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不共四加行▪P2

  ..续本文上一页阿吽

  观想为铁围山,表示戒律之墙。

  跟着放金币一块,再加米填满第一层的曼达圆环。同时一面观想念诵赞词:

  〈供此三层曼达,因为加米填满时,恐单手拿盘过重会极其疼痛,可以先把基层的曼达盘放在一个圆形的盘子内,把三层的曼达全部添满后,才双手拿起往上捧举献供。〉

  

  三千世界百亿剎 七宝人天富饶满

  我身受用悉供献 愿得转*轮王位

  

  这四句是指化身曼达供养,如三十七供中的须弥山、四大洲、八小洲、梵天等加在一起算一个世界,一千个这样的世界称之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之为二千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之为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以化身来教化的世界。我们修化身供的时候,就观想百俱胝(注:一俱胝=十亿)如尘土这么无数无量的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七宝、近七宝、八瑞相、如意树、藏瓶、如意宝药物、甘露、山水森林等合意美观的一切人天受用及己身三世善根等所珍惜的一切皆毫无贪着吝惜供养上师化身之坛城。

  再来是放第二层曼达在第一层之上,放置金币一块,把米填满,同时观想念诵赞词:

  无上大乐密严剎 具五决定五智聚

  供养云聚难思议 由供获报剎受用

  

  这四句是指报身供。观想无数个五方佛的庄严刹土,他们都具有报身的五种特质:

  处决定:永住色究竟大乐密严刹土;

  身决定:相好庄严圆满的金刚持佛身;

  眷属决定:唯有圣者菩萨围绕;

  法决定:所宣皆为大乘教法;

  时决定:住世乃至轮回未空。

  

  五方佛又分别象征: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平等性智、法界体性智、妙观察智五种智慧。

  此曼达观想于化身曼达之上空自境密严刹即报身之刹,其中所有智慧之相无量殿及任运自成的妙欲供女等不可思议的供云恒时供上师报身坛城。这些刹土,由不可思议的五种妙欲(色、声、香、味、触)来庄严,以及幻化的宫殿、天女、田地、如意树等等,妙供如云涌聚,广大无边,以此供养皈依境中上师三宝圣众,愿以此功德成就报身佛之果位。

  接着放置第三层于第二层之上,放金币一块,把米填满,同时观想念诵赞词:

  

  现有清净童瓶身 庄严悲心无灭性

  持身明点清净剎 由供愿住法身界

  

  这四句是指法身曼达供。六道轮回中的一切事物的本质是空性,是纯净无染、超越生死的,也就所谓的无生法界,如同完美的无漏宝瓶。诸佛的法身是空性,但慈悲的光明遍一切处,以此任运自在的作为本觉宝瓶之严饰,恒长无间断。将这些与法性现前相、证悟增长相、明智如量相和法尽不思议相这四个大圆满道显现之四相,安聚于曼达盘之上。以此供养皈依境中上师三宝圣众,愿以此供养之功德证得法身佛之果位。曼达观想于报身曼达上空,于无生本来清净中,无尽光明的现象作为供品供养上师法身坛城。

  

  然后将摩尼宝置于盘顶上,右手仍握米少许,双手往上捧举,这是供养法身的。以上所述等于是供养一遍。然后把米与曼达盘由外往怀里之竹箕倾倒,重新如法再供。

  最后一遍供养完毕后,不要拆解,可放置佛案前。等到下一座时才拆解,重新再修供养。

  

  B、七供曼达

  暂时若不能广供三身曼达的人,依供七堆曼达也可以。本仪轨所供的曼达,即是这里所讲的三身曼达。供养时可依七堆曼达罗之供养法,观想将三身刹土中之一切庄严供品供养三身。

  做七供曼达,步骤同上,只需备一曼达底层盘,铁围山以米右旋撒于盘之圆周后,边念 嗡 阿 吽 边撤米七堆, 观想内有须弥山四大洲并以日月而严饰之。然后以双手捧举曼达盘至额,随念三身曼达偈一次,并依偈文作观。然后将米向己方倾入盛器,观为佛受供后回施行者之加持。如上述为一遍,如是重复积聚次数修之。

  

