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阿吽
觀想爲鐵圍山,表示戒律之牆。
跟著放金幣一塊,再加米填滿第一層的曼達圓環。同時一面觀想念誦贊詞:
〈供此叁層曼達,因爲加米填滿時,恐單手拿盤過重會極其疼痛,可以先把基層的曼達盤放在一個圓形的盤子內,把叁層的曼達全部添滿後,才雙手拿起往上捧舉獻供。〉
叁千世界百億剎 七寶人天富饒滿
我身受用悉供獻 願得轉*輪王位
這四句是指化身曼達供養,如叁十七供中的須彌山、四大洲、八小洲、梵天等加在一起算一個世界,一千個這樣的世界稱之爲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之爲二千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之爲叁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以化身來教化的世界。我們修化身供的時候,就觀想百俱胝(注:一俱胝=十億)如塵土這麼無數無量的叁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七寶、近七寶、八瑞相、如意樹、藏瓶、如意寶藥物、甘露、山水森林等合意美觀的一切人天受用及己身叁世善根等所珍惜的一切皆毫無貪著吝惜供養上師化身之壇城。
再來是放第二層曼達在第一層之上,放置金幣一塊,把米填滿,同時觀想念誦贊詞:
無上大樂密嚴剎 具五決定五智聚
供養雲聚難思議 由供獲報剎受用
這四句是指報身供。觀想無數個五方佛的莊嚴刹土,他們都具有報身的五種特質:
處決定:永住色究竟大樂密嚴刹土;
身決定:相好莊嚴圓滿的金剛持佛身;
眷屬決定:唯有聖者菩薩圍繞;
法決定:所宣皆爲大乘教法;
時決定:住世乃至輪回未空。
五方佛又分別象征:大圓鏡智、成所作智、平等性智、法界體性智、妙觀察智五種智慧。
此曼達觀想于化身曼達之上空自境密嚴刹即報身之刹,其中所有智慧之相無量殿及任運自成的妙欲供女等不可思議的供雲恒時供上師報身壇城。這些刹土,由不可思議的五種妙欲(色、聲、香、味、觸)來莊嚴,以及幻化的宮殿、天女、田地、如意樹等等,妙供如雲湧聚,廣大無邊,以此供養皈依境中上師叁寶聖衆,願以此功德成就報身佛之果位。
接著放置第叁層于第二層之上,放金幣一塊,把米填滿,同時觀想念誦贊詞:
現有清淨童瓶身 莊嚴悲心無滅性
持身明點清淨剎 由供願住法身界
這四句是指法身曼達供。六道輪回中的一切事物的本質是空性,是純淨無染、超越生死的,也就所謂的無生法界,如同完美的無漏寶瓶。諸佛的法身是空性,但慈悲的光明遍一切處,以此任運自在的作爲本覺寶瓶之嚴飾,恒長無間斷。將這些與法性現前相、證悟增長相、明智如量相和法盡不思議相這四個大圓滿道顯現之四相,安聚于曼達盤之上。以此供養皈依境中上師叁寶聖衆,願以此供養之功德證得法身佛之果位。曼達觀想于報身曼達上空,于無生本來清淨中,無盡光明的現象作爲供品供養上師法身壇城。
然後將摩尼寶置于盤頂上,右手仍握米少許,雙手往上捧舉,這是供養法身的。以上所述等于是供養一遍。然後把米與曼達盤由外往懷裏之竹箕傾倒,重新如法再供。
最後一遍供養完畢後,不要拆解,可放置佛案前。等到下一座時才拆解,重新再修供養。
B、七供曼達
暫時若不能廣供叁身曼達的人,依供七堆曼達也可以。本儀軌所供的曼達,即是這裏所講的叁身曼達。供養時可依七堆曼達羅之供養法,觀想將叁身刹土中之一切莊嚴供品供養叁身。
