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是契入大手印的關鍵
◎陳亦新:大手印最關鍵的是什麼?
●雪漠:對上師的信心。上師都想把那份證悟傳遞給弟子,但弟子能否接受,則取決于弟子的信心。當然,認爲自己證得大手印的人,其實並不一定證得。因爲“證得”者,實無所“得”。真正的證得是和光同塵、掃除悟迹,也就沒有了大手印的名相。
真正證得大手印後,就把證得的那個東西也要掃掉,毫無執著,最後達到修無所修。
不過在掃除悟迹之前,要精進地修,也就是要保任你見到的那個空性,把世上一切都融入空性。比如,我在修時,就將那諸相都融入明空和樂空,打成一片。但打成一片之後,要是執著于明空和樂空,還是不究竟。這就等于你渡過河後仍背了小船一樣,這時的船也成了你的負擔。
修得很好的話,會有禅樂。但禅樂仍依附于肉體,氣入中脈之後,就有大樂。請問肉體消失之後,那東西又在何處?這時還要破除那最後的無明和執著,才能達到真正的了無牽挂。到最後,沒有入定和出定,沒有閉關和出關,沒有契入和離開,沒有能修和所修,行住坐臥,皆明廣如天,清藍如海。所以我說,即使在我寫作的時候,我也不是一個遊離于上師本尊之外的作家。這時,本尊就是我,我就是本尊;上師就是我,我就是上師;法界就是我,我就是法界。在青海塔爾寺,我曾請上師印證我寫作時的狀態,他說那時,我和五大金剛是無二無別的,我得到的是真正的五大金剛本尊的加持。但是,我將這些也從心中掃去了,但又不是頑空。到這一步時,無處不在處處在,那種堅信是不假外物的。後來,因爲要寫書,我才請上師印證,上師印證那是光明大手印。要知道,上師爲我印證的,其實是我十多年前就得到的那個東西。
《叁藏法數》中有自證分和證自證分的說法:“自證者,自證所具之法也。謂此識能持見分相分。以能親證自見分,故緣于相分不謬,是名自證分。”證自證分是:“證即能證之體,自證即所具之法。謂能持前自證分、見分、相分,即是此識之本體,以能親證自證分,故緣見分不謬,是名證自證分。”我不恰當地套用發揮一下,就是說我得到的那個“自證分”,是我確信無疑的東西。上師的印證,叫“證自證分”,只有有了“證自證分”,你的所得才算真正有了宗教的意義。
但我那時,連那意義啥的,也懶得去執著了。
需要補充的是,弟子雖然有著超人的自信,但要是沒有上師的印證,一切都沒有宗教意義。所以,上師的印證是必需的。因爲,有許多認爲證得了光明大手印的人,其實是陷入頑空、無記或是沈沒。在關鍵的時候,差之毫厘,就會錯上千裏。
證得實相光明後,就不會再去積累有相的福慧資糧了。因爲他已無求,放下了對今生的所有執著。他不再認爲他應該去供一位遊離于自性之外的本尊和神靈。這時,不會再有我和他的分別,不會産生“我供他,他應供”的分別之念,一切的二元對立都打破了,分別心消失,沒有了能所二執。
爲了搜集寫作素材,我也曾行遍涼州。當我上摩托車時,就如上了禅座,遊行數百裏,卻不曾離禅座;閱盡千人熟睹萬物,卻似無所見。有時,我也會觀修持咒,因爲上師給弟子們都定了任務,我也會嚴格地按上師的要求去做。我不持念珠,卻能清晰地記住一天的持誦數目,幾萬幾千幾百幾十幾,毫不散亂。要是我在夢中想修,那麼在夢中也會清晰地記下數目,幾萬幾千幾百幾十幾。當時就出現了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中要求的好多驗相,包括拙火定的要求、修幻身的要求、“阿”字淨障法的要求,等等。但那個時候,上師並沒有傳我生圓二次第——生圓二次第的傳授和修持是後來的事。這一切,都源于我淨信後上師本尊的加持。
所以,我老說,所有法中,最高的法應該是上師相應法。只要你跟上師相應了,你就能契入大手印,你就能得到究竟解脫。而修上師相應法最重要的,就是對上師的信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信心是根器的標志。大根器者,才有大信心。
真正的業障,就是對上師生起信心時的障礙。我曾有個比喻,要是一個人的心中充滿了五毒之液,他以爲那是無上的甘露,上師要他倒去,他也舍不得倒。上師的加持和慈悲已經很難再裝進他的心了,即使加進去一點兒,也仍然會被五毒汙染了。只有當他倒去自己心靈之杯中的毒液之後,把那心靈之杯清洗得非常幹淨時,上師的智慧才可能進入。這時,才會有真正的相應。
後來,上師傳了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之後,我仍然嚴格地進行了觀修,但許多時候,我很難按儀軌修下去,因爲我一上座,就契入光明大手印。這時,所有的觀修和念誦,就變成了另一種雜念。後來,我專門問過上師,契入大手印後,還需不需要觀想和誦咒,上師說不需要。他說,觀修和誦咒的目的,就是爲了明白什麼是大手印,明白了之後,就專修大手印,直證大手印,就可以究竟解脫。
--選自《光明大手印:實修心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