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一個“悔”字,兩種“含義”

  一個“悔”字,兩種“含義”

  一個人懂得忏悔,他就是佛門中人了,必得叁寶加持,解除煩惱,淨化身心。忏是發露,發露自己的罪愆,發露表白一切往昔所造的錯誤的思想行爲。忏悔的悔,是改過,改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行爲。有害于身心健康的思想行爲,是錯誤的思想行爲。錯誤的思想觀念,是見惑。錯誤的行爲習慣,是思惑。學佛修行的過程,就是不斷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行爲的過程,也就是不斷忏悔的過程。大家胡跪合十,至誠念誦《忏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天臺智者大師所言“掉悔”,是“五蓋”(五種煩惱)之一。掉悔的悔,是後悔,知錯而不盡快改正,整日整夜痛悔不已,以淚洗面,乃是一種偏執,煩惱的表現。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便改,是好同志(志同道合)。學佛之前的你,與學佛之後的你,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人;前者是煩惱迷茫的你,後者是走向覺悟的你。以明末蕅益大師、近代印光大師爲例,此二位大師,出家學佛之前,曾撰文猛烈抨擊佛教!但並不影響日後一心向佛,成爲一代宗師。佛教不怕你不信,就怕你不了解。你了解了佛教,由不得你不信。

  一個“悔”字,兩種“含義”。忏悔的悔,是覺悟。掉悔的悔,是偏執。

✿ 继续阅读 ▪ 讀誦佛經之心得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