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見:佛陀的證悟▪P8

  ..續本文上一頁是誰的正義?我們應該遵循哪一個人對正義的诠釋?極端主義只不過是選擇一種正義,而排除所有其他的正義。

  舉另外一個例子來說,我們很能了解儒家的智慧吸引人之處,例如尊敬順從長輩,家醜國恥不外揚等等。這些原則或許是明智的,但是在許多情況下,這些規則卻造成了極端負面的結果,例如控製言論和鎮壓反對意見。舉例來說,執著于保留顔面和順從長輩的思想,導致了長久以來的欺騙和謊言,從對待鄰居到對待整個國家,都是如此。

  有了這樣的曆史背景,許多亞洲國家根深蒂固的僞善,就不令人感到驚訝了。時至今日,古老的封建製度幾乎沒有任何改變。法律和司法是設計來維護和平、創造和諧社會的,但是在許多情況下,司法體系反而對作奸犯科和富人有利,而貧困和無辜的人卻因爲不公平的法律而受苦。

  我們人類在追求快樂、止息痛苦上,用盡了無數的方法和工具,遠超過用在任何其他嗜好和職業上的。因此我們擁有電梯、筆記本計算機、充電電池、電動洗碗機、自動彈出完美吐司的烤面包機、狗糞吸塵器、電動鼻毛修剪器、溫熱坐墊馬桶、奴佛卡因麻醉藥(Novocaine)、行動電話、威而剛、整鋪地毯……然而不可避免的,這些便捷也製造了等量的頭痛。

  各個國家在更大的尺度上追求快樂、止息痛苦,爲了領土、石油、空間、金融市場和強權而征戰。他們發動先發製人的戰爭,來避免預期的痛苦。就個人層面而言,我們也一樣地接受預防性的醫療照護,服用維他命,找醫生注射疫苗及抽血檢查,以及全身計算機斷層掃描。我們不斷地尋找痛苦的征兆。而一旦找到,就馬上尋求療方。每一年,日新月異的科技、療法和自助書籍,都試圖爲痛苦提供長久的解決方案,並且還想根除所有的問題。

  悉達多當時也是在試圖根除痛苦。但他不是夢想著諸如展開政治改革、移民到另一個星球或創造世界新經濟;他甚至沒有想到要創造一個宗教,或發展一套能帶來安詳與和諧的行爲准則。他以開放的心靈來探索痛苦,透過勤奮不懈的沈思,悉達多發現,追本溯源,導致痛苦的是人的情緒。事實上,情緒即是痛苦。無論如何,直接或間接的,一切情緒都生起于自私,也就是說,它們都與執著于自我有關。更進一步,他也發現,情緒雖然看似真實,但不是一個人本具存在的一部分。它們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某個人或某個神強加在我們身上的詛咒或植入。當某些特定的因與緣聚合在一起的時候,情緒就會生起,例如當你突然認爲某個人在批評你、忽視你,或者剝奪你的利益時。然後,相對應的情緒就會接著生起。在接受、陷入這些情緒的當下,我們就失去了覺知和清明。我們“被鼓動”了。因此悉達多發現了他的解決方法——覺知。如果你認真地想要根除痛苦,你必須培養覺知,留心你的情緒,並且學習如何避免被鼓動起來。

  如果你像悉達多一樣地檢視情緒,試圖找出它們的起源,你將會發現它們根植于誤解,因此根本上是錯誤的。基本上,所有的情緒都是一種偏見,在每一種情緒之中,都存有分別心的成分。

  舉例來說,一個火把以某種速度旋轉,就會看起來像個火圈。孩童或甚至一些成年人在馬戲團裏見到這種景象,都會覺得有趣而迷人。孩子們不去區別手和火把上的火,他們認爲所見的是真實的;視覺錯覺所形成的火圈讓他們興奮不已。同樣的,我們許多人過度關心自己身體的外觀和舒適。當我們看著身體的時候,不把它們當做各個分開的部分,如分子、基因、血管及血液來看待。我們把身體視爲一個整體;更有甚者,我們還預設它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有機體,稱爲身體。由于確信身體是真正存在的,我們先是希望擁有平坦的腹部、細致的雙手、壯碩的身形、黝黑英俊的面貌或曲線玲珑的身材。接著,我們迷戀它,把錢投資在健身房會員卡、潤膚霜、纖體茶、南灘節食法(South

  Beach

  Diet)、瑜伽、仰臥起坐和熏衣草精油上面。

  如同被火圈所吸引、激動甚或驚嚇的孩童一般,我們對自己身體的外觀和健康狀態有著種種的情緒。當我們看到火圈時,成年人通常都知道那只是一個形象而已,不會被鼓動。理性告訴我們,火圈是由組合的部分所造成——一只轉動的手握著一個燃燒的火把。沒有同情心的大哥大姊們可能會傲慢地嘲笑這個小弟或小妹。但是身爲成人的我們看得到火圈,因此能夠了解孩子們爲何如此入神,特別如果是在夜間,加上舞者、迷幻音樂和其他動作伴隨表演的時候,更令人目眩神迷。甚至連我們成年人,即使知道這虛幻的本質,也可能會興奮起來。根據悉達多的觀點,這種了解就是慈悲的種子。

  無法計數的各種情緒

  隨著禅定的精進,悉達多開始了悟所有現象的虛幻本質。他以此了悟,回顧了過去的宮廷生活、宴會及孔雀園、他的朋友與家人。他了解到所謂的家庭恰如客棧或旅館,不同的旅客進駐,有了短暫的聯系。最終,這些聚集的人們在死亡來臨或更早時就會各散東西。當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或許會培養出信任、責任、愛,以及對成敗的共同價值觀,各式各樣的戲劇都因之産生。

