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德商(MQ)、逆商(AQ)、情商(EQ)和智商(IQ)▪P2

  ..續本文上一頁樣的人絕對有出息,經過這種團隊的訓練,4Q都能得到鍛煉。如果這種理念大家都知道的話,我想我們的社會教育很快就會有一個改善提高,我們的孩子就不會再出現那麼多問題娃娃了。

  弟子B:教育界的很多老師不是認識到這個問題了嗎?但改變不了。

  釋寬見:並沒有認識到。我們把它上升到理論高度。我們教育爲什麼失敗,我們這些父母都不懂這個道理,都想爲孩子好,結果用錯了方向和力量。我們的職稱體製是:考研必須要考英文,于是再棒的畫家,因爲英文不能通過考試,所以不能讀研究生,真是莫名其妙,畫家爲什麼要考英語才能取得碩士文憑啊?

  我們老覺得教育有問題,問題出在哪裏不知道,沒有一個清晰的理念,所以我們要先有理論指導,再有實施方案,去建立這麼一個正確的東西。

  我們現在的教育體製,事實上應先抓德育(德育是基礎),重點抓德育,也就是先要注重德商MQ(Mor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的培養,然後是逆商AQ,Adversity Quotient,然後才是情商EQ,Emotional Quotient,最後第四才是智商IQ,Intelligence Quotient。

  首先是德商MQ,第二是逆商AQ,第叁是情商EQ,第四是智商IQ。我們都怕因爲智商IQ低輸在起跑線上,其實結果全輸在起跑線上了,起跑線是啥?起跑線應該是德商MQ,第一起跑線是德商MQ,第二起跑線是逆商AQ,第叁起跑線是情商EQ,第四才智商IQ。我們的孩子智商IQ都超高,但沒有前面3Q,智商有啥用啊。

  這4商,前面是後面的基礎,沒有前面的基礎,後面根本站不穩。我們目前是倒的金字塔形狀,下面基礎的德商MQ很小很窄,上面的智商IQ很大很寬,頭重腳輕,整個教育模式是顛倒的,根本站不穩,這樣的人很容易出問題。所以溯本歸源,我們應該建立一個正的金字塔——厚重的德商基礎MQ至關重要。

  事實上,我們中國人的智商IQ都很高,但當前社會上出現了嚴重的假冒僞劣現象——甚至喪心病狂地連藥品食品都敢造假,其實就是因爲德商MQ的嚴重缺失啊;現在某些人,甚至是擁有高學曆的人,他們心理承受能力弱,這其實與AQ的缺失有很大的關系;中國人本身合作性就差,再不注意EQ的培養,那就很成問題,現在很多大學生找工作或在工作中不如意,煩惱。所以沒有了其他3Q,只強調IQ,根本沒有意義。

  我們國家經濟發展很快,但我們卻還不能稱爲一個強國。什麼原因?

  強國的意思是什麼?不是你GDP高就是強國,而是你整體國民整體素質高才能稱爲強國。中國爲什麼還不能真正稱之爲強國啊,國民素質總體不高,這個素質的表現就是四商。反過來,你看歐美人爲什麼在世界上優越感那麼強?他們彬彬有禮,很少在街上吵架、發脾氣,這對人感染力多強,這就是強國的一個表現。許多中國人一到國外叽叽喳喳、叽叽喳喳,把人吵得……你再有錢人家也瞧不起你。聽說,在非洲,人家都瞧不起中國人,因爲不講信用,榨取員工剩余利潤,晚上拼命讓人加班,把中國那一套用到非洲,用到人家國家去,又沒有素質,又不講衛生,別人怎麼瞧得起你呢?令人扼腕歎息啊。

