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很厚重。不像英文,英文字母什麼也不代表。中文的一撇一捺都有含義在裏面,中國文字是象形文。
信衆:以前的文字不是這樣的,是那種甲骨文。
師父:那更是象形,我們的象形現在有一點不太象形了,甲骨文是完全象形,它甚至可以畫出動物的形象來,“馬”就像一匹馬,“人”就像一個人,完全象形。
佛法在弘揚過程當中,爲了適應每一個人群,所以就會帶有他們的文化色彩,這樣大家覺得親切。不是大家一生下來就學佛,也不是一有人類就有佛教了。人到思想比較發達的時候,在適合思考真理的時候,真理才出現。
但是傳播過程中,帶著各種不同的文化背景。唐卡應該是從印度北方傳到西藏的,我們認爲好像是西藏的,其實不是,是印度的。我們顯宗漢傳佛教反而進入中國比較早,然後隨著時代被漢化的比較多,看上去差異性很大,因爲我們離印度很遠了。爲什麼?是爲了對我們的機,爲了教育我們。漢傳佛教我們更容易理解,用漢傳佛教進門比較方便,然後在這種佛教形式裏面再靠近佛,了解佛陀所講的真正含義。
信衆:就是說你需要什麼樣的東西,它就給你什麼樣的東西。那像我哥哥怎麼樣都不信的。
師父:是這樣的,我想總是有一個機,機會或機緣,但是往往要看我有沒有時間,他給不給我機會。我有時間,他不給我機會,也沒有用。他向我敞開了,我沒有時間,我忙著那麼多事,你媽一次一次電話約我,這我也看輕重的。有些我覺得緩一點不要緊,那已經到了飯都不想吃了,覺得比較緊急,我會安排一點時間出來,不是說我主觀上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信衆:是啊,如果他真是被那樣的東西控製了,那會不接受的。
師父:不一定的,因爲他身上的東西也要觀望,首先很恐懼,然後會觀望,發現沒人害他,他的恐懼是多余的,接下來他會有好奇,這是什麼地方?爲什麼不害我?他的概念以爲我們會趕他。後來感到蠻好,比在這個小夥子身上還好,算了吧。這邊它可以看得到的,他感覺得到的,那種生命的東西它感覺得到,它願意敞開。
信衆:這種東西是怎樣的呢?您能感覺得到嗎?
師父:這就好像一個中醫,首先要望聞問切一樣,有些已經有那種征兆。
信衆;我真的想看一下。
師父:還是不要看的好,這不是好玩好看的。有的人他就好奇,這是去年剛發生的,在我們網站上有文字登載。
有幾個學生他們不相信,他們體育老師也不相信。他們約好在中國的鬼節七月十五,想證明一下沒有鬼,不相信有鬼。就從電腦上下載一些恐怖片的怪叫,錄下來,約好那天到山裏去挑戰去。
但是體育老師腳崴了,走不了,那八個同學說老師不去,我們去。山裏茅草太深,有岔路,走丟了叁個,還有五個在一起。五個有兩個女生叁個男生,他們一邊放一邊說:“哪裏有鬼?來一個,我看看。”
正在講的時候,一個男生忽然渾身顫抖抽筋,本身這個男生留的就是長頭發,眼淚、鼻涕一弄,頭發提起來嚇壞了,喊他:“你怎麼了?別嚇唬我們,別裝鬼嚇我們。”看他臉色蒼白,冷汗、鼻涕、眼淚都流下來,就覺得不對了。趕快用手機聯系要下山,錄音機也關了,幾個人推推拉拉就把他拉下山了,打的回學校找老師。
那時候天已經快黑了,老師一看也手足無措了,還不能讓他回家,回家說也說不清楚。本來想住在老師家,但是他進不去,他說:“我怕,我怕,老師家有光。”那時候他講話,有時候都不是他自己了,是其它的聲音說:“可讓我找到你了,拿命來!”他很恐怖的那種樣子。
沒辦法,後來就租了一個小旅館,小旅館倒能住進去。家有門神、善神好一點,旅館就沒有這些,就能住進去。
到第二天,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到賣佛具的地方,就問佛具店老板:我們有這種事,怎麼辦?知道肯定是撞鬼了,不可能去找醫生的。佛具店的老板就出主意,說人死了一般往生被一蓋,這樣就可以了,不知他蓋上往生被怎麼樣。就拿了兩個往生被,再拿一個念佛機。這個小夥子身上裹一個,頭上頂一個,念佛機放在邊上念,他還是渾身抖,還是沒辦法。
後來這個老師想起他的奶奶學佛很久了,就找她說有個急事,你幫我去解決一下。老太太以爲是誰死了要助念呢!拉到旅館裏面一看,是一個小孩子,頭上頂著一個往生被,身上披著一個往生被在那抖,把她也嚇一跳。老太太就給他念《大悲咒》,老太太念了二十年的《大悲咒》了,結果念了一個多小時,這小孩子清醒一點了,有兩個鬼從他背後走出去了,還有一個在邊上。
信衆:站在他旁邊嗎?
