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楞伽經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P3

  ..續本文上一頁善于觀察,不見諸法之實相,即言一切諸法皆無,此即是誹謗相。

  

  大慧,何謂無有相建立相

  亦即蘊界處諸法之自相、共相,本無所有,但卻于此而生計著諸法之自相與共相,如此邪妄分別,乃由無始以來各種惡習所熏而成,此即是無有相建立相;如何是無有見建立見

  亦即于蘊界處諸法建立我、人、衆生、壽者等見,此即是無有見建立見;如何是無有因建立因

  亦即初識本來非從因而生,後因眼色等而生如幻,生而有,有而還滅,念念不住,是名無有因建立因;如何是無有性建立性

  亦即涅槃、虛空、非擇滅叁無爲法,本來無有作法,而于此生計著,其實,此法離性、非性,離于有無。大慧,一切諸法猶如毛輪兔角,此是名無有性建立性。

  

  大慧,于無說有之「建立」和于有說無之「誹謗」,二者都是凡愚不了一切唯心所現而妄生分別,此非是聖者之見。因此,你應當勤加觀察,遠離此二種惡見。大慧,大菩薩善知八識、五法、叁自性、二無我,爲利益衆生,故現種種身,如依緣起性而起種種法,也如摩尼寶珠不作于心而隨色變現,出現于各種佛會,聽聞佛法,了知一切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水中月,遠離生滅、斷常等惡見,不住于聲聞、緣覺二乘境界,成就無量百千億叁昧,既得叁昧,逼遊一切諸佛國土,供養諸佛,生諸天上,弘揚叁寶,證正等覺,成如來身,爲諸聲聞菩薩大衆說外道境界皆唯是自心所現,令悉遠離有、無等執著。

  

  其時,大慧菩薩又對佛說:世尊,請爲我等說一切法空、無生、無二、無自性相,我及諸菩薩悟得此相,離有、無分別,速得無上正等正覺。

  佛說:你等好好聽著,我當爲你等演說。大慧,空者,即是妄計性法體(虛妄分別諸法,實無自性、自體),爲執著于妄計性者說空、無生、無二、無自性。大慧,空性略說有七種。即相空、自性空、無行空、行空、一切法不可說空、第一義聖智大空、彼彼空。

  何謂相空

  謂一切法因緣和合,輾轉而生,求其自相、共相均不可得,分析推求,無自體故,此即名一切自相空。

  

  何謂自性空

  謂一切法均無自性,名自性空。

  何謂無行空

  謂一切法本性常寂滅,無有諸行,是名無行空。

  何謂行空

  謂五蘊諸法,從衆緣而起,離我、我所,是名行空。

  何謂一切法不可說空

  謂一切法從妄想所起,無自性、離言說,是名不可說空。

  何謂第一義聖智大空

  謂諸佛得自覺聖智第一義時,一切妄想惡見習氣悉皆遠離,是名第一義聖智大空。

  何謂彼彼空

  謂于此無彼,于彼無此,故名彼彼空。譬如鹿子(人名,其母即毗舍佉優婆夷,信仰叁寶,造立精舍供比丘安住,于中不養象馬牛羊等)母堂,無有象馬牛羊等,我說其堂空,不是說其堂無比丘衆。大慧,非指堂無堂自性,非謂比丘無比丘自性,非謂其它處無象馬牛羊。大慧,一切法自相、共相,于此于彼求不可得,是故說名彼彼空。以上所說即是七種空。此七種空中,彼彼空最粗,你等應當遠離。

  

  此外,大慧,所謂無生者,自體不生,非無因緣等生,住八地如幻叁昧以上,稱此爲無生。大慧,無自性者,以自體不生故說無自性。大慧,一切法無自性,念念不住,因緣而起,故名無自性。何謂無二相

  大慧,如光影,如長短,如黑白,皆相對待而得成立,無待而不能成立,無自體自性故。大慧,非于生死之外而有涅槃,一切法也是這樣,此即是無二相。大慧,空、無生、無二、無自性相,此法你等當勤修學。

  

  其時,世尊重說頌說:

  我常說一切諸法自性本空,遠離斷滅與真常;

  生與死如夢亦如幻,都是愚癡者造業之結果。

  生死之與涅槃,本來無二亦無別;

  愚夫愚婦虛妄分別,一切諸佛離于有無。

  

  其時,世尊又對大慧菩薩說:大慧,此空、無生、無自性、無二相,悉入一切諸佛所說經典之中,佛經中都有此義。大慧,佛經隨順一切衆生心而說,但其真實義不在于文字言句之中。譬如春時陽焰,誘惑諸獸生水想,而實無水。衆經所說也是這樣,隨諸衆生之根機智慧,而有種種說法,爲令各類衆生皆得歡喜,方便趣入,並非佛經中所說的每句話,都是顯示佛教真實義。大慧,你應當依義莫依于語言文字。

  

