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法門最爲圓通,依我所證,以說法的無畏聲音能降伏叁界妖魔怨賊,銷盡諸漏爲第一。
優波離從座位上站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我曾親隨如來越城出家,親見如來修行六年中的種種勤苦,也親見如來以法降伏種種魔法,製伏種種外道,從此深知貪欲爲諸漏之本,狂心頓歇,一時便解脫了世間種種貪欲煩惱。佛教導我嚴守戒律,直至持守叁千威律,一時八萬四千微細罪業等等,都被滅除。身心清淨,靜定寂滅,由此而成就了阿羅漢果。現在我在如來信衆中專事整肅綱紀,總領佛衆,如來親自印可我,衆人也推舉我爲持戒修身最好。佛問哪個法門最爲圓通,依我修證,持戒修身使身得大自在,持戒修心使心得大光明,身心一切都得圓通,這應當是第一法門。
大目犍連從座位上站起,頂禮佛足,對佛說:當初我在路上乞食,遇到了迦葉家叁兄弟,即優樓頻螺、伽耶、那提,他們正在宣說如來佛所說因緣的深密奧義,我聽聞之後,即刻發心無上覺智,從而身心都得自在通達。我投奔如來出家,如來一言既出,我就須發脫落,袈裟著身,當下俱足道貌堂堂的比丘。至此,我得大神通力,遍遊十方世界沒有一點障礙,大家說我是神通第一,由此而成就了阿羅漢果。不僅僅是世尊,連十方世界如來佛都欣歎我的神通力是如此清淨圓明,有如此的大自在和大無畏。佛問哪個法門最爲圓通,依我的修證,我以爲發揚湛然不動的心體,以致心光發宣,得大神通,使濁流清瑩澄澈爲第一。
烏刍瑟摩站在如來座前,頂禮佛足,並對佛說:我常常憶想起在久遠劫時以前,我有多麽地貪欲,後來有佛現示在世間,名叫寶王,他說淫欲過度就會猛火聚集,教我看遍了人身百骸四肢的種種冷熱穢濁不淨之相,遍觀之中,我得以神光內斂、將那貪欲之心化爲了智慧之火,從此以後諸佛稱我爲火首金剛,以此彰揚我有將不淨穢惡化成清淨的德能。我是以火光叁昧力成就阿羅漢果的。我曾發大誓願,爲了諸佛成道,我願爲金剛大力士,我將爲諸佛降伏魔法,製止五蘊熾盛的怨惡。佛問哪個法門最爲圓通,依我所證、我以爲谛觀身心冷暖觸覺,達致離合無礙,煩惱漏盡的境地,從而生出大寶火焰,得登無上覺位最爲圓通。
持地菩薩從座位上站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我回想起從前普光如來出現在世間,我還是一個比丘,常常在道路隘口和河流津渡等等地形險隘的地方,看到有不宜車馬通行,或者有危險的地方,我就鋪設道路,架設橋梁,從不厭煩辛勤艱苦。又經過了無量佛出現世間,要是有衆生在過險峻地方時無法持物,我就會去幫助他們拿東西背對象,隨他們要我送到那裏都行,從不要別人的報酬。在毗舍浮佛出現于世間之時,那時饑馑遍地,我就去作搬運的事,不管要走多遠,我只收一文錢。要是有牛車陷入泥濘,我有神力幫助推車,解人于困厄之中。那時國王設齋宴請佛說法,我就平整道路接待佛的光臨,毗舍如來爲我摩頂,並告訴我,心地平整則世界一切地都會平整。聞法之下,我就開悟了心地。覺察到人身猶如微塵,與世界所有微塵並無差別,悟解到微塵的本性在于它們本來沒有任何相觸相摩,以至于用種種兵器都不能觸及到它們。我于一切法的自性中,悟到了無生法忍,能于不生不滅之法中安忍不動心,從而成就阿羅漢果。因心現在進入到菩薩位中,聆聽諸如來佛宣說妙蓮華時,佛的所知所見,我都先得到了證明,從而就成了上首。佛問哪個法門最爲圓通,依照我的修證,我以爲谛觀自身與世界兩種微塵本無差別,都是如來藏自性真如,一切塵物都是虛妄生發,滅掉妄塵便智慧圓滿,以至成就無上覺道,這堪稱爲最上法門。
月光童子從座位上站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我想起在無數劫時以前,有水天佛出現世間,教各位菩薩修習水觀而證得叁摩地。觀察自身之中的水性,與其它諸大並無沖突陵奪。最先從自身中鼻涕唾沬開始,然後窮盡觀想津液精血大小便利等等,它們在身體內漩流往複與水沒有什麽不同。身內是這樣,外部世界的浮幢、玉刹、種種香水海等等,其水性都是一樣,沒有什麽差別。那時,我還只是初步修得水觀,只看得到水在身內身外,證得身心內外相應無間,但是還沒有觀見到無身,即還沒有證得五蘊皆空。那時,我還是一個比丘,在禅室裏坐禅,我有一個弟子隔窗窺視,只見滿室只是一泓清水,沒有其它東西,弟子年少無知,拿一塊石頭投進室內清水之中,水聲濺響,然後離去。到我從禅坐中出定時,頓時感覺到心有疼痛,就像當初舍利弗定中遭傷害一樣。當時我想,我已證得阿羅漢果,脫離病緣很久了,今天怎麽會有疼痛呢?難道道果有所退失了嗎?這時弟子前來告訴我他剛才所做的事,我就告訴,如再看到室內清水就開門進來,把水中的石塊撿走。童子後來照辦了。當我禅坐入定後,他又看到滿室清水,于是開門進來撿去了水中石塊。我出定後,感覺身體安然如初並無疼痛。從無量佛現示世間,直至山海自在通王如來現示世間時,我才觀想到了亡身除蘊的境地,才能達致內外如一,此時我的身軀已經可以化水,與十方世界諸香水海的水性融洽無間了。佛稱我爲童真,從此我得入了菩薩位中。佛問哪個法門最爲圓通,依照我的修證,我以爲觀想水性融洽,流通無礙,由此證得無生忍,成就圓滿菩提是第一法門。