師父:不一定的,有時候我們這個肉體它可以隨便進出的。當時他有一點點清醒了,但是還解決不了問題,還在說胡話:“我找到你了,不能放過你。”這老太太也沒辦法了。
正好我今年去海南島的時候,他們印了很多護身符,我師父和我的照片印在上面,她實在沒辦法,就把這個護身符拿出來,往他頭上一挂,那學生一下就清醒過來了。
清醒過來後嚇壞了:“我怕,我怕,有叁個鬼。”他自己能看得到,他看到叁個鬼往賓館走廊去了。本來想證明沒有鬼,結果反到親身經曆了,去年剛發生的,是無錫的。
信衆:那都有誰看到鬼了呢?
師父:那幾個人經曆的就都知道了嘛!不是看到不看到,我們肉眼的感官是很狹隘的,必須承認這個客觀事實。科學證明我們的感官是很狹隘的,可見光僅是一點點,這一點點的可見光是物質全體的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而已。我們如果只界定這一點點的話,那我們未見到的東西是很多很多的。不能因我們見到才承認它,沒見到就不承認它,這只能說明自己很愚昧而已。
信衆:這個我覺得是的,比方你現在看到的天上的光,都不是你這一刻看到的光,是幾千年前的光射到這邊來。
師父:我前面講到的這些都是科學的,是科學的結論。我常常喜歡用科學來講,因爲科學更容易接近真理。應該這麼說,科學也是一種探尋真理的方法,但它不究竟了義,因爲它是局部的,一方面否定感官,但是科學大多還是以感官來界定事物。
信衆:師父,一個鬼上身附體,它選擇什麼樣的人附體呢?
師父:有的人心態突變。比如說一個人心情很平靜,它沒辦法上身,有的人談戀愛失戀很痛苦,或者恨對方,大喜大怒,心態失衡,産生心態的陰暗面的時候,他就能夠進來了。
信衆:那通常心態比較憂郁的人會比較容易碰上這些。
師父:對,所以人要陽光一點,陽光系數要高一點,給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這種人比較好,是光明的、陽性的,陽光系數高的。
保護我們這個身體最主要的是我們心靈的狀態,心靈的光是正的就避邪,身體的光是來自心靈的光。它上我們的身,身體只不過是它的一個媒體而已,是它的一個房子,噢,高興壞了,能住到一個好房子裏去。因爲它沒有身體,它有意識狀態,有它自己業力形成的一種感受。
信衆:我覺得自己還是很陽光的。
信衆的媽媽:我這一兒一女都是來向我討債的。因爲他們兩個是我從小拉扯大的,兩個都是大學生,從小品德是很好的,很聽話的,現在變得這樣。
師父:這個年齡就是這樣的,小孩子長到這麼大的時候,是他們成熟的一種本能現象,這個本能想象經過理智篩選過以後也會好起來,現在叫叛逆期。我們說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生理斷奶期和心理斷奶期。
我也會這樣想的,今天跟我見過面了,結過緣了,無所謂了,輪回去吧,流浪去吧,哪一天因緣成熟了,還會回到師父這裏來,給師父做徒弟。帶你解脫,那肯定的,結過這個緣了,哪怕一萬年,一千萬年,一億年,下一個人類文明期,不要緊的,只要因緣成熟了,就可以。
但那太久了,要吃多少苦啊?我要真的那樣想,你肯定會說:這師父好冷血,也不管我死活,明明知道我不對,也不強拉我,我畢竟不懂事,你是師父,你知道,爲什麼不幫我?那又被你說去了。
媽媽 的人身經曆肯定比你豐富啊!明明看到那個是要吃苦的,你呢,我就是想要吃苦!我沒吃過苦,不知什麼味道。
信衆:是啊,是這樣的了。因爲我又沒經曆過那樣的苦,我怎麼會知道那樣會苦
師父:吃了苦要知道怎麼去調整。比方說這張紙,畫上一筆,黑了,想修複回來很難,有時侯只有回爐再重造。在吃苦當中有所覺悟,這是可以的。沒有來頭的吃苦,白吃苦,那就很可惜了。吃苦吃出智慧來,總結出來。就像美國那個劉墉,他教育孩子的方法寫成書,讓天下的父母都去讀,他爲了教育孩子,這叫煞費苦心,可以這麼說。
