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自誓受八關齋戒儀軌

  自誓受八關齋戒儀軌

  弘一大師依照《佛說八種長養功德經》,錄編一篇《受八關齋戒法》,現根據此文,結合居士、善信自誓受戒的具體情況,編訂敬述《自誓受八關齋戒儀軌》。

  于自家堂前請供佛像一尊或佛畫一張,視同真佛,並隨力供上供品,脫鞋,五肢(兩手、兩足、臉)沐浴,至誠問訊,頂禮叁拜,兩膝著地、合掌,發出離心及菩提心,恭誦:

  

  (一)發願

  

  歸命一切佛,惟願一切菩薩衆,攝受于我。(一說)

  

  我今歸命勝菩提

  

  最上清淨佛法衆

  我發廣大菩提心

  自他利益皆成就

  忏除一切不善業

  

  隨喜無邊功德蘊

  先當不食一日中

  後修八種長養法 (叁說)

  

  (二)叁皈(得戒體)

  

  我弟子口口(自報法名),惟願叁寶,攝受于我,我從今時,發淨信心,乃至坐菩提場,成等正覺。

  誓歸依佛,兩足勝尊

  誓歸依法,離欲勝尊。

  

  誓歸依僧,調伏勝尊。

  

  如是叁寶,是所歸趣。(叁說)

  

  針對居士、善信,自己在佛前受戒,弘一大師原文中的“阿阇黎”改爲“叁寶”。原則上,須從師(出家法師)受,方得戒體。《薩婆多論》說:“必無戒師爲授者,但心念口言,自歸叁寶,我持八戒,亦得。若近處有戒師,心生慢墯 duò(古通“惰”、懶惰、懈怠),不往從受,而自受者。亦不得戒。”對出家法師沒有輕慢心,而自誓受戒,也得戒體。否則,因對出家法師有輕慢心,而自誓受戒,只能增長善法,不得戒體。沒有受叁皈依的善男信女,恭誦叁皈依儀軌文時,可以自報俗名,仍要從法師受叁皈依,否則,只能增長善法,不得戒體。

  

  

  (叁)八戒(戒相)

  

  我弟子口口(自報法名), 淨信優婆塞(夷),惟願叁寶,憶持護念。我從今日今時,發起淨心,乃至過是夜分(今天夜半)訖(至)于明旦(明日清晨)日初出時,于其中間,奉持八戒。

  

  所謂:

  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叁不非梵行

  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六不非時食

  

  七不香花鬘 mán 莊嚴(裝飾)其身,亦不歌舞倡伎

  

  八不坐臥高廣大床

  

  我今舍離如是等事,誓願不舍清淨禁戒八種功德。(叁說)

  

  (四)回向

  

  我持戒行,莊嚴其心,令心喜悅,廣修一切相應

  

  勝行,求成佛果,究竟圓滿。(一說)

  

  

  我發無二最上心

  爲諸衆生不請友

  

  勝菩提行善所行

  

  成佛世間廣利益

  

  願我乘是善業故

  

  此世不久成正覺

  

  說法饒益于世間

  

  解脫衆生叁有苦(叁說)

  《俱舍論》說:“若不恭敬,不發戒體。若不如法受者,但生善行,不發戒體。”

  在確實沒有出家僧衆的情況下,或者因病纏身、俗務繁重,可以至誠恭敬于佛前自受。若見好相則得戒體,否則只生起善法善行,不得戒體。

  已受居士菩薩戒的人,必須于六齋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叁、每月最後二日)受八關齋戒。

  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有十二條。

   一 脫離病苦

  《藥師經》說,若有人想要解除疾病之痛苦,那麼應受持八關齋戒。

  

  二 消滅罪障

  凡是想忏悔罪障的人,必須受持此戒和齋。《優婆塞戒經》說,受持八戒,除五逆重罪外,其它罪障都可消除。

  

  叁 免除橫禍

  凡是想要求得自身、家眷平安吉祥,永免遭受各種飛災橫禍的人,必須受持齋戒。《四天王經》說,凡是受持此齋戒的地方,惡鬼必然遠離,此處必定平安無事。所以,如果能在六齋日精進持齋守戒,那麼福報必定增長,災難必然消除。