榴璃光法王子從座位上站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我憶想起在恒河沙數劫以前,有佛出現在世間,叫做無量聲佛。此佛開示菩薩們,本覺是靈明妙用的,而這個娑婆世界和衆生的身心,都是妄念攀緣的結果,都被妄念風力所轉動。那時,我就觀察這個世界是如何安立的,我谛觀到這世界依空間而立,依時間而遷流,我谛觀到身心是外止而內動,谛觀到心隨念想而搖動。我觀見到這些種種動並沒有什麽差別,一時我就覺悟到這些種種動靜,都是無處而來無所而去的。覺悟到十方微塵世界一切顛倒衆生,以至于叁千大千世界裏的一切衆生,都像是盛在一個容器裏的百千只蚊蟲,在那裏面哄哄亂鳴,分寸之間竟能狂鳴如雷響。沒有多久,我就得入了無生法忍,能于不生不滅之法中安忍不動心念了。開悟之時,我看到東方不動佛國,作爲法王子,我侍奉十方如來佛,身心俱發智慧光芒,能洞澈一切而無阻礙。佛問哪個法門最爲圓通,我以爲,觀察妄念風力本來無所依持,能悟得菩提心,證入叁摩地,能應和十方如來傳播唯一妙明真心,這應當是最上法門。
虛空藏菩薩從座位上站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我和如來佛曾在定光佛那裏,我修得了無邊身虛空相,能以虛空證知一切法爲虛空所印。那時,我手持四大寶珠,照明如十方微塵多的寶刹,一齊化成十方虛空。我又在自心中間現示大圓鏡,大圓鏡內放射十種微妙寶光,寶光能流灌十方,盈盡無邊虛空,並能將諸幢王刹攝入鏡內,涉入我的無邊身中,因爲我的身軀如虛空一般,所以、並沒有什麽障礙。我的身軀又能散入到和微塵一樣多的國土裏去,以便廣行佛事,同時亦達到了大隨順心,能應機通感一切而不有染,妙用與佛一樣。這等大神力,是由我谛觀到四大本來無依,一切皆是妄想生滅,與虛空並無差別,與佛國原來一致而得到的。如此谛觀之時,我就證得了無生忍,能于不生不滅的法性之中安忍不動一切心念。佛問哪個法門最爲圓通,依我所證,我以爲谛觀虛空無邊,證入叁摩地,生發無上妙力是第一法門。
彌勒菩薩從座位上站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憶想過去無數劫時,有佛出現在世間,叫做日月燈明佛,我跟從此佛出家後,卻仍然追逐世間榮名,攀附高貴種姓。後來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證入了叁摩地。又經曆了無數劫以後,我以此正覺叁昧,侍奉隨順恒河沙數諸佛,追求世間榮名的心念歇滅無有。又到了燃燈佛出現于世間時,我就成就了無上妙圓識心,直至成就了叁昧也無,盡空一切的境界。此時,我已明悟,無盡如來國土,不論是穢是淨,是有是無,都是識心變現而成。世尊,由于我了知這樣的唯心識的緣故,所以,從我識心裏能湧流出無數量的如來佛。現在我已得如來印證,得入菩薩位中。佛問哪個法門最爲圓通,依我修證,我以爲谛觀十方世界只是識心所成,識心一旦圓明,就能證入圓明真實之性,從而遠離依他起性和遍計執心,從而能得無生忍,能于不生不滅之法性中安忍不動心念,這應是第一法門。
大勢至法王子和同道的五十二位菩薩從座上站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憶想過去無數劫時,有佛出現于世,叫做無量光佛,十二位如來前後相續共一個劫時,其中最後一個佛叫超日月光佛,這佛教我持念佛法的奧妙法門。譬如有人能擅記憶,有人擅忘卻,這兩個人,不論是能遇在一起還是不能遇在一起,或者能相見還是不能相見,只要兩人間相互生起憶想,心念深切,憶念的力量自然加深,就能夠在生生世世之中,如影隨形一樣不相分離,他們之間也不會有任何相互抵觸分別的事情發生。十方如來憐憫衆生的心,就像母親憶念孩子一樣,假若孩子逃逝不見了,這個憶念又有什麽用處?假如孩子憶念母親,也像母親想念孩子那樣,兩個憶念深深切切,那麽,母親與孩子就能生生世世都不會分離。如果衆生對佛心生憶念,那麽憶念一起必能見佛,如此則離佛不會遙遠,則可以不假借任何方便,自然得到心開。這就好比專事染香的工匠,身上必定有香氣溢出,這就叫做香光莊嚴。我的修習本因地是以憶念佛的心,證入無生法忍。現在我在這個娑婆世界,能攝受所有憶念佛的衆生統統歸于佛國淨土之中。佛問哪個法門最爲圓通、依我所證,我沒有什麽選擇,而是收攝起全部六根,心心念念相續不斷,和合歸于精明心,離于分別,如此清淨念佛,必能證入叁摩地,得入無上正等正覺,我以爲,這應是第一法門。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 編譯)》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