  其時,大慧菩薩對佛說:世尊,有些經中說言,如來藏本性清淨,一切衆生貪瞋癡中均有如來身,常無染垢,德相具足,如無價寶在垢衣中;外道說有恒常不變的神我,能造作衆生五蘊等,遍諸趣中無有生滅,現在世尊所說如來藏義,豈不與外道所說相同

  

  

  佛說:大慧,如來藏不同于外道所說之神我。大慧,如來以性空、實際、涅槃、不生、無相、無願等義說如來藏,爲令愚夫離無我之怖畏,于無所有境界說如來藏門。未來、現在諸大菩薩不應于此執爲有我,如陶匠于泥水中,以輪繩、水杖、人功作種種器,如來也是這樣,于法無我中,以隨機攝化,方便說法,或說如來藏,或說無我,種種名稱各各不同。大慧,我說如來藏,爲攝化執著于我之諸外道,使其離于妄見,入叁解脫,速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諸佛所說之如來藏,不同于外道所說之神我,若欲離于外道見者,應知無我、如來藏義。

  

  其時,世尊重說頌曰:

  外道計由神我故諸蘊相續不斷,又計與生法爲緣;

  或計一切悉是勝妙自在天所作,此都是心量妄想。

  

  其時,大慧菩薩普觀未來一切衆生,又對佛說:請佛爲我等說諸大菩薩修行法。

  佛說:大慧,大菩薩有四種修行方法。那四種呢

  一者善于觀察自心所現諸法,二者遠離生、住、異、滅等見,叁者善知外法均無自性,四者專求自證聖智境界。若菩薩成就此四種法,則名爲大修行者。大慧,如何觀察自心所現

  亦即觀叁界唯是自心,離我、我所,無動作,無去來,種種色行名言、根身器界,唯是無始過習所熏,明了一切法皆從自心起,皆從妄念起,大菩薩應如是觀察自心所現。

  

  大慧,如何得離生、住、異、滅見

  亦即觀一切法如夢、如幻,自相、他相、共相悉皆不生;觀諸法悉是自心量之所現,所見外物本無自性,諸識悉皆不生;觀衆因緣本無積聚,叁界諸法因緣而有。如是觀時,內外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悉不可得。知諸法無自體、自性,遠離生見,證如幻性,得不生不滅智,住第八地,遠離心、慧、意識、五法體相,得二無我境,獲如意身。

  

  大慧問道:世尊,如何名意生身

  佛說:大慧,意生身者,譬如意有迅疾、無礙、遍到叁義一樣,意生身者,即菩薩得如幻叁昧,能現形十方以化衆生。大慧,譬如心意于無量遙遠之國土之外,憶念先前所見物事,念念相續,即可到達彼等物事,不是身體及山河石壁等所能障礙,意生身者也是這樣。菩薩得如幻叁昧,力通自在,諸相莊嚴,可隨意現形十方,以化衆生,如此是名菩薩得遠離于生、住、滅見。大慧,如何觀察外法無性

  謂觀察一切法,如陽焰、如夢境、如毛輪,爲無始惡習之所熏,種種戲論之所執著,如是觀察一切法時,即是專求自證聖智境界。大慧,菩薩具以上所說四種修行法,即成大修行者,你等應當勤加修學。

  

  其時,大慧菩薩又對佛說:請爲我等說一切法因緣相,令我及諸大菩薩了達其義,離有無見,不虛妄執著諸法漸生頓生。

  佛說:大慧,一切法因緣生有二種:內因緣生和外因緣生。外因緣生者,如以泥團、水杖、輪繩、人功等緣和合而成瓶等,縷疊、草席、種芽、酪酥等也是這樣,此等名外緣前後轉生。內因緣生者,謂無明愛業等蘊界處諸法。此但是愚夫之虛妄分別。

  

  大慧,因有六種,謂當有因、相屬因、相因、能作因、顯了因和觀待因。大慧,當有因者,謂內外法一並爲因,而生果;相屬因者,謂內外法一並爲緣,而生果;相因者,謂互爲果相,相續不斷;能作因者,一切法均能作爲成就自身之增上緣,如因轉輪王,國人而得安樂;顯了因者,謂能所因果互相發明,如燈照物;觀待因者,長短高下互爲因,因果關系亦然,因滅果起,相續不斷,不見虛妄生法。

  

  大慧,此是愚夫虛妄分別,非漸次生,亦非頓生,爲什麼呢

  大慧,若頓生者,則作與所作無有差別,求其因相不可得也;若漸生,求其體相亦不可得,如未生子時,如何名父

  諸計度人所言以因、緣、所緣緣、無間緣等四緣(詳見原典之注釋)所生法相,系屬次第生者,皆不可得,皆是心量妄想執著相。大慧,漸次與頓皆悉不生,只是心現諸根身器界爾。一切外法自相、共相悉皆無性,只是虛妄識生,自心分別見爾。大慧,因此之故,應離因緣和合相中漸生、頓生之見。

  

  

《楞伽經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