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竅決寶藏海 02、甘露滴▪P2

  ..續本文上一頁的寶座上,當其他的國王大臣來晉見他時,猶如小野獸來到獅子面前,非常畏懼。有些高官、上師之所以坐獅子座,是因爲獅子是百獸之王,所以坐在獅子座上在世間上是表示擁有崇高的地位。藏傳佛教中用詩學來贊歎某些高僧大德時,經常也用獅子座來進行襯托。

  縱然是傲視天下群雄的轉輪王,臨命終時也有可怖的鬼卒用腳踢著他的頭,他剛才還沈浸在光明和快樂之中,現在一瞬間就被閻羅王強迫帶到那黑暗地獄中感受無盡痛苦。

  同樣,我們的名聲、身體等並非一成不變,某些青年男女的臉龐猶如白蓮花一樣白裏透紅,英俊可愛,但即使美若天仙,一旦人老珠黃,就象一截焦木,異常老醜,這時哪怕是看到自己的身體也會心生厭煩,只有在心裏默默地留戀著已匆匆逝去的黃金歲月。

  如我們這些上了六十歲的老年人,年青人看見我們也會生起厭煩心,這時候大家甯願欣賞年青人而不願見到我們這些老朽的身體,但是可以預見這些年青人在不久的將來,曾經健美挺拔的身體也一定會如我們一樣醜陋,不堪入目。

  無論此地,還是他方,始終無法找到沒有生老病死的例子,即使轉輪王和帝釋天到最後也會顯示無常,我們在末法時代的這個肉身難道不會衰敗嗎?我想聰明的人肯定明了。故我們一定要精進修持大圓滿等佛法,如果在今生中沒有得到成就,那至少我們也一定要依靠竅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不僅我們有情世界是無常性,而且叁千大千世界也是無常。根據《俱舍論》的小千、中千、大千世界的推算,所謂的大千世界共有十億個四大部洲,那麼這十億個四大部洲中的環境、顔色和形狀迥然有異。不用說大千世界,僅就以我們這個地球上的美國、中國等國家來觀察,就會看到高山平川、城市鄉村、大漠戈壁等形形色色的地理環境,既有賞心悅目的地方,也有危險凶惡的處所,但所有這些最後都會因爲地水火風的摧毀,而全都象彩虹一樣消于虛空當中。

  既然到每個大劫的最後,整個叁千大千世界都會變成虛空,那我們現在的親朋好友以及自己的身體又有什麼值得依戀的呢?就象風中的蠟燭隨時都會熄滅,沒有一點可靠,不管是器世界還是有情世界,都沒有常有不變的東西,所以我們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包括親朋好友們,都不要生起貪心。

  在這個浩瀚無垠的大千世界中,雖然顯現不盡相同的痛苦與安樂,但這些宛如天空中的閃電,全都是無常。可是愚笨的人還十分執著虛幻不實的身體、財物以及親友,然後就爲此造下彌天罪業。一旦到臨死之時,那些猶如海市蜃樓的聲譽、財富以及親友都不會跟隨自己,跟隨自己的只有這一生中所造的善惡業。

  總的來說,這個世間的一切都是離不開痛苦的本性,真正究竟的安樂就是往生極樂世界。往生之後再也沒有任何痛苦,就連痛苦的名字也無從聽到。

  當今時代一些不喜歡聞思的人,他們得過且過,整天在渾渾噩噩之中虛擲光陰,也不發心爲自他利益做事情,並且經常串門、胡吹亂侃、還謠言中傷別人等,障礙他人修持善法,這種人真是很可憐!

  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之後,還會再度回到這個世界中度化衆生。雖然在度化衆生過程中,會顯現不同的痛苦和快樂,但在直接的感受上肯定是不會有,如具足神通的人明了別人的痛苦,我們可以在無漏的快樂當中以幻化遊舞來度化衆生。

  《寶性論》指出:"聖者遠離一切痛苦和生老病死",《經觀莊嚴論》說:"已證悟空性的菩薩在度化衆生的時候,就象觀賞花園一樣,沒有任何痛苦。"因而,在世人眼中,那些大菩薩們也有可能患病、生煩惱等,乃至顯現各種令人目不暇接的幻化,可是在他們的自證境界當中,一點也不存在這些不清淨的法。還有些大菩薩爲了度化某類特定的衆生,有可能會顯現如同世間一般的愚夫愚婦,也會受到世人的汙辱和誹謗。

  所以我們對聖者不能隨便誹謗,我在這裏順便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以前有一個大成就者名叫晉美彭措炯列,他的行爲十分不如法,在每年夏天,他常到石渠那一帶去化緣,當地有一個名叫帝加家的姑娘和他的關系十分密切。有一次當他給數千的信衆作大灌頂時,看到帝加家的姑娘也來了,就把寶瓶放在虛空中,毫不忌諱就抱著那姑娘坐在法座上。因爲他的前世聞名遐迩,故在前半生別人對他都比較恭敬,但他的行爲不太如法,到後半生別人對他大不如前了。後來在他圓寂之前的一段時間裏,行爲顯得更加瘋狂,以致于在他自己的寺院也無法呆下去。當他臨終的時候,沈疴難起,弟子們也不悉心照料,他一直在非常痛苦地呼喊:"他們自己都會很難爲情,在上師圓寂時還敲打著樂器。"他圓寂後,人們去請教大德多欽則仁波切,多欽則仁波切讓他們不要告訴任何人,然後拿了一把小手槍,在晉美彭措炯列的腳掌下射了一槍,他的頭頂上冒出了青煙。過後,多欽者仁波切說:"大菩薩在圓寂時,他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圓寂,這樣打槍之後,他才清楚地知道自己圓寂了,現在他已經重新安住了。"

