者。愚癡惡意怒習悉除。善心自生思樂佛業。譬如以麻油澡豆沐頭垢濁得除。齋念佛者。其淨如是。衆人見之莫不好信。

  二當念法。佛所說法叁十七品。具足不毀思念勿忘。當知此法爲世間明。是念法者。愚癡惡意怒習悉除。善心自生用樂法業。譬如以麻油澡豆浴身垢濁得除。齋念法者。其淨如是。衆人見之莫不好信。

  叁當念衆。恭敬親附依受慧教。佛弟子衆。有得溝港受溝港證者。有得頻來受頻來證者。有得不還受不還證者。有得應真受應真證者。是爲四雙之八輩丈夫皆爲戒成定成慧成解成度知見成。爲聖德爲行具。當爲叉手天上天下尊者福田。是念衆。愚癡惡意怒習悉除。喜心自生樂衆之業。譬如以淳灰浣衣垢汙得除。齋念衆者。其德如是。衆人見之莫不好信。

  四者念戒。身受佛戒一心奉持。不虧不犯不動不忘。善立慎護爲慧者舉。後無所悔不以有望。能等教人。是念戒者。愚癡惡意怒習悉除。喜心自生樂戒統業。如鏡之磨垢除盛明。齋念戒者。其淨如是。衆人見之莫不好信。五當念天。第一四天王。第二忉利天。鹽天。兜術天。不憍樂天。化應聲天。當自念。我以有信有戒有聞有施有智。至身死時精神上天。願不失信戒聞施智。是念天者。愚癡惡意怒習悉除。喜心自生樂天統業。譬如寶珠常治清明。齋念天者。其淨如是。

  

  佛陀告訴維耶夫人,受齋的當日應當學習五念。什麼是五念呢?

  第一應當念佛。佛是如來,是至真,是等正覺,是明行足,是善逝、世間父、無上士、經法禦、天人師,其名號稱爲佛。所以如能念佛者,愚癡、惡意、怒習、都能銷除,其善心能夠自然生出來,會思念且樂于參與佛陀的行業。就好像以麻油澡豆所製的肥皂,來沐浴洗頭而汙垢汙濁能夠消除一樣,而齋戒念佛者,其對于內心的洗淨就像是如此,所以衆人看見莫不好生相信。

  第二應當念法。佛陀所說法叁十七品,都必須具足不毀常思念不要忘記,應當知道此法爲世間之明法。所以如能念法者,愚癡、惡意、怒習、都能銷除,其善心能夠自然生出來,會思念且樂于參與佛陀的行業。就好像以麻油澡豆所製的肥皂,來沐浴洗頭而汙垢汙濁能夠消除一樣,而齋戒念法者,其對于內心的洗淨就像是如此,所以衆人看見莫不好生相信。

  第叁應當念僧。應當恭敬親自相隨依法接受慧教,佛陀的弟子很多,有得到溝港受溝港證者,有得到頻來受頻來證者,有德得不還受不還證者,有得到應真受應真證者,所以四雙之八輩丈夫都是戒成、定成、慧成、解成、度知、見成,是聖德行爲具備者,將來當成爲叉手天上天下尊者福田。所以如能念僧者,愚癡、惡意、怒習、都能銷除,其善心能夠自然生出來,會思念且樂于參與佛陀的行業。就好像以淳灰來洗衣而汙垢得以去除一樣,而齋戒念僧者,其對于內心的洗淨就像是如此,所以衆人看見莫不好生相信。

  第四應當念戒。身軀受持佛戒應當一心奉持,不虧、不犯、不動、不忘,應當謹言慎行維護身心常有智慧,之後應無所悔不以追求名聲爲望,當能盡量教導他人。所以如能念戒者,愚癡、惡意、怒習、都能銷除,其善心能夠自然生出來,會思念且樂于參與佛陀的行業,就好像把鏡子磨除汙垢而能重現明亮,而齋戒念戒者,其對于內心的洗淨就像是如此,所以衆人看見莫不好生相信。

