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僧衆等,對此我們在心裏都要生起虔誠的恭敬心,這樣在叁寶面前哪怕每天僅供一朵花、一支香,將來也會感受無量的安樂。
如今經濟和科學技術比較發達,從好的方面來講,也爲我們聞思修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比如通過電訊傳播工具,我現在坐在自己的屋裏一邊傳講佛法,學院裏所有的人也同時都能清晰聽受。又如我們現在大經堂裏作供養物的塑料花,有五彩缤紛的顔色,和山上的野花沒有任何差別。
我們現在每天都作叁千盞供燈,若沒有人造酥油,供這麼多的燈也比較困難。以前托嘎如意寶在一生中對供燈和作旗子特別重視,但當時要找供燈的酥油需要去許多地方,然後找到了一百多馱酥油,那時也只能用牦牛馱回來,交通等各方面的條件都比較差。記得托嘎如意寶每天要供五百盞燈,按照當時的社會條件來講,供這麼多的燈確實不容易,但這也是我上師的一個發心。現在科學比較發達,我們做燈就比較方便了。但若不能好好地加以運用,科學發達,造起惡業來也是極容易和更爲猛厲。以造善業的果報,我們的所願則全部能圓滿成功。
據說有人具有高尚的智慧,對佛經和論典也非常精通,難道你不知道輪回的過患和涅槃的功德嗎?人身非常難得,壽命無常猶如閃電,業力如身影一樣跟隨自己,你難道不知道輪回的痛苦嗎?
輪回就是痛苦的大海,這都是自己所造的果報,有些愚笨的衆生,難道不知道是因爲自己的業力現前而漂流于輪回當中嗎?所有的煩惱、愚癡、禍害的根本就是自己的心,除此之外,在這個世界上再沒有其它的禍害根本了。
對于從無始以來就沈溺在輪回當中的這些父母衆生,我們也應該以虔信心來祈禱叁寶,祈望以叁寶的加持力來利益他們。但我們的心猶如雞毛隨風飄動一樣,並不穩定可靠,因此我們應使自心獲得輕安,使它安住于本性之上。若自心是這樣的散亂不定,無法安住,那我們怎麼能度化衆生呢?
水上的漣漪沒有邊際,空中的微風無有住處,自己的分別念也是沒有斷滅的時候。這裏意思是說,我們的心經常分別散亂,它一刹那也不靜止,因此現在是我們觀察自心的時候了,應該了知心的本性而安住其上。
若是修築有堅固的水堤,那即使是再凶猛的洪水,也是可以輕松抵擋。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經常以正知正念來堵住自己的分別念,那對于這頭狂野難調心之大象,總有一天也是會被完全馴服的。如《入菩薩行·護正知品》中講:"若以正念索,緊栓心狂象,怖畏盡消除,福善悉獲至。"
爲了使自己的修行有長足的進步,我們在平時就不能攀緣太多。如果身體在做各種各樣的世間雜務,口裏也言說許多的閑言碎語,然後在心裏面也是生非法的分別念,這樣就會對我們的修行帶來極大的違緣和擾亂。尤其貪嗔等煩惱分別念的鐵鈎已經把我們的心鈎上了,那各種修行就無法再繼續下去。所以我們必須要把這些妄想分別念斷掉,應當護持自己明覺的心。
我們必須要依靠自己才能調服自己的心,因此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舍棄無意義的事情,應該思維具有無量功德能調伏自心的佛法。雖然我們通過聞法、思維法義,也知道了一些修行的道理,但因爲惡習難改,要真正修行還是具有一定的障礙,因此在還未得到一定的境界之前,自己應該不斷地努力精進。
假如我們現在依靠上師的竅訣,真正精進地去修持,哪怕是僅修一個月,那在自心的調服方面也會得到明顯的受用。雖然大家明明知道這個道理,但卻沒有去精進,有人反而怨天尤人,象這樣的一種修行就是絕對不會成功的。
本來有許許多多的修行機會,但愚人卻經常找一些借口延誤,這樣就把自己絕好的修行緣份全都斷絕了。自己不想修行的人,若對他的言行作詳細的觀察,其矛盾荒謬之處往往變成別人恥笑之處了。
有些人經過多年的精進修持,但其內心卻沒有得到明顯的轉變和進步,那這種所謂"修持"實際上就沒有太大的意義。雖然身體居住在清淨的地方修持,但內心卻整天都在分別煩惱當中虛度時光,如此分別煩惱賊就已經將其善法全都偷走了。
