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四天▪P8

  ..续本文上一页好,他脸红红的,虽然血压稍微有一点点高,没有关系,我看他还比较对哦!

  所以,如果以科学来讲,修行同这个男女关系,漏不漏丹的关系,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谁要能够参通,差不多了。女性跟男性又不同,谁能够参通这个,那我可以封他做呼图克图,真的活佛了,真的大师了。你朋友托你问的问题,我只能告诉你这样,如果说问我,如何把这一面能够完全切断,而修到炼精化气,难了。你不像我那个同学马白眉,没有他的那种经验。

  至于身体弱的,经常漏精的,我更告诉你一个秘密,释迦牟尼讲的秘密,连密宗都不讲,也不注意,只有《大藏经》律藏部分才有。佛讲男人出的精,有七种,“青、黄、赤、白、黑、酪色、酪浆色”,这真吓人,现在科学连影子都没有。譬如你们漏丹,白天一起来,裤子上那个差不多白白的,年纪轻的有一点印迹,年纪大一点就是白水,鼻涕水一样,那是身体不好了,那是一般凡夫。佛说的转轮圣王那个精是青色的,转轮圣王的太子精是黄色,转轮圣王第一大臣的精是黑色,犯女色多的精是赤色,修到阿罗汉那个精是酪色,至于说酪浆色,那已经是活着的舍利子了。

  有些人的精,譬如有艾滋病的,有肾病的,精的颜色普通带一点黄的,所以男女内裤里头,都有点黄黄的,现在医学叫“黄体素”,都有的。但是有些女性过分黄了,这要检查身体,有问题了。女性有时有白带,是女性的病,也是漏丹的一种。女性的白带比男性更微细,有白带、黄带、赤带。赤带不是月经,那是有病了,或者是内出血,非常微细。

  丁师,我只告诉你三分之二,没有给你做结论啊,做结论太难了,做结论我要卖钱的啊!其实不是这个问题,是要真修行的,慢慢再研究。今天晚上要分手了,你问的问题,这样答复可以了吧!所以讲戒律太难了!

  

  第五堂

  内容提要:

   什么是漏

   三脉七轮和六道

   离别前

  再说漏不漏丹这个事,漏丹这个是身漏,最严重,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在漏,思想、妄念全部在意漏。“一念不生全体现”,这就是六根不漏,才可以得“六通”,证大阿罗汉的无漏之果。

  刚才讲的问题是“身漏”,身漏对于健康长寿,或者修道色身转化有关联,但还不是全体。所以刚才那个甲师跑来问要怎么样,我说你转个身再来问。像你这样一个衰弱有病之身,已经不谈这个了;整个的身体都不健康,你就赶快修白骨观、不净观,把这个身见先丢开。等到白骨观、不净观、安那般那修好了,没有这个身见了,直接走心地法门。那时不谈这个问题,就可以做到六根不漏。

  所以前五通是天人境界,大阿罗汉境界在第六通“漏尽通”。一切无漏,圆满清净,这才是六根不漏了。你光问这个小漏!眼睛看到好吃的,爱喝酒的看到酒,那真是进入“无处不漏”。什么酒都喝光了,喝光了还打架,那就是酒漏,哪一点不漏啊!男的看到好看的女人,女的看到好看的男人,嘿,就算不看还要眼睛斜一下,早就漏了,邪漏!六根都在漏。大阿罗汉修到无漏果,六根一切清净,完全不沾。那不是戴居士跟李居士两个的对吹!你们把山都吹得垮,连少林寺的武功都抵不住。所以说不漏谈何容易啊!

  有人吃过饭就跑来替你们问,不过他自己也想问:“老师啊,三脉七轮同四禅八定有关联没有?”我说:“当然有啊!和十六特胜密切关联。”换一句话,三脉七轮的脐轮以下这里,是欲界,所以漏丹不漏丹,都从这里发起来的。本来是往上,可是你漏了,就颠倒走了,也就是下三道——地狱、畜生、饿鬼。脐轮上来到眉间轮是色界;眉间轮上去无色界。

  三脉七轮有关三界的气脉,是这样区分,可以这样向上,可以那样向下,看你本事修到哪里。这懂了吧?刚才讲到漏丹,脐轮的气脉打通了,就跳出了欲界,身体得乐了,但是大乐轮打开才真得乐。初禅叫离生喜乐,是脱离欲界的影响,生喜乐了,是十六特胜的“受喜、受乐”的境界。

  所以,三脉七轮处处有问题,要好好参究。还有修白骨观,最后打开顶轮这里;可是要注意哦!后脑这里视觉神经的关系,到那个时候什么都看见了,你不要认为得了天眼通,要赶快关闭,闭不了赶快来找我,再不然找人给你扎两针,把它扎掉停住才好;如果往神通路线走,就走入五阴境界去了。每一步功夫同三脉七轮都有连带关系,反正天生有这个身体,身心两个一体,心物是一元的,所以都有关系。大概只能给你们讲到这样,听懂了吧?