  第五應當念天(天堂)。第一應念四天王天,第二忉利天,鹽天,兜術天,不憍樂天,化應聲天。應當自念,我以有信、有戒、有聞、有施、有智,以至于身軀死時其精神上天,但願不失信、不失戒、不失聞、不失施、不失智。所以如能念天者,愚癡、惡意、怒習、都能銷除,其善心能夠自然生出來,會思念且樂于參與佛陀的行業,就好像寶珠發光常治清明,而齋戒念天者,其對于內心的洗淨就像是如此,所以衆人看見莫不好生相信。

  

  奉持八戒習五思念。爲佛法齋。與天參德滅惡興善。後生天上終得泥洹。是以智者。自力行出心作福。如是維耶。

  

  

  奉持八戒學習五思念,是爲佛法齋,能夠與天參德並且滅惡興善,最後能往生天上最終得到報償。所以一個智者,應當力行佛法齋出心作福。應當要如是,維耶夫人。

  

  齋之福佑明譽廣遠。譬是天下十六大國。是十六國滿中衆寶不可稱數。不如一日受佛法齋。如此其福者。則十六國爲一豆耳。

  

  齋的福報其效果廣遠,譬如天下十六大國,此十六國的所有寶物聚集起來一定是算不清,但卻不如一日來受習佛法齋,若要計算其福報,則十六國的衆多寶物只不過有如一棵豆子罷了。

  

  天上廣遠不可稱說。當今人間五十歲。爲第一天上一日一夜。第一四天上壽五百歲。彼當人間九百萬歲。佛法齋者。得生此天上。

  

  天堂之上其廣大不可稱說。當今人世間五十年,只是第一天堂的一日一夜,第一天四天王天上的天人其壽命爲五百歲,則此是人間的九百萬歲,修習佛法齋者,可得往生此天上。

  

  人間百歲爲忉利天上一日一夜。忉利天壽千歲。當人間叁千六百萬歲。人間二百歲爲鹽天上一日一夜。鹽天壽二千歲。當人間一億五千二百萬歲。人間四百歲爲兜術天上一日一夜。兜術天壽四千歲。當人間六億八百萬歲。人間八百歲爲不驕樂天上一日一夜。不驕樂天壽八千歲。當人間二十叁億四千萬歲。人間千六百歲爲化應聲天上一日一夜。化應聲天壽萬六千歲。當人間九十二億一千六百萬歲。

  

  人間一百歲是忉利天上的一日一夜,忉利天上的天人其壽命爲一千歲,則此是人間的叁千六百萬歲。

  人間二百歲是鹽天(須焰摩天)上的一日一夜,鹽天上的天人其壽命爲二千歲,則此是人間的一億五千二百萬歲。

  人間四百歲爲兜術天(兜率陀天)上的一日一夜,兜術天上的天人其壽命爲壽四千歲,則此是人間的六億八百萬歲。

  人間八百歲爲不驕樂天(樂變化天)上的一日一夜,不驕樂天上的天人其壽命爲壽八千歲,則此是人間的二十叁億四千萬歲。

  人間一千六百歲爲化應聲天(他化自在天)上一日一夜,化應聲天上的天人其壽命爲壽一萬六千歲,則此是人間的九十二億一千六百萬歲。

  

  若人有信有戒有聞有施有智奉佛法齋。當命盡時。其人精神。皆生此六天上安隱快樂。猗善衆多我少說耳。凡人行善魂神上天受福無量。維耶聞佛語歡喜言。善哉善哉世尊。齋之福德甚快無量。願受佛戒。從今已後月月六齋。竭力作福至死。佛說經已。皆歡喜受教。

  

  若一個人有信、有戒、有聞、有施、有智、奉持佛法齋,當人身壽命盡時,其人靈魂精神,皆往生此六種天堂樂土上安隱快樂,其好處實在很多,我一時無法說盡罷了,只要人能行善,其魂神往生天上受福無量。

  維耶夫人聽聞佛陀所說之後歡喜的說:善哉、善哉、世尊,齋的福德實在是無量,我願受佛法齋戒,從今以後每個月力行六齋,竭盡本力來作福一直到身軀受死,佛說此經後,大家都歡喜受教。

  

  

  

《佛說齋經》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佛說八關齋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