信衆:他說家貓養在家裏,不下狠心讓它跑出去,它不會找吃的,因長期在家裏養的。如果讓它出去玩,讓它流浪,它有覓食的本領,怎麼樣也不怕,孩子也是這樣。
師父:是啊,現在家貓也要變一變,假扮野貓,你給它吃的也行,不給它吃的也行,自己會覓食。因爲劉墉畢竟是在美國嘛,西方根本就不要家貓,到時候就逼著你做野貓去。
但是中國的父母和西方的父母確實不太一樣,我也研究了很久。西方人從很小很小就教育他怎麼獨立,哪怕你摔跤,他看著你摔,讓你自己爬起來。中國人不行,怕他摔跤,五花大綁幫一下,後面有一個繩子,老人總是拉著這個繩子,怕他摔下去把小乳牙跌掉。外國人不管,跌掉就跌掉,教他怎麼樣頑強獨立。
這有一點不一樣,看你怎麼選擇,是選擇外國人的生長方式,還是選擇中國人的生長方式。你的思考答案也可以告訴你媽媽,我喜歡過獨立的,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拼搏的,那媽媽想這個孩子有出息,那也很喜歡的。
信衆:不一定她會接受你這樣的想法,因爲根深蒂固了。
師父:愛是很難割舍的。你還是比較現代的,還是比較現實的,現實的理念強,情感的理念就會下降。
信衆:我沒有覺的我很現實啊?
師父:你是比較感性化還是比較理性化?
信衆:不知道。
師父:還沒建立這個。比方一個學生在小學讀數學,到了大學還是讀數學,但內容不一樣。小學教你一加一等于二,大學教你一加一爲什麼等于二,它更深了。其實我問你這個問題,是需要你一輩子去思考的,不是現在給一個答案,那個答案不能解決以後的問題,你還需要去思考。不是沒有理由的思考,思考是要解決你生命當中的問題。你過了一輩子,你覺得我感情沒有真正投入過,沒有我愛的人,也沒有愛我的人,你也會感覺很苦的。
信衆:我現在就感覺很苦了。
師父:包括我學佛了,出家了,我覺得佛陀是值得我付出我整個所有的東西,我在維持,我在努力,越付出,越覺得真值得付出,覺得這輩子太幸福了!反過來這個生命就是蒼白的,冷冰冰的。
我們現在有句話,甯願笑出皺紋來,不願意蒼白了而死。很多人怕笑出皺紋,但笑有多好,隨著歲月你的性格都會寫在臉上,一看就是一張慈祥的臉,雖然有很多皺紋,但是是一張慈祥的臉。
信衆:我覺得這個選擇沒有對也沒有錯,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道路怎樣選擇沒有對錯的。
師父:包括我給你講的,或者邀請我講法,很多時候我是分析我自己講給大家聽而已,並不是我教你們怎麼樣,我只是分析我自己,有時候我的體會或許對你們有點啓發,僅此而已,並不是有個模式化的。
佛講了八萬四千個方法來啓發我們,佛多有耐心。要先學點耐心,從你媽那裏學耐心,說明你有孝心,有了孝心的基礎,才有可能接近聖賢。
以前我講法沒有機會講這些的,今天來了我聽了幾句,可以感覺到一點點,那是多麼的艱辛!你媽媽自己的感情生活也不美滿,在這樣的前提下把你們拉扯大,對她生命來說,她投入了那麼多,叫覆水難收。你們都是凝聚著她的愛成長起來的,想不管你們都很難啊!你們的一舉一動、一颦一笑,你們的痛苦和快樂不用講,媽媽都感受的到。
爲什麼要喊理解萬歲?沒有喊代溝萬歲的,誰理解誰呢?都需要理解。你們要理解媽媽,媽媽也要理解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的不成熟,沒有閱盡世事嘛,很多還不能將心比心的去考慮,這不能強求孩子。
其實沒有錯和對,只是需要理解和溝通,生命都在成長,你們在成長,你媽媽也在成長,活到老學到老。我們想成正果,想以後做菩薩,菩薩也是成長的過程,菩薩也有級別的,菩薩有五十叁個階位呢!
《智者的教誨》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