那些難以調服極端惡劣的心念,就象一個惡妻,和她在一起生活始終就沒有快樂的時機,天天都在痛苦深淵之中。因此,象這樣散亂的心和惡分別念,我們最好現在開始就不要依止,應把它們徹底舍棄,否則我們始終不會擁有快樂。
就象秋天摘取成熟的果實一樣,哪怕是修持一刹那的本尊、等持或念誦咒語都會得到利益,因此,對于聞思修這些能對今生和來世帶來無窮利樂的事情,我們從現在開始就應該精進地去修持。既獲得暇滿人身,然後又遇到了殊勝的竅訣,並且依止寂靜的地方,大家擁有如此緣份,其意義確實如擁有了如意寶藏那樣非同尋常般珍貴,爲此對于尤其是觀本尊、念咒語、修持大圓滿等這些極富意義的事情,我們應該不間斷地進行修持。
那些徒勞而于己無益的世間俗事和各種各樣的分別念,就象是瘟疫病魔般蔓延,爲了斷除這些病魔,趁現在還有稍許自由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抓緊時間去尋求對治它們的甘露妙藥,應該依止寂靜的地方去尋求心的寂止。
有些人今天作非法的事情,明天也是作非法的事情,整天都在渾渾噩噩或在散亂當中,雖然他住在寂靜的地方,但卻沒有任何實義。爲此我們應一天比一天精進,所想所作的事情全都是修持佛法,若不如是精進,那我們的修行就象是尋求陽焰水,始終不會得到一個結果。
若有因緣,具有智慧眼的叁根本護法神,以他們的慈悲心就不會舍棄我們。有些人天天都在修持,但卻始終得不到驗相的原因,並不是叁寶和叁根本沒有加持,而主要是因爲自己的業力深重,或是精進不夠。有些人從未精進,但在口頭上卻不離大話和空話,常打各種妄語,如此即便修持多年,也無有任何真實意義。
對于共同與不共同的二大悉地等所有功德,在現在末法時代欲想在短時間內成就雖是不太可能,但緣起的真理是不會虛假和欺騙我們的,只要我們不斷地精進修持,依靠無欺的緣起力,我們就一定會得到某種相應的功德和利益,就一定能得到一些暖相,這一點沒有任何困難。
當然即生獲得普賢王如來的果位無疑是有點困難,但只要我們精進修持,獲得一些驗相來卻並不困難。比如這次開持明法會,在上萬僧衆一起共修的時候,我相信只要大家認真觀想、精進念誦,這樣自己即生和來世的一切所欲全都會吉祥,不會出任何違緣,人和非人也會對你恭敬。我想,獲得這些驗相根本就不是很困難。
有些得到部分語自在的仙人,當他們用咒語詛咒別人的時候,也是會成功。既然獲得了有漏功德的這些仙人,所說的咒語也不虛耗,那麼佛陀所宣講的咒語爲什麼會欺騙衆生呢?哪怕水中燃火都有可能,但佛陀卻根本不會欺騙我們。
就象一般的咒語也具備各種能力,那佛陀所說的咒語確實更具有無上的功德。佛陀宣說的各種顯密咒語,都是從其智慧境界中所顯露,具有甚深無漏的加持。同樣,如來的教言也具有無上的功德,並不象凡夫人或一般仙人所造的論典那樣低劣。
比如我們在念誦觀音菩薩的咒語時,如果能一心一意地念誦祈禱,那即使遇到再大的違緣也是會消除的。若在自己念誦時,沒有進行認真的觀想,也不具足信心,這種念誦雖然也有功德,但卻不能立刻獲得驗相。
因已具足,果必定會産生,本尊的心咒根本不會不靈驗。雖然我們每次法會的修法儀軌並不複雜,但自己若連一點效應都沒有得到的話,實際上就是觀想不成熟或是念誦不夠精進,說明自己的心處于散亂之中。甚至有人在法會期間,連規定的咒語數量也不能完成,這就只能是怪自己,而並不是本尊沒有賜給加持。因此,每次開法會時,希望大家應依靠強烈的信心,精進地去念誦。
當一個人頭發變白的時候,臉上的笑容也就越來越少,心裏的痛苦也是日趨增多。閻羅卒正在一步步地逼近老年人,就象是我們所期盼迎請的客人一樣。既然你現在已接近死亡,自己的眼耳鼻舌等根識的作用也正一日一日地衰敗,這時你還要貪著一些外境的妙欲,那又有何意義呢?因此,現在是應該精進地修持無死禅定甘露的時候了,這是對自己今生和來世都有重大意義的事情。
若是不能觀修生圓次第,那你就要對叁寶起信心,對衆生發大悲心,對因果要進行思維,這樣一切修法也就都可以包括在這裏面。若是對自己的上師實在無法生起信心,那對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爲什麼生不起信心?你應該經常祈禱他們,願一切的衆生離苦得樂,這樣叁寶的加持就根本不會欺騙你。大悲心和信心是一切諸法的根本,希望大家修持本尊時也應具足這二者,實際上修持任何一法,都不應離開大悲和信心。
