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德商(MQ)、逆商(AQ)、情商(EQ)和智商(IQ)

  德商(MQ)、逆商(AQ)、情商(EQ)和智商(IQ)

  ——宽见法师对中国现代教育理论构架之思考和建言

  弟子根据录音整理(2010-12-28)

  编者按:教育的偏颇与缺失,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博士、硕士因无法处理就业、恋爱等问题而自杀的消息已屡见不鲜;大学校园里因生活琐事发生的暴力事件有上升趋势,且多有死伤者;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出现了逃避现实的“宅男宅女”,甚至“啃老”现象……近年来,国人重知识学习轻素质培养、重功利追求轻人格塑造、重眼前利益轻长远规划、重个人成功轻团体合作的陋习在教育的问题上得到了极其鲜明的凸显。

  宽见法师一直极为关注中国的教育问题并身体力行,对弟子、居士及其子女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强调利他、宽容、慈悲、真诚、正直等品质在精神人格构成中的地位、价值和作用,深刻揭示出教育的核心价值和真正意义。不久前,应弟子请法,宽见法师首次提出“德商”的概念,并将之与社会上流行的智商、情商、逆商等概念合称“四商”,开示了它们各自的价值和它们之间的深层联系。法师彻底剖析了当下教育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并为我们勾画出正确的现代教育应有的完整构架体系。法师的法语如甘露,将佛陀慈悲利物的精神化为具体细微的关怀,传递给有缘的人们。

  为了方便读者了解,弟子在整理法师开示时,对一些内容进行了相关资料和例证的补充。有趣的是,在查找资料时,弟子惊讶地发现,法师提出的“德商”概念,在西方的类似研究中得到了印证——美国学者道格•莱尼克(Doug Lennick)和弗雷德•基尔(Fred Kiel)在 2005 年出版的《德商: 提高业绩,加强领导》一书中也提出了这一相同的概念。为了接受上的一致性,本文中“德商”的英译沿用“Mor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缩写成 MQ”的表述。

  时间:2010年12月27日深夜至12月28日凌晨

  地点:西安某友人家

  人员:师父、弟子A、弟子B

  缘起:弟子请师父开示关于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和“逃离北上广”的现象。

  弟子A:现在很多的年轻人,有蚁族,还有一些人“逃离北上广”,逃离一线大城市,他们虽然也有很好的工作,但是觉得生活并不快乐,于是逃到二线城市去寻找快乐的生活,您对于这种现象怎么看呢?

  释宽见:好像这个是因为生活成本太高吧。

  弟子A:生活成本太高是一个原因,主要是他没有希望。

  弟子B:压力太大吧?

  弟子A:是压力大,最关键是他烦恼,在大城市里生活他并不快乐。有些人逃离了(北上广)来到了小城市中,虽然亲人在身边,压力也不大,但职业空间也就这么大,那你到底追求什么呢?其实到哪里都不快乐,逃还是不逃呢?如果说是由于大学生人多造成了失业,但为什么有逃离“北上广”的说法呢?

  弟子B:大城市的问题。

  释宽见:总之一点呢,就是人要懂得知足常乐,就啥事儿也没有了。你硬要跟比尔·盖茨比钱,跟胡.锦.涛比官,跟姚明比高,跟刘翔比快,你只有跳楼一条路了,你就是干一百年也比不上人家比尔·盖茨一天(的收入)啊,你这一辈子甭想爬到胡.锦.涛的位置了,你这一辈子没有希望长到姚明那么高了……那这样比的话,你只有跳楼了。

  你不会比嘛。看你拥有多少——你现在拥有的,50年代的人都不能拥有,对不对,你现在看那个电视,我跟你讲80年代最有钱的人也看不到,是吧?壁挂,那么大的电视,你知足吧。有吃有喝,电脑随便玩儿……人要会懂得知足,知足常乐,你不要说这阿Q,这就是知足常乐。

  你看过去很多人在很狭小的空间,他仍然顽强地活下来了,对不对?我们这不算啥。过去有一些人遭受侮辱、痛苦乃至种种被人歧视(的对待)等等,你看这样的人从这种生活境况当中一旦出来都非常的棒,对不对?

  我曾经看,台湾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的父亲是乞丐,他的母亲是神经病,他父亲跟他母亲因为一个是乞丐,一个是神经病,两个都是最可怜的没人要的,两个人就走到了一起。父母生下了他和几个兄弟姐妹,只有他一个是正常人。但即使是这样子,他父亲还是希望他也能读书,在别人的藐视、看不起当中,他顽强地去学习,找出一片天空来,那最后他也成功了。他是什么生存环境呢?他是靠人施舍,在别人的白眼当中走出来的。

  现在我们这个逆商(AQ)太低,找不到工作了,不就觉得没面子嘛,温室里的花朵,不经风雨啊。老一代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乐呵呵的,现在同样的生活条件,能吃苦的人、吃过苦的人乐呵呵的,没吃过苦的人就觉得苦死了,对不对?同样的生存条件,你看那民工好得很,要换一个所谓的白领就受不了,你看那民工什么生活条件,吃的啥,住在什么地方?逆商太低啊,这不就是大学生老跳楼(的原因)嘛。逆商,是现在公认的,面对逆境的一种商,有些人情商(EQ)智商(IQ)都很高,一遇到逆境就不行了,平时都很厉害,能力很强,一遇到逆境不行了,蔫了。

  德商,我觉得德商也是一种商啊。《士兵突击》当中的许三多智商很低,情商也很低,那一个智商也很低,情商也很低的人为什么能成功?那就是他还有一种商比别人高,就是德商。他太真诚了,太实诚了,太实在了,这样的人也能成功,他这一点比别人强。我愿意跟一个德商很高的人打交道,你智商低一点,情商低一点不要紧,但是你很真诚啊,跟你打交道我没有压力啊。德商,我觉得可以跟这3Q做一个补充。

  看,这样的金字塔,稳如泰山!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让人多放心啊!