  四、上师瑜伽法之实修引导

  A、持上师心咒

  观想器世间为清净佛土,其中观想自身化现金刚亥母,一面二臂,身红色,身红光炽然遍满十方三世,右手持杵柄之钺刀,左持颅器满盛鲜血,作舞跃势,左肩斜依卡章加,状若十六妙龄童女,两乳凸出,三目极红圆,鲜明闪动,面现忿怒颦纹,獠牙紧咬下唇,发黑微黄竖立,五髑髅严首,五手印庄严五处,项悬五十一新首蔓,并以小铃众骨严饰,蜷右足悬空,伸左足踏莲、尸上之日轮。

  其头顶上一肘处,观千瓣白莲花,其上有月轮,安坐着无比大悲根本金刚上师所显现之金色四臂观音菩萨,形色同皈依境所示。以下所观四臂观音则皆想为与自己上师无二无别。其身相好之光辉普照三界,由彼大悲显现五色彩虹般的普贤王如来坛城。显而无实有,如虹如幻。

  复次念偈一遍,接持上师心咒一○八遍:

  

  皈命莲华师 大悲观自在 具无尽方便 能满有情愿

  心咒于心持 念念不离心 念彼智悲力 所愿悉圆满

  视尊贵的上师与观世音无二无别,并且具足诸佛的功德, 在一切佛中他最为慈悲。行者怀着强烈的虔诚,持诵上师心咒:

  嗡阿吽 班札 古鲁 诶旺 德栋 悉地 吽!

  〈如是重复以上念诵来积聚次数〉

  

  B、领受灌顶

  自观平常身,面前空中观金色四臂观音。至诚地祈请上师让我们能早日证悟大圆满的智慧。我们在上师前发起无比强烈的信心,发愿今后唯有依止上师,希求得到上师的果位。就是要这样一心一意的祈祷三遍:

  上师常常垂念我 我等何曾念及您 深恩何时得相应

  我谨殷重而启请 愿师恩源常不断 为我上师当相依 直成无死不舍弃

  然后一边持上师心咒,一边观想观音依次授予四种灌顶如下:

  一、观音顶轮白「嗡」放白光射入行者顶轮,此为初灌。

  二、观音喉轮红「阿」放红光射入行者喉轮,此为二灌。

  三、观音心轮蓝「吽」放蓝光射入行者心轮,此为三灌。

  四、观音心轮蓝「吽」分出第二个蓝「吽」,射入行者心中与行者体性融为一体,此为四灌。

  

  C、收摄

  观想自己为金刚亥母,上师现金色四臂观音菩萨于面前空中,并虔诚祈请上师,默念三遍:

  一心皈命 跪倒师前 启请相应 求师摄我心

  师心吾心 悲心信心 生生世世 心心长相应

  面前空中观音心轮放温暖红光。红光触己身亥母,亥母化红光并缩小至豌豆大小,此小豆红光飞入观音心中,与观音体性融为一体。观音化虹光消逝于明空中。住于此定上。

  

  D、下座

  对上师的虔敬和奉献是获得成就的源泉,它是上师瑜伽的精髓。上师瑜伽即是使你的心与观世音菩萨的心融合,这是一切修行中最深奥的修法,即通往觉悟的最短路径,它是一切修法生命力的体现,并具足一切修法的功德。过去一切菩萨无一不是依止一位精神导师才生起菩提心并圆满菩提的。

  

  因此,于一切时一切处自你内心最深处向你的上师祈请最为重要。当你坐着时,观想上师在你的头顶,并向他祈请;当你行走时,观想上师在你的右肩,并想着自己在绕他而行;当你进食时,观想上师在你的喉中,并将食物变成纯净的甘露供养给上师;当你困倦欲睡时,观想上师在你的心中,坐在莲花上,放出的光芒充满整个宇宙。

  

  观想你所体验过的一切快乐、世间一切美好的景观及美妙的音声无限增加以致充满法界,然后全部供养给你的上师。当你周围的环境舒适惬意、事事顺心时,要想到这一切都是上师的慈悲所赐, 毫无执着地去接受如梦如幻的顺境。当你被病苦、悲伤或其它逆境所困时,要想到这也是上师的慈悲,因为通过这些使你有机会得以清除过去的恶行及业 债,并发愿承担一切众生的痛苦,使众生免受折磨。

  

  

  

  

《不共四加行》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