我們要想在短暫的一生中成佛,那就要修持大圓滿阿底約嘎的智慧。在對上師具足信心和對衆生懷有悲心的基礎上來修持,證悟阿底約嘎的智慧並不困難,大家對此不應猶豫。這裏講了,阿底約嘎的智慧也必須依靠聞思修習才會産生,如果沒有聞思的智慧只是一味地修行,那就根本證悟不了大圓滿。
那大家可能會想:"是不是聞思究竟的人才可以修行呢?"實際情況並不一定如此,續部中講:"如果自己人格非常穩重,雖然沒有廣大的智慧,但具有強烈的信心,也可以證悟。"所以或者是聞思究竟的人,或者必須具有清淨的信心,這樣就可以得到阿底約嘎的智慧,獲得不共同的成就。
以前大手印和大圓滿的修行者,大多數是依靠信心而成就。如噶舉派的米拉日巴,就是依靠自己的信心,對上師的話依教奉行,後來獲得了不共同的成就。有信心,成就輕而易舉,反之對自己的根本上師沒有任何信心,這樣即使對其他上師生起了信心,那結果是因爲舍棄了前面的上師,自己永遠也不會得到成就。
無則不生是因的特點,聚合不退是果的特點,只要因具足,相應的果就不會退轉,一定會是生起來。依"苦、集、滅、道"四谛的規律來修持正法,這就是佛陀和佛陀傳承弟子們的正道。在世間的曠野上有著衆多可憐的衆生,沒有人去救度他們,那我們應該依靠佛陀的金剛語,願這些衆生獲得殊勝的甘露妙法而趨向解脫。
釋迦牟尼佛說過:"我給你們已經開示了解脫道,但能否得到解脫卻是依靠你們自己。"所以佛陀主要是依靠金剛語即教言來度化衆生,而並不是依靠他的身體或其它的方便。非常榮幸的是,佛的教言在這個人間現在保存下來了,爲此我們應該精進地去修持。我們把一生浪費的已經差不多了,從現在開始,我們就不要再浪費人生,而應該發憤圖強,作一個精進修法人生的新開端。
散亂的心,會引導我們墮入叁惡趣,爲此我們應以正知正念來時刻審視自己的心。懈怠與精進互爲對立,如果我們精進,則自主能力較強,否則散亂的作用較大。因此,從今日開始,我們應該與放逸懶惰決一死戰,要以正知正念降伏一切散亂,而不應讓它們勝過自己。
暫時應使自己的心安靜下來,以後再逐漸將分別念斷盡。分別念經常危害著我們,就象怨恨的敵人一樣。但那些外境上怨恨的敵人,比如殺害我父親的敵人,只是暫時性的,他最多只能危害我們有限的次數,而此分別念在生生世世中都對我們作過數不勝數的傷害。
現在既已了知分別念是我們的頭號怨敵,若仍還恭敬地依止它,那是否還有比自己更愚蠢的人呢?我們如果還有少許智慧,現在就應該認真地反省思維了,如果還有一點自主的能力,現在就應該修行了,不要停留在口頭上而應該在自己的實際行動中去修持。
所謂的修行,必須體現在我們實際的行動之中。哪怕是僅有四句偈子的佛語,若能有效地對治內心的煩惱,那實際上你已經真正成了一個大修行者。否則,只是在外表顯露一些修行的功德,然後在口頭上也自誇已經修行了許多年,如此生起傲慢,就與真正的修行不知已相隔幾裏許。爲此,我們應觀察自己的心,經常以自己的心爲自己作見證。
世間的功德衆多,就象花園中的鮮花一樣數不勝數,欲得諸多功德,先學人規教言。以前松贊幹布國王曾建立十七條人規法,麥彭仁波切對這方面也非常重視,也爲此作過不少的人規教言。
在所有的人規中,最主要的是自心一定要善良。心若不善,即使能說會道也不一定是個好人,眷屬衆多也不一定是好人,再凶猛勇敢也不一定是一個好人。例如,別人給了我們青稞和牛肉等,有些人說這就是好人,但我們不承認這種人一定就是好人。對上、中、下各種人都觀修清淨心,都是以一片好心好意來對待,這就是真正的好人,也可以說是真正的善良人。
如此功德的花園中,我這個小蜜蜂已經把重要教言花精作了采集。因爲慈愍那些可憐的衆生,我就把它賜給了你們。就象水融入大海一樣,希望上面所講述的一切善行的教言精華也融入于你們的心間,願你們的心得到甘露的滋潤,然後將自己心中智慧明月的光芒照遍一切世界,給衆生帶來無盡的快樂。
《竅決寶藏海 10、無垢覺性明點》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