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佛經
《維摩诘所說經》 《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第十章 飨宴
那時,舍立弗長老心中自想:「如果這些大菩薩在中午之前還不散會,他們什麼時候才要吃飯?」
維摩诘長者因心電感應知道了舍立弗長老的念頭,就對他說:「舍立弗長老,如來教過八解脫。你應該專心于這些解脫上,心不要被物質的事情盤據,要專心聽法。稍待一會兒,你會吃到你從沒吃過的食物。」
于是,維摩诘長者進入大定,演示神奇絕技,使那些菩薩和大聲聞能夠看見那叫做衆香的世界。那世界位于天頂方向,越過四十二恒沙佛土之外。那裏住著稱爲香積的如來,他是顯明可見的。在那世界裏,樹木能發出香味,遠遠勝過十方一切佛土所有人界和天界的香味。在那世界裏,連聲聞和辟支佛的名稱都不存在,而香積如來在全是菩薩的聚會裏教導佛法。在那世界裏,所有的房子、街道、公園和王宮都由香料所造。那些菩薩所吃的食物的香味流布數不盡的世界。
那時,香積如來和他的菩薩們正坐下吃飯。有許多投身大乘的天子,都叫做香嚴,在那裏侍奉如來和他的菩薩們。在維摩诘房子裏聚會的每一個人都能清楚地看見那香積如來和他的菩薩們正在吃飯的世界。
維摩诘長者對聚會裏的所有菩薩說道:「善大人們,你們中間有誰願意到那世界去帶一些食物回來?」
然而,受製于文殊師利的超自然能力,沒一位自願前去。
維摩诘長者對文殊師利法王子說:「文殊師利,你不爲這些大衆覺得慚愧嗎?」
文殊師利回答:「貴大人,如來不是說過『勿輕未學』?」
于是維摩诘長者,並沒有由他的臥床起身,神奇地變化出一位化身菩薩。化身菩薩身體金色,有各種好、相。那樣的形貌勝過所有與會大衆。維摩诘長者對那化身菩薩說:「貴公子,向天頂方向去,越過四十二恒沙佛土,你會到達一個叫做衆香的世界。那裏你會見到香積如來正在吃飯。向他走去,在他足下俯首致敬之後,向他這樣說:
『世尊,維摩诘長者在您足下行禮千百次,向您問安。您是否少惱、少恙、少煩?您是否強壯、健康、無怨、居于無上快樂?』
這樣問安之後,你要向他這麼請求:『維摩诘請求世尊給我一點您的食余。用那些食余,他在叫做娑婆的世界裏可以成就佛事。那樣,那些只有低下企圖的衆生會被高尚的願望感化,如來的美名亦將普世宣揚。』」
對這個,那化身菩薩向維摩诘長者說:「很好!」,也遵循了他的指示。在所有菩薩的目光下,他把臉轉向上,就消失了。他們看不見他了。當他到了衆香世界,他在香積如來足下俯首致敬,說:「世尊,維摩诘菩薩在世尊足下俯首,向世尊致意,說;『您是否少惱、少恙、少煩?您是否強壯、健康、無怨、居于無上快樂?』在世尊足下俯首行禮千百次之後,他向世尊請求:「祈願世尊仁慈,爲了完成娑婆世界裏的佛事,請給我一點您的食余。那樣,那些抱小願望的衆生會得到智力,會熱望佛的大法,而佛的令名亦將普天宣揚。」
對這事,香積如來佛土的菩薩都很驚異,就問香積如來說:「世尊,像這麼偉大的人在哪裏?娑婆世界在哪裏?他說『那些抱小願望的衆生』是什麼意思?」
被菩薩這麼問著,香積如來說:「貴公子們,娑婆世界在天底方向,要越過四十二恒沙佛土。那裏在五濁汙染的佛土裏有抱小願望的衆生,釋迦牟尼如來在教他們佛法。那裏維摩诘菩薩,居于不可思議解脫,正在教菩薩們佛法。爲了宣揚我的名字,爲了顯示這個世界的優點,爲了增加那些菩薩的善根,他派遣這化身菩薩來此。」