  事實上,媒體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爲。比如有的媒體搞的年度“十大見義勇爲人物”、“十大孝子”、“十大感動**人物”等活動就很好,可以在物質上、經濟上對選出來的優秀人物進行獎勵,鼓勵大家都向他們學習。電視、報紙、網絡上報道過一些很感人的人和事,比如像白芳禮老人騎叁輪掙錢助學、乞丐龔忠誠多次爲汶川地震捐出他乞討來的錢、10歲男孩胡繼汕多年照顧臥床的母親,等等。可是也有一些媒體經常報導一些負面的消息,比如有老人在馬路上跌倒了,你去把老人扶起來,反被誣蔑你把他給撞倒了,似乎好人沒好報,壞人占盡便宜,其實真正的情況根本不是如此。如果總是報道這些陰暗的事情、人和人之間爾虞我詐的事情,渲染不安定的、懷疑的、憂慮的情緒,讓人們産生一種錯覺:“好人沒好報,壞人樂逍遙”,那誰還願做好事兒?誰還願做有美德的人呢?所以媒體要對好人好事多報導,因爲媒體對社會風氣的推動可以起到很大的、引領風騷的作用,用輿論去促進大家多做好事、善事,這樣的功德是很大的。

  備注:

  1、德商(MQ)

   德商(Mor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縮寫成 MQ):指一個人的道德人格品質。德商的內容包括體貼、尊重、容忍、寬容、誠實、負責、平和、忠心、禮貌、幽默等各種美德。我們常說的“德智體”中是把德放在首位的;科爾斯說,品格勝于知識。可見,德是最重要的。德商,是美國學者道格•萊尼克(Doug Lennick)和弗雷德•基爾(Fred Kiel)在他們 2005 年出版的《德商: 提高業績,加強領導》一書中提出的。他們把“德商”定義爲“一種精神、智力上的能力,它決定我們如何將人類普遍適用的一些原則(正直、責任感、同情心和寬恕)運用到我們個人的價值觀、目標和行動中去”。“德商”的提出,實際上是源于萊尼克在 20 世紀 90 年代幫助美國運通集團等大型企業經理人和員工發展情商的過程中的一些發現和思考: 雖然情商可以使人具有高度的自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但它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價值中立的,不能幫助人區分“對”與“錯”,讓人避免做錯事。安然公司及隨後大量的財務醜聞更是充分說明,高情商並不能使企業避免安然、安達信那樣的錯誤。而這樣的錯誤一旦發生,就可能對企業産生致命性的打擊。

   或許正是由于智商、情商都有其正反兩面性的緣故,近年來又有人提出了“德商”的新概念。所謂“德商”,就是指測定人的道德素養的一種指標,具體是指一個人的所作所爲、言行舉止是否符合當時社會所公認的道德操守、行爲規範。因此,要全面、公正地評價一個人,除了要看智商、情商以外,更要考察其德商,看他是否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公平、公正的處事原則及勤勉、踏實的工作作風。智商、情商、德商都很高的人,無疑是鳳毛麟角、不可多得的傑出人物。這樣的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處于何種境地,遲早都會衆望所歸,脫穎而出,取得不凡的工作業績。德商較高,智商、情商不足的人,也許一生比較平淡,沒有什麼耀眼的光芒,但卻不至于侵害他人、危及社會。最可怕也最可恨的是那些德商極低,智商、情商反倒很高的人,這些人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對社會和人類的危害也最大。自古以來,那些橫行霸道、專權弄國的奸臣,貪贓枉法、禍國殃民的汙吏正是其中之集大成者。懂得這一點,我們也許就能更深刻地理解近年來黨和政府一再強調以德治國,強調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幹部必須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堅持以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強調被選拔的人既要有本事、更要靠得住的真正內涵所在。

  2、逆商(AQ):