  

  但是,我们现实的教育体制,却是以培养智商IQ为主,其他三个商都不注重,可想而知,我们的教育失败就失败在这儿。这真是颠倒啊,以智商IQ为第一。智商是学校教育,比如奥数啊,培养智商去了,而EQ却教导得很少,孩子们搞些活动啊,课外活动啊,兴趣小组啊,这些有助于培养情商EQ,但是明显力度不是很够。据说老外上课都跟玩似的,互相在集体合作,这不就是培养情商EQ和智商IQ嘛?

  教育改革要有这个理论方法。(我们教育孩子普遍情况是)情商EQ很单薄,逆商AQ更单薄了。我听说,在日本老师让小孩大冬天的赤着身子在雪里头玩,不怕他感冒,感冒了再治呗。我们的孩子现在全是小皇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被溺爱的不行,温室里的花朵,逆商AQ当然低了。我们教育孩子的的套路顺序是:先智商IQ,再情商EQ,再培养逆商AQ,最后德商MQ,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咱互相都比谁爸有钱,谁爸是李刚,只要我爸是李刚,我轧死你白轧,你看我们的顺序完全颠倒了嘛!这就成了个颠倒的金字塔:

  倒的金字塔:

  

  这样的金字塔,头重脚轻,随时都要倒塌,看着都让人揪心啊!

  真正教育应该怎么样教育?以我看来,四个“商”的理论一出,知道其先后次序,该怎么教育就明白了,孰重孰轻就明白了。依四商理论,为什么现在我们国家教育往往失败且没有效率(按:我国的传统教育方法就非常符合正金字塔的四商理念,可惜现在被“存优去劣”给“去”掉了,被“吐故纳新”给“吐”掉了)、而老外的教育往往就有效率,原因就清楚了。老外的教育,智商IQ排在不太重要的位置,他们小学的课本比我们简单得多,上学大家在一起玩玩情景剧,几个小学生互相合作,找资料,培养合作能力,这是EQ;而逆商AQ,经常失败,失败不要紧,重来嘛,让他们学会去锻炼,包括体育锻炼,让他们自己去独立成长,不要给他们这种像母鸡翅膀似的呵护,这种是AQ的训练;MQ,德商,传统的西方文化教育孩子的思路是,尊崇彬彬有礼这种贵族式礼貌等,他们有这种学习(德商MQ的传统)。

  而我们孩子的智商IQ比他们高,但其他3Q都不如他们:他们德商MQ低,心胸特别狭窄;逆商EQ低,受不得一点挫折;情商AQ低,愤世嫉俗,不会跟别人打交道;(虽然并非都是如此,)我们现在的社会教育症结就在这里,只重智商IQ,其他三个商十分欠缺,甚至简直无影无踪,所以问题就出在这里。

  释宽见:所以我们的教育模式如果要改革的话,我觉得要从这方面思考,首先要抓德商MQ,恢复传统文化的教育,拥有美德的人才被大家所欣赏。(应该)鼓励并奖励推崇这种有美德的人、有好品质的人。品质不好、信用不好的人,受到大家的唾弃和谴责乃至惩罚。

  先把德商MQ要树立起来,恢复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上要有这种鼓励机制。然后第二就是逆商AQ,孩子不应该是小皇帝,孩子就是孩子嘛,让孩子学会独立,让孩子学会为大人服务,让他成为你的帮手,不要成为你的累赘,鼓励他去劳动,鼓励他去锻炼,鼓励他去吃苦,这是培养他的AQ。然后是情商EQ,培养情商就是要合作,团队活动,大家一起合作做一些事情,在当中得到锻炼。然后最末尾才是智商IQ,IQ其实我们已经强调太过了,不用强调也已经强调了,所以我们要把IQ它放在这个应该在的位置。

  再谈谈培养这4商的方法,比如说参与一些社会慈善公益活动,共同参与做善事,自然就会培养德商MQ啊,这种慈善活动也可能会失败,就培养了逆商AQ了,同时它也是集体合作嘛,这个情商EQ也培养了,如何把活动组织好需要仔细计划准备,这样智商IQ的培养也有了,在活动中自然就会锻炼你的IQ。所以说为什么国外很盛行这些东西——慈善的公益活动,就是因为全部4Q都得到锻炼啊。因此集体做好事儿就能培养这个4Q,集体去做一件好事儿,这就是个好方法,我们多组织大家集体去做一些好事儿,这…

《德商(MQ)、逆商(AQ)、情商(EQ)和智商(IQ)》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各有因缘莫羡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