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好,他臉紅紅的,雖然血壓稍微有一點點高,沒有關系,我看他還比較對哦!
所以,如果以科學來講,修行同這個男女關系,漏不漏丹的關系,是個大問題,這個問題誰要能夠參通,差不多了。女性跟男性又不同,誰能夠參通這個,那我可以封他做呼圖克圖,真的活佛了,真的大師了。你朋友托你問的問題,我只能告訴你這樣,如果說問我,如何把這一面能夠完全切斷,而修到煉精化氣,難了。你不像我那個同學馬白眉,沒有他的那種經驗。
至于身體弱的,經常漏精的,我更告訴你一個秘密,釋迦牟尼講的秘密,連密宗都不講,也不注意,只有《大藏經》律藏部分才有。佛講男人出的精,有七種,“青、黃、赤、白、黑、酪色、酪漿色”,這真嚇人,現在科學連影子都沒有。譬如你們漏丹,白天一起來,褲子上那個差不多白白的,年紀輕的有一點印迹,年紀大一點就是白水,鼻涕水一樣,那是身體不好了,那是一般凡夫。佛說的轉輪聖王那個精是青色的,轉輪聖王的太子精是黃色,轉輪聖王第一大臣的精是黑色,犯女色多的精是赤色,修到阿羅漢那個精是酪色,至于說酪漿色,那已經是活著的舍利子了。
有些人的精,譬如有艾滋病的,有腎病的,精的顔色普通帶一點黃的,所以男女內褲裏頭,都有點黃黃的,現在醫學叫“黃體素”,都有的。但是有些女性過分黃了,這要檢查身體,有問題了。女性有時有白帶,是女性的病,也是漏丹的一種。女性的白帶比男性更微細,有白帶、黃帶、赤帶。赤帶不是月經,那是有病了,或者是內出血,非常微細。
丁師,我只告訴你叁分之二,沒有給你做結論啊,做結論太難了,做結論我要賣錢的啊!其實不是這個問題,是要真修行的,慢慢再研究。今天晚上要分手了,你問的問題,這樣答複可以了吧!所以講戒律太難了!
第五堂
內容提要:
什麼是漏
叁脈七輪和六道
離別前
再說漏不漏丹這個事,漏丹這個是身漏,最嚴重,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在漏,思想、妄念全部在意漏。“一念不生全體現”,這就是六根不漏,才可以得“六通”,證大阿羅漢的無漏之果。
剛才講的問題是“身漏”,身漏對于健康長壽,或者修道色身轉化有關聯,但還不是全體。所以剛才那個甲師跑來問要怎麼樣,我說你轉個身再來問。像你這樣一個衰弱有病之身,已經不談這個了;整個的身體都不健康,你就趕快修白骨觀、不淨觀,把這個身見先丟開。等到白骨觀、不淨觀、安那般那修好了,沒有這個身見了,直接走心地法門。那時不談這個問題,就可以做到六根不漏。
所以前五通是天人境界,大阿羅漢境界在第六通“漏盡通”。一切無漏,圓滿清淨,這才是六根不漏了。你光問這個小漏!眼睛看到好吃的,愛喝酒的看到酒,那真是進入“無處不漏”。什麼酒都喝光了,喝光了還打架,那就是酒漏,哪一點不漏啊!男的看到好看的女人,女的看到好看的男人,嘿,就算不看還要眼睛斜一下,早就漏了,邪漏!六根都在漏。大阿羅漢修到無漏果,六根一切清淨,完全不沾。那不是戴居士跟李居士兩個的對吹!你們把山都吹得垮,連少林寺的武功都抵不住。所以說不漏談何容易啊!
有人吃過飯就跑來替你們問,不過他自己也想問:“老師啊,叁脈七輪同四禅八定有關聯沒有?”我說:“當然有啊!和十六特勝密切關聯。”換一句話,叁脈七輪的臍輪以下這裏,是欲界,所以漏丹不漏丹,都從這裏發起來的。本來是往上,可是你漏了,就顛倒走了,也就是下叁道——地獄、畜生、餓鬼。臍輪上來到眉間輪是色界;眉間輪上去無色界。
叁脈七輪有關叁界的氣脈,是這樣區分,可以這樣向上,可以那樣向下,看你本事修到哪裏。這懂了吧?剛才講到漏丹,臍輪的氣脈打通了,就跳出了欲界,身體得樂了,但是大樂輪打開才真得樂。初禅叫離生喜樂,是脫離欲界的影響,生喜樂了,是十六特勝的“受喜、受樂”的境界。
所以,叁脈七輪處處有問題,要好好參究。還有修白骨觀,最後打開頂輪這裏;可是要注意哦!後腦這裏視覺神經的關系,到那個時候什麼都看見了,你不要認爲得了天眼通,要趕快關閉,閉不了趕快來找我,再不然找人給你紮兩針,把它紮掉停住才好;如果往神通路線走,就走入五陰境界去了。每一步功夫同叁脈七輪都有連帶關系,反正天生有這個身體,身心兩個一體,心物是一元的,所以都有關系。大概只能給你們講到這樣,聽懂了吧?