這些菩薩大呼:「那位菩薩本身必定偉大非凡,他的神奇化身具有這樣超自然能力、力量和無畏!」
如來說:「那位菩薩的偉大在于他派遣化身菩薩到十方一切佛土,而且這些化身菩薩也爲所有那些佛土裏的一切衆生完成佛事。」
此時,香積如來倒了一些他的飽含全部香味的食物到一個有香味的容器裏,把它給了那化身菩薩。那世界裏的九千萬菩薩都自願要隨他回去:「世尊,我們也要去那娑婆世界,去見見、去榮耀、去服侍釋迦牟尼佛,也去見維摩诘和那些菩薩。」
如來說:「貴公子們,如果你們認爲這是個好時機,就前去吧。但是,爲了不讓那些衆生瘋狂、陶醉,去時不要有香味。還有,爲了不讓那些娑婆世界的衆生忌妒,你們要改變你們的身體,藏起你們的美麗。再有,不要表明對那世界的輕視和嫌惡。爲什麼?貴公子們,佛土是純淨之地。可是諸佛世尊爲了開導衆生,並不一次就將純淨佛界完全顯露。」
于是那化身菩薩拿了食物和九千萬菩薩一起離開。因佛的威能和維摩诘的超自然運作,他們由衆香世界消失,一瞬間就站在維摩诘的房子裏。維摩诘長者造出九千萬個獅子座,完全就像它們原來就已經在那兒,菩薩們都就座。
此時,化身菩薩把裝滿食物的容器交給維摩诘。那食物的香味彌漫整個毗耶離大城,它的甜香味流散到上百個世界去。
在毗耶離大城裏,婆羅門、居士、甚至長者主月蓋,都聞到了這香味,訝異又充滿驚奇。他們的身體和心意變得非常潔淨,和八萬四千長者立即來到維摩诘的住處。看見那裏菩薩們坐在又高又寬又美麗的獅子座上,他們心中充滿敬佩和大歡喜。他們都向那些大聲聞以及菩薩彎腰行禮,然後在一邊坐下。
土地神、欲界神和色界神受到香味的吸引也來到維摩诘的住處。
這時,維摩诘長者對舍立弗前輩和大聲聞們說:「長老們,請取用如來的食物!那是以大悲熏香的甘露。你們的心智不要陷于偏狹的態度裏。否則,不能得到它的好處。」
可是一些聲聞已經在想:「這麼多人怎麼吃這麼少的食物?」
于是那化身菩薩對那些聲聞說:「長老們,不要用你們自己的智慧和功德去衡量如來的智慧和功德!爲什麼?譬如說,四大洋可能會枯竭而這食物卻永遠用不完。即令一切衆生吃這食物如同須彌山一樣大量地吃了一劫之久,它也不會被吃完。爲什麼?是從不可盡的戒、定、慧所流出的,這容器裏的如來的食余不會用盡。」
的確,全體會衆都飽食了這食物,而那食物一點也沒減少。吃過了那食物,正如同衆香世界菩薩的一樣,那些菩薩、聲聞、天帝、梵天、天王以及其它衆生的身體裏升起一股極樂。也如同在衆香世界生長的樹木的一樣,從他們皮膚毛孔裏發出一種香味。
這時,維摩诘長者故意對從香積如來佛土來的菩薩們說:「貴大人們,香積如來如何教導佛法?」
他們回答:「如來不用聲音和語言的方式教導佛法。他只用香味調教菩薩。每一個樹腳下坐有一位菩薩,那些樹發出像現在的香味。從菩薩聞到香味的瞬間,他們就進入叫做『一切菩薩功德之源』的定。從他們得定的瞬間,一切菩薩功德就在他們裏面産生。」然後這些菩薩轉問維摩诘長者:「釋迦牟尼佛是如何教導佛法的?」
維摩诘回答:「善大人,這裏的衆生很難教化。所以他以適合教化野性的、未開化的衆生的講道來教導他們。他如何教化那些野性的、未開化的?什麼樣的講道是合適的?