  

  四 遠離惡道

  如果有人行爲舉止一向不夠檢點,現在很害怕自己會墮入叁惡道,那麼就必須受持此齋戒。《十善戒經》說,持八關齋戒的人,一不墮地獄,二不墮餓鬼,叁不墮畜生,四不墮阿修羅(阿修羅道衆生,善惡夾雜,也可以列入惡道)。

  

  五 福報優厚

  如果有人擔心因世亂米貴,會遭受饑餓之苦,那麼就必須受持齋戒。《佛說護淨經》上說,一天持此齋戒,即可得到六十萬世不愁吃穿的果報。

  

  六 成就迅速

  如果年高體弱,恐怕將不久于世的人,或者身陷牢獄,性命朝夕難保的人,想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成就殊勝的果報,那麼必須受持此齋戒。八關齋戒的持法,只以一日一夜爲期,時間很短,但功德極爲殊勝。經上說,優陀羨王夫人,病已垂危,臨命終的前一天求受八關齋戒,死後即刻得生天上。

  

  七 來世貴尊

  若有想求來世貴尊的,則必須受持齋戒。《佛說普達王經》說,一個國王的隨從,曾隨國王齋戒一天,死後便轉生爲王子。

  

  八 得生天上

  要想來世求生天界的,必須受持此戒。經上說,有一天女,相貌極爲莊嚴,容顔超群,天人見了都贊歎不已。釋提恒因便問天女過去曾作過何種善事而獲得此種福報。天女便作了一首偈語回答說:“昔于迦葉佛,受持八戒齋,今得生天上,獲此端正報。”

  

  九 往生助緣

  想要求生淨土的人,必須受持此戒。經上說,如果有人受持八齋戒,憑著這種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土,定能獲得中品中生。

  

  十 臨終歡樂

  有念佛的功夫,但尚沒有得到一心不亂,擔心臨命終時沒有把握往生的人,必須持此齋戒。《藥師經》說,受持此齋戒的人,憑此種善根,如果聽到藥師如來的名號,臨命終時,將有八位大菩薩來迎接他往生淨土。

  

  十一 得相好身

  如果見佛相好,心生歡喜,想在來世獲得這種莊嚴相貌,就必須持此齋戒。《長爪梵志請問經》說,有一婆羅門,問佛往昔曾作何種善業而獲此種莊嚴好相。佛說持八分淨戒(即八關齋戒),若能一天一夜,或者常隨從師父受持,都能獲得此種果報。

  

  十二 成佛道緣

  想求得速成佛道的人,必須受此戒。《阿含經》說,受持八關齋戒,可以獲得漏盡通,入于涅槃城;若求生四聖法界,也可隨願而成。

  受了八關齋戒法一日一夜,當天就應該堅守佛的戒律,徹底的放下俗務,好好的持八關齋戒。既然要擁有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能得六十萬世衣食無憂的功德,就應當要堅守佛的戒律。實在不能嚴格如法持守戒規,也要生大慚愧心。

  有人說,中國佛教徒在整體上呈下降趨勢,遠遠不如基督教徒發展迅猛,主要原因是佛教戒律比基督教嚴格。這話確實有一定道理,說明現代人身心趨于浮躁,欲望熾盛,煩惱重重,談戒色變,持戒更難。並且,縱然學佛,也多半偏學義理與禅定,忽略戒律,結果學出狂禅與狂慧,仍是有漏法,未能與戒定慧叁學一體的無漏佛法相應,充其量不過是佛教學者,並非真正的佛教徒,與了生脫死亳不相幹。

  學佛是斷除煩惱。我人爲什麼煩惱多多?因爲欲望多多。欲降伏欲望,必須持戒。也許你會辯解,咱是上根人,無須持戒,但識本心,見性成佛。其實上根人從慧門直入,也是“從心所欲不逾矩”,暗合戒律精神。若不能“從心所欲不逾矩”,更應持戒,何必自欺欺人,爲自己不願持戒,找出種種理由。

  總之,真正佛教徒的生活,無論出家在家,都是戒律生活。因戒生定,因定發慧,腳踏實地,走向解脫之路。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