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終極的虔信(4)
從婆羅門的四個人生階段中,我發現了它生命力頑強的原因所在。他們利用梵行期培養了大量的宗教人才,而居家期又解決了接班人的問題。那種依家族沿襲的傳統無疑有著更爲久遠的生命力。此外,婆羅門教將宗教禮儀融入了日常生活。這樣,婆羅門教就一直是活的宗教。它一直贏得了大量的信衆,即使在上層知識分子對佛教敬仰有加時,普通老百姓仍然將婆羅門教的諸多禮儀作爲自己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因爲雖然宗教中的精英追求解脫,而一般的信衆卻希望得到一種超自然力量的庇佑。于是,從公元4世紀開始,印度便出現了一股強大的虔信熱潮,它的理論基石,便是虔信瑜伽。
聽,那老者唱的便是——
一定要常修瑜伽對我專注不一,以至高無上的信仰生起淨信,
只有這樣的行爲,在我眼中,才能稱得上最高的瑜伽行者。
有人視我以終極的意義,憑借瑜伽把我冥想,
向我奉獻諸多羯磨,將我虔誠地淨信供奉。
把心專注在我的身上,我就會成爲拯救者,
我會將那些淨信之人,超拔出生死輪回之海。
督攝六根地淨信我吧,把你的智慧奉獻給我,
你將恒常地融入我中,對此絲毫也不要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