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轉惡緣爲道發願文 附錄:我的堪布——貢噶旺秋

  堪布貢噶旺秋仁波切 (本發願文,爲大堪布貢噶旺秋於入獄21年中,每日所念誦的發願文)

  皈依上師叁寶

  以慈心、悲心、菩提心

  對迷惑不知自己本來面目而生輪回幻相的如母衆生

  發此善願

  

  願

  我的身體、受用、語言、心意和叁世所造善根

  都成爲無量衆生從輪回中解脫、證圓滿菩提的因

  有些人因我而生信心

  有些人因我而生貪心

  更有些人因我而生瞋心

  不管他們生的什麼心,跟我結什麼緣

  只要跟我結上緣的衆生

  

  願

  他們都因此而成佛

  使此緣富有意義

  雖然我並沒造惡

  但他人卻生瞋心視我爲殺父仇人的屠夫

  直接或間接的攻擊我

  

  願

  有天我能以法讓他滿足

  以喂養豬狗般地供給我衣食臥具

  怒目打罵、淩辱毀謗、揭發我過失等

  

  願

  這些令人心生畏懼的一切行爲

  都成爲成佛的因

  因往昔我造業傷害他人

  今日我受業果遭他傷害

  

  願

  此成爲善因

  將來無害于他

  身體是輪回中一切傷害的因

  深知自取的身體讓自己受苦之後

  

  願

  所受的苦成爲菩提道的助伴

  因我的善及清淨的增上意樂力

  

  願

  以父母兄弟姐妹爲首之慈愛親人和一切有緣者

  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願

  無吝惜施我衣食、藥物、金銀等財物之男女檀越

  圓滿布施,令佛歡喜

  

  願

  供給坐臥寢具、生計資具

  疾病時給予慈愛照顧且對我恭敬之服侍者

  持戒圓滿得相好之身

  衆生多生爲我父母

  我卻無慈愛心、無珍惜的役使騎乘、馱運、吃喝其血肉及奶

  

  願

  他們圓滿忍辱盡速成佛

  總之

  

  願

  所有與我有緣之衆生永不墮惡道

  生生世世值佛出世

  聞佛說法、發菩提心成佛

  

  願

  我日後一旦如文殊、普賢、觀音等菩薩時

  如所發願般

  成爲等虛空衆生的怙主

  因上師叁寶的慈悲以及業果無欺的真實力

  

  願

  我熱忱所發之願都達成

  ——對於擁有藏傳佛教薩迦派傳承哲學辯思的堪布貢噶旺秋,宗薩欽哲仁波切如此推崇道:「在西藏地區的叁大哲學家,一位往生、一位半身殘廢,如今只剩下堪布貢噶旺秋,他是我們西藏人可引以爲傲地拿來與印度哲學家相抗衡的極少數學者之一,對於哲學辨析的縝密度,我尚未遇見比他更高明…」

  附錄:我的堪布——貢噶旺秋

  宗薩欽哲仁波切口述

  陳念萱翻譯

  一九八二年錫金西部地方的一個秋末午後,由於我與我的許多老師們的衷心期盼,剛從學校畢業的我,試圖在錫金的西部地方,設立一個傳統的佛學院,重建文化大革命時期在西藏被毀的宗薩大學。在這樣一個單純的鄉間,只有一個小房子和幾個出家僧的我,想完成這份工作,還真有點爲難。事實上,我連教書的老師都尚未有著落。

  這天,正站在我那陰暗的小房間裏發愁,身邊圍繞著幾個無計可施的出家夥伴們,和一堆堆散亂四處的帳單與文件。突然,冒出一個渾身包裹著破布片,又瘦又弱的老先生,見到我倒頭就拜,滿眼含淚地向我獻哈達,激動得擠不出一個字。詫異地望著這不知哪冒出來的何許人物,不斷的追問之後,才好不容易地逐漸道出讓人大吃一驚的答案,西藏來的貢噶旺秋。那時,西藏剛剛開放,中印雙邊的通訊情況無法確知,一年之前,我曾試探性的寫了一封信,陳述我建校的願望,寄到學術地位崇高的宗薩大學,屬名叁位傳聞曆經多年勞改,仍尚在人間的傑出學者。當時西藏地方那高深莫測的情勢,很難想像出我那封地址是否有效的信,能夠到達目的地的機率有多麼小。而今,我驚奇的望著站在面前的,看似衣衫褴褛的乞丐,竟是那叁位著名的學者之一,一個地位崇高的堪布。不禁狐疑,那流個不停的淚,究竟是因爲重見上師轉世(宗薩仁波切是堪布貢噶旺秋的上師-蔣揚欽哲確吉羅卓的轉世)的喜悅,還是因爲憶及上師之種種的深切傷懷。淚眼婆娑地,斷斷續續述說著他的艱辛之旅與此行的目的。

  堪布貢噶旺秋在監牢裏待了二十一年,直到一九八0年,經由勞裏的傳聞,才得知上師蔣揚欽哲確吉羅卓的往生及轉世,並聽說我建校的願望,立時決定了這印度之旅。一九八一年初,被釋放之時,便立即前往協助妹妹蓋房子,這是他唯一存活的親人。之後,便一直閉門潛修,直到接獲我邀請前往印度的信函,便急促地開始計畫離開藏區。當時,藏區的情勢仍十分敏感,人與人之間尚彌漫著沈重的恐懼氣息,未雨綢缪之計,堪布貢噶旺秋悄悄地出走,讓村民以爲他仍在閉關中,以免引起村裏騷動。

  於是,展開了第一站的北藏拉薩之旅,一路蜷縮在卡車的後車廂,行走了許多天。在此,堪布貢噶旺秋片段地拼湊他旅程的詳細位置,爲避開中共的監視,他舍棄方便常用的路徑,而選擇了長途跋涉,經凱拉克山(MountKialach)步行到印度。這是一段非常艱辛的長程旅行,若非同行藏胞的慷慨與仁慈,堪布恐怕無法活著走完這段旅程。跨越西藏與尼泊爾的邊境之時,是讓堪布貢噶旺秋最感恐懼的時刻,橋兩邊村莊的緊張對峙互相監視,逼使堪布躲入大片羊群之中,避開了被發現的恐懼。當他雙腳踏上尼泊爾的國土,頓感這趟路程的最大障礙已過。

  全程七個月的步行,體能衰疲的老堪布,在抵達後只休息了兩天,便全然地投入建校的工作。我們只有少數的不同年齡的工作者,睡覺的房舍都不敷使用,更別提蓋學校了,我的臥室變成教室,收容了來自極少的藏族難民的二十個學生,就這樣因陋就簡地成立了學校。

  在這草創期間的第一個月,堪布貢噶旺秋的健康情形非常糟糕,卻一再地拒絕休息,認爲年事已高,需盡快的將自己所學傾囊相授。也許就是這份弘法的急迫與饑渴,迫使他生存下來,傳法變成他的呼吸。後來我聽說,在堪布貢噶旺秋被關期間,所有佛經早已被毀的情形之下,曾講述全套的經典哲理給獄友們聽,自始至終毫無遺漏地口述。在堪布貢噶旺秋的卓越教學並戒律嚴謹的管束之下,學校迅速地發展,而從錫金遷移到印度比爾。自此,在堪布貢噶旺秋弘法的虔誠專注之下,帶領出十多位的堪布(相當於藏傳佛學院的博士學位)。

  堪布貢噶旺秋教會我叁件事,他的弘法超凡意志力,他對上師的純然虔敬,及對釋迦牟尼佛的極度忠誠,我全心的希望,能有更多的衆生像他一樣,我希望自己能夠像他一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