做七供曼達,步驟同上,只需備一曼達底層盤,鐵圍山以米右旋撒于盤之圓周後,邊念 嗡 阿 吽 邊撤米七堆, 觀想內有須彌山四大洲並以日月而嚴飾之。然後以雙手捧舉曼達盤至額,隨念叁身曼達偈一次,並依偈文作觀。然後將米向己方傾入盛器,觀爲佛受供後回施行者之加持。如上述爲一遍,如是重複積聚次數修之。
四、上師瑜伽法之實修引導
A、持上師心咒
觀想器世間爲清淨佛土,其中觀想自身化現金剛亥母,一面二臂,身紅色,身紅光熾然遍滿十方叁世,右手持杵柄之钺刀,左持顱器滿盛鮮血,作舞躍勢,左肩斜依卡章加,狀若十六妙齡童女,兩乳凸出,叁目極紅圓,鮮明閃動,面現忿怒颦紋,獠牙緊咬下唇,發黑微黃豎立,五髑髅嚴首,五手印莊嚴五處,項懸五十一新首蔓,並以小鈴衆骨嚴飾,蜷右足懸空,伸左足踏蓮、屍上之日輪。
其頭頂上一肘處,觀千瓣白蓮花,其上有月輪,安坐著無比大悲根本金剛上師所顯現之金色四臂觀音菩薩,形色同皈依境所示。以下所觀四臂觀音則皆想爲與自己上師無二無別。其身相好之光輝普照叁界,由彼大悲顯現五色彩虹般的普賢王如來壇城。顯而無實有,如虹如幻。
複次念偈一遍,接持上師心咒一○八遍:
皈命蓮華師 大悲觀自在 具無盡方便 能滿有情願
心咒于心持 念念不離心 念彼智悲力 所願悉圓滿
視尊貴的上師與觀世音無二無別,並且具足諸佛的功德, 在一切佛中他最爲慈悲。行者懷著強烈的虔誠,持誦上師心咒:
嗡阿吽 班劄 古魯 诶旺 德棟 悉地 吽!
〈如是重複以上念誦來積聚次數〉
B、領受灌頂
自觀平常身,面前空中觀金色四臂觀音。至誠地祈請上師讓我們能早日證悟大圓滿的智慧。我們在上師前發起無比強烈的信心,發願今後唯有依止上師,希求得到上師的果位。就是要這樣一心一意的祈禱叁遍:
上師常常垂念我 我等何曾念及您 深恩何時得相應
我謹殷重而啓請 願師恩源常不斷 爲我上師當相依 直成無死不舍棄
然後一邊持上師心咒,一邊觀想觀音依次授予四種灌頂如下:
一、觀音頂輪白「嗡」放白光射入行者頂輪,此爲初灌。
二、觀音喉輪紅「阿」放紅光射入行者喉輪,此爲二灌。
叁、觀音心輪藍「吽」放藍光射入行者心輪,此爲叁灌。
四、觀音心輪藍「吽」分出第二個藍「吽」,射入行者心中與行者體性融爲一體,此爲四灌。
C、收攝
觀想自己爲金剛亥母,上師現金色四臂觀音菩薩于面前空中,並虔誠祈請上師,默念叁遍:
一心皈命 跪倒師前 啓請相應 求師攝我心
師心吾心 悲心信心 生生世世 心心長相應
面前空中觀音心輪放溫暖紅光。紅光觸己身亥母,亥母化紅光並縮小至豌豆大小,此小豆紅光飛入觀音心中,與觀音體性融爲一體。觀音化虹光消逝于明空中。住于此定上。
D、下座
對上師的虔敬和奉獻是獲得成就的源泉,它是上師瑜伽的精髓。上師瑜伽即是使你的心與觀世音菩薩的心融合,這是一切修行中最深奧的修法,即通往覺悟的最短路徑,它是一切修法生命力的體現,並具足一切修法的功德。過去一切菩薩無一不是依止一位精神導師才生起菩提心並圓滿菩提的。
因此,于一切時一切處自你內心最深處向你的上師祈請最爲重要。當你坐著時,觀想上師在你的頭頂,並向他祈請;當你行走時,觀想上師在你的右肩,並想著自己在繞他而行;當你進食時,觀想上師在你的喉中,並將食物變成純淨的甘露供養給上師;當你困倦欲睡時,觀想上師在你的心中,坐在蓮花上,放出的光芒充滿整個宇宙。
觀想你所體驗過的一切快樂、世間一切美好的景觀及美妙的音聲無限增加以致充滿法界,然後全部供養給你的上師。當你周圍的環境舒適惬意、事事順心時,要想到這一切都是上師的慈悲所賜, 毫無執著地去接受如夢如幻的順境。當你被病苦、悲傷或其它逆境所困時,要想到這也是上師的慈悲,因爲通過這些使你有機會得以清除過去的惡行及業 債,並發願承擔一切衆生的痛苦,使衆生免受折磨。
《不共四加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