  又有人问了,三脉七轮同十六特胜的受喜、受乐有没有关系?有关系。所以十六特胜有个“除诸身行”;我也提醒你们注意,既然除掉“身行”,没有身体感觉了,身见没有了,后来怎么又有一个“受诸心行”呢?那个受是什么呢?这就不同了;因为到了“受诸心行”时,同这个“身行”连在一起,就到四禅境界了,是这样的道理。今天,我们这一会难得,到这里为止了,可以了,你们回去慢慢消化吧。

  像这些问得好,如果不问,我也没办法给你们讲。你们学人不开口,永远像辛师一样,他也不问,我问他他也不响,他就跟我对抗起来了。嘿嘿,我最喜欢他坐在那里拿本书看的样子,很有意思。你说他是在看书吗?他根本不在看,拿本书弄弄弄。我怎么晓得他不看书?因为书掉了他也不管,旁边有一本再拿来,他永远在看书,书永远看他。

  所以药山禅师不准人家看经典,他自己在看经典时,人家问他,“老和尚,你不准大家看经典,你怎么看经典?”“你们看经啊,把牛皮都看穿,我看经,是拿来遮遮眼睛的。”呵呵!辛师拿来遮眼睛。对不对?辛师啊!我判你的罪行承认不承认,服气不服气啊?他不说话,你拿他没有办法。

  讲到气脉,忽然想起这顶帽子,你看这个玩意很好玩吧!(众笑)很像密宗讲的两重宝盖,脐轮上来到心脉,一重;喉轮和顶轮是一重。这帽子是他们到周庄玩买的,是树叶子做的,等一下我给你带回少林寺,晒太阳的时候做草帽戴戴,翻过来做官帽戴,你看多好的宝贝啊(众笑)!可是路上很难保存,碰到不对就碎了,要保护好,不保护好,气脉散了就完了。所以他问到气脉,就想到这个。你看这样一个玩意,变化万千,那么多变化,那么轻灵;那也是气脉问题啊!

  教你们修安那般那,修到最高处如何,我们做个结论,引用禅宗达摩祖师的师父——般若多罗尊者的话,同安那般那有关系。

  “祖因东印度国王请斋次,王乃问:诸人尽转经,师独为何不转?祖曰:贫道出息不随众缘,入息不居蕴界,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非但一卷两卷。”

  “东印度国王请斋次”,“次”就是那个时候。东印度靠云南、缅甸、泰国这一边了。皇帝请千僧斋,请了这些和尚来,每一个和尚都在念咒子念经来感谢。“王乃问:诸人尽转经”,你看他们这些师父,嘴里都在念经念咒,“师独为何不转?”你嘴巴都不动,没有念哎,不念经不念咒。注意哟!看祖师怎么答!“贫道出息不随众缘,入息不居蕴界”,“蕴界”就是身体内外,空中来空中去,一切不停留,无着无住。“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他说我随时随地在转经念经,每天百千万亿卷啊!“非但一卷两卷”,不是念一遍两遍《金刚经》而已。你修安那般那,修到祖师一样,“出息不随众缘,入息不居蕴界”,那就好了。

  这里要注意了,所以说起心动念,你们不是问到“心意识”吗?“心”,起心有意,“意”是心的第二重投影;“识”,分别意识等等,是第三重投影。每天你自己觉得心里妄想多,你已经了解一点点,至于有多少妄想你还看不出来。所以你们看看禅经,佛告诉我们一弹指之间,这个意识有九百六十转在变化,我们定力不够,只看到自己思想多,你还没有看到一弹指之间,这个意有九百六十转,昼夜之间,十三亿的意,每一意有一身。像中国的人口一样,一昼一夜,有十三亿的妄想在转动,你自己都不知道。心不自知,不知道自己在转,除非有定力有修持的才看得出来。所以你们闭关专修就搞这些,要查清楚,不是光在理上查清楚,要自己看清楚。

  所以“识不自知,心也不自知”,自己看自己看不清楚,而“意”可以转成一身,变成一个身体。所以现在科学家在身上抽出来一个细胞,又可以变成一个人出来。“意”可以成一个身,所以修成功了,意念一动有百千万亿化身,叫“意生身”。

  最后告诉你们这些道理,慢慢去参透,先把资料记住,不要靠本子。像你们靠本子记,太讨厌了。用本子记就不会像我一样,能够乱讲。我给你讲的时候,又不是看本子讲的!你们除了本子记,就什么都讲不出来,问你记得吗?你说记得。“在哪里?”“那个本子上。”那有啥子用啊!

  好了,这是最后供养,用祖师的话供养你们大家。可以休息了,你们讲一点笑话给我听吧。不要磕头,不要顶礼,“是法平等”,你们明天上午动身吗?

  古道:明天早晨八点半的火车。

  南师:早晨六点钟就要去火车站啰!

  古道:七点出发就可以了。

  南师:明天晚上这个时候到嵩山没有?(答:到郑州)到少林寺还要多少时间?对啊,你们明天,古道师、癸师你们两个跟着一路是吧?

  这一次,什么禅堂规矩,如何主持,都没有讲。禅堂的问题,我看你们明年到庙港来看一下禅堂,当场在那里演习,再说啦!所以先叫你们不要随便花钱。噢!有一点,你要求的“禅堂”两个字,我给你写,会写“禅堂、参堂”,最好给你写一副对子,好不好?但是,我希望你们不要随便建筑,花了钱再拆掉,冤枉吧。宁可研究好,构想完备一点。

  古道:那个禅堂还没有设计,在做基础。

  南师:轻松一下,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形式,不拘形式。他们明天一早走,就要早准备啊,早一点休息吧!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四天》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开悟的十个标准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