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要想我現在修的是寂止還是勝觀,不要作過多的觀察,否則對認識本性也有點障礙;這種教言實際上也是不偏于取舍而安住的教言,也不要想我現在所修的是阿賴耶還是法身,不作這樣的分析,總之,自己的心自然而安住。這些教言在《直指心性》中講得比較廣。
這種安住方法,是智慧和意識安住的方便法,也可以說是既不偏于意識、也不偏于智慧的一種教言。不分別伺察而自然安住,也不遮擋六根意識而自然安住,因爲在大圓滿和大手印當中都沒有要求遮擋六根意識。大圓滿中經常這樣講:"無分別不用破,分別念必須要破。"谛洛巴也有類似的教言:"顯現不會束縛,只有執著才會束縛,我們必須要斷除執著。"因此六根自然安住就可以了。
自己的心不要起分別念,身體也不要動,就象毘盧七法的要求那樣端坐。身體端直,則脈端直;脈端直則心端直;心端直,則禅定自然會現前。修大圓滿本來清淨者,也特別需要如此靜修。到一定時候,如果自己的境界已相當高深,這時再修大圓滿本來清淨,不管依坐式修還是睡著修,都沒有很大的差別,但在"傑尊大圓滿"中指出,初學者的身式非常重要。
自己到底在做什麼,沒有必要作如此許多的觀察。心起分別念時,不應故意去破它,無分別念也不必故意去建立。全知無垢光尊者說:前面和後面都不是覺性,那中間哪裏還有一個覺性?因此按照無垢光尊者的教言,無分別念不要故意去建立它。有些學大圓滿的人認爲,無分別念並非大圓滿的覺性,無分別念以後還有一個覺性,這種說法也不正確。
安住的時候,心裏高興,起分別念的時候,自心就痛苦,這種執著也是一種歧途。修大圓滿的人不應如此,因爲你若沒有認識本性,無論怎樣做都沒有什麼意義,若是認識了本性,則無論安住還是起分別念,這二者都沒有任何差別。
起分別念時,也不要跟隨它,就讓所有的分別念在虛空中消失而應該法喜充滿。我以前在一個大圓滿的見歌中說:分別念自然解脫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有些人的說法並不符合傳承上師的教規。所謂的顯現自解脫,是當分別念顯現時自己解脫,這是一個顯現自解脫的竅訣。必須要同時認識其本性,並不是說先前一刹那的分別念是有法,後一刹那才是法界。
一切分別念顯現的時候,知道它是無生無滅無來無去,對此沒有任何執著,並依靠一個正知正念來護持,如此顯現就安住于當下的本性當中,並認識它,這就是密法中最深的一個境界。麥彭仁波切說,我們首先需要具備一個堅固的見解,之後是穩固的修行,見和修不能分離,然後在此基礎上還需要有不取舍的行爲,這就是密宗的深道。
有些人特意去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有特意去想修行的這種執著,這也是無勤大圓滿修行上的一種障礙。榮素班智達在《入大乘論》的大圓滿竅訣中,也是講過有關這方面的問題,無垢光尊者也講過。這裏意思是不要特意去執著,在講見解時有執著並不合理。
對自己的分別念,不要去改造,也不要去思維,讓它自然放松、自然安住,這時一切執著的繩索就會全部自然而然地斷盡,然後自己心的本來面目就會自然顯現,此時的狀態即是明然、了然或慧然。認識了自己心的本性後,雖然沒有任何執著,但這是一種境界,我在這裏不作廣說。概括而言,即是本性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這些教言,在《直斷要訣》中比較廣講,有關認識大圓滿本性的教言,則在《文殊大圓滿》、《手中持佛》中講的比較細致。
有些續部中,對證悟的覺性,以虛空中升起太陽來作比喻。一方面虛空當中沒有什麼黑暗和光明,但在虛空中升起太陽,從比喻上面可以理解。通過上師的教言,自己的心是如何證悟,在這方面有時候依靠比喻來通達了知也是極爲容易,但若自己沒有一點體會,有時也比較困難。這方面《大圓滿手中持佛》中也講的較細致。
這時候遠離一切無形黑暗,安住于顯現之中,明然而了然,在大圓滿當中,也可以使用這些法語來表示。但實際上從意義上來講,一切諸法的本性我們從語言上無法表诠,因爲它遠離一切戲論和言語,也沒有任何能取和所取,就象是虛空一樣,但又跟虛空有絕大的差異。
通過如此精進修持,將自己的分別念漸漸滅盡,心中的智慧也逐漸生起,安住的寂止和了知本面的勝觀雙運,在短時間內也會成就。所以在《傑珍大圓滿》中經常講:六個月當中可獲得金剛持如來的果位。有時,在我們休息間隙也應該安住于這種境界之中。
我相信一個人精進修持無上大圓滿六個月,則大圓滿自宗所講的禅定就會成就,對此我們根據自己的修行體會也會非常清楚。這些道理,當自己以心觀心的時候非常明白,當時,對大圓滿的勝觀與寂止無二的意義,從心坎深處會生起堅定的信解。
大圓滿的修法比較簡單,所有的勝觀和寂止以及生圓次第,都是自然而成。在大手印當中修禅定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才能成就,而在大圓滿,如果日日夜夜精進修持六個月,基本上能把自己的分別念斷掉,並自然現前其本性。尤其是對上師和對大圓滿有強烈信心的人,僅修持七天也能獲得殊勝的感應和證相。
安住的自然覺性,通過上師的教言和自己的修持徹底了悟的時候,也可以稱爲是一種恍然大悟。這種境界本來即無生無滅、生滅平等,住與不住離一切言思,這時已經現出了本來安住的法身本面。沒有較此更容易的法,沒有如此更重要的事,也沒有比這更殊勝的道了,因此對于一個有信心的人來說,大圓滿的法異常方便,也極爲容易成就。
此處猶如甘露般的教言,詞句美妙、意義甚深,如果我們精進地記住在自己的心間,那在不久的將來必定獲得成就。
《竅決寶藏海 11、大圓滿見修行果》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