  後來,有一個名叫單貝甯瑪的人,他承認自己是格爾的轉世活佛,但不承認是菩提金剛的轉世活佛。有一次,他見到了晉美彭措炯列的空行母,他馬上就認出來了,他說:"我前世的空行母現在已經上了年紀,但姿色還不太衰老。"後來他又說:"我只能回憶起自己前世的空行母,而其它的一切都不能回憶了,爲什麼會是這樣呢?"他就是這樣經常對自己開玩笑,由此可知單貝甯瑪的前世就是晉美彭措炯列。

  當年晉美彭措炯列的許多行爲不太如法,故人們紛紛誹謗,但是這並不表明他真正具有衆多過失,所以我們不能誹謗高僧大德。在他具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也是充滿誹謗的一生,其實他是在衆生面前幻化遊戲,就象是舞蹈中有各種引人入勝、變化莫測的舞姿一樣。

  有時這些大菩薩顯現毀犯戒律,有時好象又在裝瘋賣傻,但他們肯定有常人難以揣度的密意,所以我們應該發願生生世世不要對他們生起邪見。

  在休閑的時間裏,我們應該回顧一下自己的人生曆程:曾經造過幾許惡業,吃過多少苦頭,遭遇如何痛苦,這些生老病死的痛苦我們都能真實感受。只要我們仔細去思維這些道理時,就會發現在修法的道路上並沒有任何退路,只能勇往直前,不達目的--成佛,誓不罷休。我們以前都是在家人,現在又成爲出家人,來世就不應該墮入叁惡趣,不應該再去感受那些難忍的痛苦,所以我們現在已經值遇了曠世難遇的上師和具有各種善妙功德、高舉正法寶幢的道場,就一定要精進修持。

  修法也並不像某些愚人所以爲的高不可攀,如最下等的人也能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比較簡單的吧!對阿彌陀佛有堅定不移的信心,一心一意發願往生,然後也不造五無間罪和舍法罪,若能依教奉行,則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曾親自給我們保證過:臨終一定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也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圓滿成熟所致。

  以前曾有一個喇嘛在外面宣揚:"色達堪布說念一百萬阿彌陀佛名號就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完全是一種妄語,往生極樂世界並非那麼簡單。"可能這個人不太熟悉教理,我色達堪布(指法王如意寶本人)所說的實際上是依據彌陀經而說,並非色達堪布從分別念中杜撰出來的。所謂一百萬名號的界限,是因爲我的根本上師托嘎如意寶、觀音上師以及多額單比尼瑪活佛等曾明確告訴我說:"將來你若能發動信衆念一百萬阿彌陀佛名號,就能往生極樂世界。"即使我個人的品行怎樣卑劣,也不會拿這個來欺诳世人,我有佛陀與上師的教言爲證,所以希望大家應該好好地祈禱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自己的心應該逐漸轉移到善法上面來,不要再造惡業與無記業,一定要趣入善業。我們將來必定會死亡,哪怕是一針一線也不可能攜帶,甚至兒女成群對我們也沒有任何利益。對于這一點,我們雖然都明白,但一定要仔仔細細地反複思維功德與過患,這樣對自己今生後世具有利益的這些事情,我們就會如履薄冰、精進修持,珍惜當下的每一刹那。

  作爲居士和出家人,希望大家不要業際顛倒!什麼是業際顛倒呢?比如不努力聞思修行,而經常破壞戒律,失毀自己的誓言,那麼這種人就是業際顛倒。又如有些人非但不情願學法,而且不斷跑到各地去化緣,營謀私利等世間法,或一些人非常戀家而返回故裏,協助家人搞世間法,這都屬于業際顛倒。如返回家中,自然就會生起貪嗔等煩惱,因此作爲居士和出家人,無論是誰都應該穩重,不要經常回家。

  有些人剛一修學佛法,家人從此就經常對其製造違緣。母親、父親、兒子等親人就會很虛僞地對他說,你要經常回家,不然我特別想念你,外表上也僞裝在悲泣。有些母親則會對兒女說,你應該回來一下,否則我白天想著你,晚上做夢也見到你,我是多麼地想你啊!但如果這些意志薄弱的人回家以後,要想再專心修法就確確實實成了問題,這也是業際顛倒。所以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大家不要業際顛倒。

  無論是在家或出家修行人,一定要守持清淨戒律,我想如今守戒並不困難。我以前在課堂上也再叁強調過,在史無前例的文革期間,受持清淨戒律是非常的困難。那時候,如果有人受持清淨的戒律,在每次開會的時候都會膽戰心驚,人人都以爲他不識時務,是牛鬼蛇神。當時我的階級成份雖是貧牧,但因爲我的戒律清淨,別人都不敢接觸我,也就根本沒有人和我說話,每一次開會時我都戰戰兢兢。

  在那個黑白顛倒的時代,要想受持清淨戒律確實不容易,但時至今日,社會環境也比較寬松自由,並且上師也經常諄諄教誨。在釋迦佛的律部經典中對此宣講得非常詳細,管家們也經常強調戒律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勸大家受持戒律,持守淨戒的人會得到人天共贊,你們要是有心的話,肯定會遵守戒律。

  世間上的痛苦和快樂都是由于自己的業力所造成,尤其…

《竅決寶藏海 02、甘露滴》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