是這樣的:
這是地獄。這是畜生。這是餓鬼。這些是不幸的困難處。這些是六根有缺陷的再世。這些是身體的邪行,這些是身邪行報。這些是言語的邪行,這些是口邪行報。這些是心靈的邪行,這些是意邪行報。這是殺生。這是偷竊。這是邪淫。這是妄語。這是兩舌。這是惡口。這是無義語。這是貪嫉。這是瞋惱。這是邪見。這些是報應。這是吝啬,這是它的報應。這是毀戒。這是瞋恚。這是懈怠,這是懈怠果。這是假智慧,這是假智慧果。這些違犯箴言。這是個人解脫的誓約。這些該做,那些不該做。這是正當的,那是該棄絕的。這是個障礙,那不是障礙。這是罪惡的,那是離罪的。這是正途,那是錯路。這是功德,那是邪惡。這是當罵的,那是無過失的。這是垢,那是無漏。這是世間的,那是出世間的。這是有爲的,那是無爲的。這是煩惱,那是淨化。這是生命,那是解脫。
如此,用佛法的這些各種說明,佛調教那些像極了野馬的衆生。正如野馬或野象不被刺棒刺及骨髓不會馴服,那些狂野、難以開化的衆生只能用一切苦的講道來調教。
菩薩們說:「這樣才證實了釋迦牟尼佛的偉大!隱藏了他不可思議的威能,還能開化那些可憐的下劣野性衆生,真令人驚歎。而能在這樣非常困苦的佛土定居的菩薩必定也懷有不可思議的大悲!」
維摩诘長者說道:「正是,善大人!如你所說。化身再世于此的菩薩的大悲是非常堅偉的。他們在這世界的一生裏,帶給衆生許多裨益。帶給衆生如此多的利益,在衆香世界裏甚至十萬劫都不能達成。爲什麼?善大人,在這娑婆世界裏有十種善良的修行是任何其它佛土所沒有的。
哪十種?就是:
以布施攝貧窮之人,
以持戒攝毀戒之人,
以忍辱攝瞋恚之人,
以精進攝懶惰之人,
以禅定攝意亂之人,
以真智慧攝假聰明之人,
告訴在八難中受苦之人如何離開,
以大乘教導行小乘之人,
以善根攝未有善根之人,以及
以四攝法不斷開導衆生。
從事這十種善良的修行的菩薩,在任何其它佛土是沒有的。」
菩薩們又問:「一位菩薩必須要具備多少種性質才能在他死亡輪回出離這娑婆世界之後安全無虞地去到純淨的佛土?」
維摩诘長者回答:「在他死亡輪回出離這娑婆世界之後,他必須要有八種性質才能安全無虞地去到純淨的佛土。
是哪八種?他必須決心:『
我必須饒益一切衆生,不爲自己追求一毫利益;
我必須爲衆生承受一切苦惱,並且把我所累積的一切善根施給一切衆生;
我必須對任何衆生都沒有瞋恨;
我必須爲諸菩薩高興,好像他們就是導師;
我必不輕視任何講經說法,不論我以前聽過了沒有;
我必須控製我的心,不垂涎別人所得的,也不以自己所得的而驕傲;
我必須反省己過,而不責備他人過錯;
我必須爲能意識清明而快樂,必須誠實地從事所有功德。』
如果菩薩具備這八種性質,在他死亡輪回出離這娑婆世界時,他定能安全無虞地去到純淨的佛土。」
在維摩诘長者和文殊師利法王子向聚會大衆這樣教導佛法的時候,有十萬衆生發了佛覺心,一萬菩薩得了無生法忍。
《維摩诘經 香積佛品第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