  悉達多能夠清楚地看見,家庭、愛和團圓的想法,以及宮廷生活的一切迷人現象,很容易讓人們深陷其中。他看見了其他人所見不到的,恰如成年人見到火圈一般,知道這一切只是幻象、和合,不具本質的部分而已。但是如同仁慈的雙親,悉達多不因爲孩子們的迷惑而自覺驕慢或高人一等,反而看見這個輪轉之中,沒有惡,沒有善,沒有過失,因此也沒有責怪,這使得他的解脫,帶有極大的悲心。

  看透了宮廷生活的表象,悉達多現在能夠看見自己的身體是不具本質的。在他的眼中,火圈和身體具有相同的本性。如果有人相信其中之一真實存在——不論是短暫的或恒常的——那麼他的信念就是根源于誤解;如此,便是失去了覺察,也就是佛教徒所說的無明。我們的情緒,就是從這無明所生起。從失去覺察到情緒生起的過程,可以用四真谛完全解釋。我們接下來會談到。

  這個世間存在著無以計數的各種情緒。每一刹那,無數的情緒因爲我們的誤判、偏見和無明而産生。我們熟悉愛與恨、罪惡與無辜、虔誠、悲觀、忌妒和驕慢、恐懼、羞愧、悲傷和喜悅,但是情緒不只這些。有些情緒在某些文化中有字眼可以形容,而在其他文化之中卻沒有,因而被視爲“不存在”。根據佛教徒的說法,還有無數的情緒尚待命名,甚至有更多超過我們邏輯世界的定義能力的情緒。有些情緒看起來是理性的,但大多數是非理性的;有些似乎平和的情緒,卻根源于攻擊性;有些則是幾乎察覺不到的。我們可能認爲某個人絲毫不動感情或漠不關心,但這本身也是情緒。

  情緒可以是幼稚的。舉例來說,你可能會因爲認爲別人應該生氣卻不生氣,而感到生氣。或者某日,你可能會因爲伴侶的占有欲太強而不悅;但是隔天你又因爲她的占有欲不夠強而不快。有些情緒可以令旁觀者發笑,例如英國查爾斯王子對當時的情婦卡米拉(Camilla

  Parker—Bowles)說,他轉世爲她的衛生棉條也無妨。有些情緒展現爲傲慢自大,例如住在白宮的人把他們對于自由的概念強加于世界。把個人的觀點通過威力、勒索、詐欺或隱微的操控,強加于他人身上,也是我們的情緒活動的一部分。基督教徒和伊斯蘭教徒熱衷于勸導異教徒改信,讓他們免于被地獄之火和詛咒所毀滅,而存在主義者則積極地想要把有信仰的人轉變成異教徒。情緒有時也以荒謬的傲慢呈現,例如印度人效忠于英國殖民者所塑造出來的名爲印度的國家。當美國總統布什在林肯號航空母艦的艦橋上,宣布戰勝伊拉克時,許多美國人感受到一種莫名的自我正義感,雖然事實上戰爭才剛開始。拼命想要獲得重視也是一種情緒,看看馬來西亞、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較勁,看誰能夠建造出世界最高的大樓,仿佛那是性能力強大的證明。情緒也可能是病態而扭曲的,因而導致戀童癖和戀獸癖。有人甚至曾在網絡上刊登廣告,征求自願被殺害、吞食的年輕男子。當他被逮捕時,他坦承曾收到了六個人的回應,並且真的殺害並吞食了其中一人。

  直探根源:(不存在的)自我

  所有這些不同的情緒及其結果,都來自于錯誤的理解,而這個誤解來自一個源頭,也就是所有無明的根源——執著于自我。

  自我只是另一個誤解。當我們看著自己的身體(色)、感受(受)、想法(想)、行爲(行)和意識(識)的時候,我們通常製造出一種自我的概念。人們受製約,把這種概念視爲恒常而且真實的。舉起手來,我們認爲我就是這個形體。我們認爲我擁有這個形體,這是我的身體。我們認爲,形體就是我,我很高。我們指著自己的胸膛,認爲我住在這個形體之中。我們對于感受、覺知和行爲也這麼想。我有感受,我是我的覺知……但是悉達多了悟到,不論是在身體裏或外,都找不到一個獨立存在的實體,足以被稱爲自我。如同火圈的視覺錯幻一般,自我也是虛幻的。它是謬誤的,基本上錯誤,而究竟上不存在。但是如同我們會被火圈所迷惑一般,我們也全都被自我所迷惑了。執著于謬誤的自我,是無明的荒謬行爲。它不斷地製造更多的無明,導致了各種痛苦和失望。

  當悉達多發現沒有自我,他也發現沒有根本存在的邪惡,而只有無明。他特別地深思無明如何創造出自我的標簽,將它附著于完全沒有根基的和合現象上,加以重要性,然後拼命地去保護它。他發現,這個無明直接導致痛苦和傷害。

  無明單純的就是不了解事實,或對事實了解不正確,或認識得不完整。所有這些形式的無明,都導致誤解和誤判,高估和低估。假設你正在尋找一個朋友,忽然看到他在遠方的田野中,一走近,卻發現你誤把一個稻草人當做是他了,你一定會感到失望。這並非有個惡作劇的稻草人或你的朋友試圖偷偷誤導你,而是你自己的無明背叛了你。任何源…

《正見:佛陀的證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談實修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