   逆商,來自英文AdversityQuotient(AQ)全稱逆境商數,一般被譯爲挫折商或逆境商,是美國職業培訓師保羅·斯托茨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AQ不只是衡量一個人超越工作挫折的能力,它還是衡量一個人超越任何挫折的能力。同樣的打擊,AQ高的人産生的挫折感低,而AQ低的人就會産生強烈的挫折感。心理學家認爲,一個人事業成功必須具備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這叁個因素。在智商都跟別人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挫折商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有專家甚至斷言,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綜觀當代大學生的實際特點,一方面,從入學起,他們就承受著較大的思想壓力,諸如:學業上的壓力、綜合素質的提高、未來就業的不確定感、環境的不適應等等。另一方面,大學生正值青春年少,缺乏人生經驗,抗挫折能力與調控能力較差。面對困境與重壓,容易沈陷在消極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例如:一些大學生不能承受學習成績下降、失戀等帶來的身心壓力,呈現焦慮、失眠、抑郁、恐懼;個別學生精神崩潰、跳樓自殺…身心的失衡,不僅影響其智能的發揮,而且還會使其潛能的挖掘、綜合能力的培養、人格的完備受到抑製。因此,高校積極開展大學生逆商培養的教育活動,促使其在逆境面前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良好的行爲反應方式十分必要。大量資料顯示,在市場經濟日趨激烈的今日,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其是否有強烈的創業意識、娴熟的專業技能和卓越的管理才華,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決于其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實施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把大學生的逆商培養作爲著力點。積極進行大學生的逆商培養,使其在逆境面前,形成良好的思維反應方式,增強意志力和擺脫困境的能力。從而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高AQ可以幫助産生一流的成績、生産力、創造力,可以幫助人們保持健康、活力和愉快的心情。有研究顯示,AQ高的人手術後康複快,銷售業績也遠遠超過AQ低的人,在公司中升遷的速度也快得多。高AQ是可以培養的,並且最好是從小培養,所以現在許多教育機構都在提倡挫折教育。  

  3、情商(EQ)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簡寫成EQ)又稱情緒智力,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總的來講,人與人之間的情商並無明顯的先天差別,更多與後天的培養息息相關。以往認爲,一個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現在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爲,情商水平的高低對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用,有時其作用甚至要超過智力水平。那麼,到底什麼是情商呢?美國心理學家認爲,情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認識自身的情緒,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成爲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即能調控自己。叁是自我激勵,它能夠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發。四是認知他人的情緒,這是與他人正常交往,實現順利溝通的基礎。五是人際關系的管理,即領導和管理能力。心理學家們還認爲,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點:社交能力強,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懼或傷感,對事業較投入,爲人正直,富有同情心,情感生活較豐富但不逾矩,無論是獨處還是與許多人在一起時都能怡然自得。專家們還認爲,一個人是否具有較高的情商,和童年時期的教育培養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培養情商應從小開始。情商的價值是無量的,情商伴隨著社會人的一生,是後天培養與修煉都能達到的。它需要自己去勇敢的面對自己厭惡的事情,這樣你可以迅速地成長,去勇敢地面對自己所怕的。

  高情商

  尊重所有人的人權和人格尊嚴。

  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于他人。

  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能承受壓力。

  自信而不自滿。

  人際關系良好,和朋友或同事能友好相處。

  善于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的問題。

  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

  較高情商

  是負責任的“好”公民。

  自尊。

  有獨立人格,但在一些情況下易受別人焦慮情緒的感染。

  比較自信而不自滿。

  較好的人際關系。

  能應對大多數的問題,不會有太大的心理壓力。

  較低情商

  易受他人影響,自己的目標不明確。

  比低情商者善于原諒,能控製大腦。

  能應付較輕的焦慮情緒。

  把自尊建立在他人認同的基礎上。

  缺乏堅定的自我意識。

  人際關系較差。

  低情商

  自我意識差。

  無確定的目標,也不打算付諸實踐。

  嚴重依賴他人。

  處理人際關系能力差。

  應對焦慮能力差。

  生活無序。

  無責任感,愛抱怨。

  4、智商(IQ)

  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簡稱IQ),通俗地可以理解爲智力,具體是指數字、空間、邏輯、詞彙、記憶等能力。構成智商的五種因素:

  觀察力,是指大腦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如通過觀察發現新奇的事物等,在觀察過程對聲音、氣味、溫度等有一個新的認識。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種事物的能力。

  記憶力,是識記、保持、再認識和重現客觀事物所反映的內容和經驗的能力。

  思維力,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德商(MQ)、逆商(AQ)、情商(EQ)和智商(IQ)》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各有因緣莫羨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