又有人問了,叁脈七輪同十六特勝的受喜、受樂有沒有關系?有關系。所以十六特勝有個“除諸身行”;我也提醒你們注意,既然除掉“身行”,沒有身體感覺了,身見沒有了,後來怎麼又有一個“受諸心行”呢?那個受是什麼呢?這就不同了;因爲到了“受諸心行”時,同這個“身行”連在一起,就到四禅境界了,是這樣的道理。今天,我們這一會難得,到這裏爲止了,可以了,你們回去慢慢消化吧。
像這些問得好,如果不問,我也沒辦法給你們講。你們學人不開口,永遠像辛師一樣,他也不問,我問他他也不響,他就跟我對抗起來了。嘿嘿,我最喜歡他坐在那裏拿本書看的樣子,很有意思。你說他是在看書嗎?他根本不在看,拿本書弄弄弄。我怎麼曉得他不看書?因爲書掉了他也不管,旁邊有一本再拿來,他永遠在看書,書永遠看他。
所以藥山禅師不准人家看經典,他自己在看經典時,人家問他,“老和尚,你不准大家看經典,你怎麼看經典?”“你們看經啊,把牛皮都看穿,我看經,是拿來遮遮眼睛的。”呵呵!辛師拿來遮眼睛。對不對?辛師啊!我判你的罪行承認不承認,服氣不服氣啊?他不說話,你拿他沒有辦法。
講到氣脈,忽然想起這頂帽子,你看這個玩意很好玩吧!(衆笑)很像密宗講的兩重寶蓋,臍輪上來到心脈,一重;喉輪和頂輪是一重。這帽子是他們到周莊玩買的,是樹葉子做的,等一下我給你帶回少林寺,曬太陽的時候做草帽戴戴,翻過來做官帽戴,你看多好的寶貝啊(衆笑)!可是路上很難保存,碰到不對就碎了,要保護好,不保護好,氣脈散了就完了。所以他問到氣脈,就想到這個。你看這樣一個玩意,變化萬千,那麼多變化,那麼輕靈;那也是氣脈問題啊!
教你們修安那般那,修到最高處如何,我們做個結論,引用禅宗達摩祖師的師父——般若多羅尊者的話,同安那般那有關系。
“祖因東印度國王請齋次,王乃問:諸人盡轉經,師獨爲何不轉?祖曰:貧道出息不隨衆緣,入息不居蘊界,常轉如是經百千萬億卷,非但一卷兩卷。”
“東印度國王請齋次”,“次”就是那個時候。東印度靠雲南、緬甸、泰國這一邊了。皇帝請千僧齋,請了這些和尚來,每一個和尚都在念咒子念經來感謝。“王乃問:諸人盡轉經”,你看他們這些師父,嘴裏都在念經念咒,“師獨爲何不轉?”你嘴巴都不動,沒有念哎,不念經不念咒。注意喲!看祖師怎麼答!“貧道出息不隨衆緣,入息不居蘊界”,“蘊界”就是身體內外,空中來空中去,一切不停留,無著無住。“常轉如是經,百千萬億卷”,他說我隨時隨地在轉經念經,每天百千萬億卷啊!“非但一卷兩卷”,不是念一遍兩遍《金剛經》而已。你修安那般那,修到祖師一樣,“出息不隨衆緣,入息不居蘊界”,那就好了。
這裏要注意了,所以說起心動念,你們不是問到“心意識”嗎?“心”,起心有意,“意”是心的第二重投影;“識”,分別意識等等,是第叁重投影。每天你自己覺得心裏妄想多,你已經了解一點點,至于有多少妄想你還看不出來。所以你們看看禅經,佛告訴我們一彈指之間,這個意識有九百六十轉在變化,我們定力不夠,只看到自己思想多,你還沒有看到一彈指之間,這個意有九百六十轉,晝夜之間,十叁億的意,每一意有一身。像中國的人口一樣,一晝一夜,有十叁億的妄想在轉動,你自己都不知道。心不自知,不知道自己在轉,除非有定力有修持的才看得出來。所以你們閉關專修就搞這些,要查清楚,不是光在理上查清楚,要自己看清楚。
所以“識不自知,心也不自知”,自己看自己看不清楚,而“意”可以轉成一身,變成一個身體。所以現在科學家在身上抽出來一個細胞,又可以變成一個人出來。“意”可以成一個身,所以修成功了,意念一動有百千萬億化身,叫“意生身”。
最後告訴你們這些道理,慢慢去參透,先把資料記住,不要靠本子。像你們靠本子記,太討厭了。用本子記就不會像我一樣,能夠亂講。我給你講的時候,又不是看本子講的!你們除了本子記,就什麼都講不出來,問你記得嗎?你說記得。“在哪裏?”“那個本子上。”那有啥子用啊!
好了,這是最後供養,用祖師的話供養你們大家。可以休息了,你們講一點笑話給我聽吧。不要磕頭,不要頂禮,“是法平等”,你們明天上午動身嗎?
古道:明天早晨八點半的火車。
南師:早晨六點鍾就要去火車站啰!
古道:七點出發就可以了。
南師:明天晚上這個時候到嵩山沒有?(答:到鄭州)到少林寺還要多少時間?對啊,你們明天,古道師、癸師你們兩個跟著一路是吧?
這一次,什麼禅堂規矩,如何主持,都沒有講。禅堂的問題,我看你們明年到廟港來看一下禅堂,當場在那裏演習,再說啦!所以先叫你們不要隨便花錢。噢!有一點,你要求的“禅堂”兩個字,我給你寫,會寫“禅堂、參堂”,最好給你寫一副對子,好不好?但是,我希望你們不要隨便建築,花了錢再拆掉,冤枉吧。甯可研究好,構想完備一點。
古道:那個禅堂還沒有設計,在做基礎。
南師:輕松一下,我們這裏沒有什麼形式,不拘形式。他們明天一早走,就要早准備啊,早一點休息吧!
《答問青壯年參禅者 第四天》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