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死的金剛心 第22章 證悟本源的智慧

  第22章:證悟本源的智慧(2)

  朝拜寺院的人越來越多,大家都來聽梵歌,看得出,人們都很敬重唱《薄伽梵歌》的人。諸多聲音都消失了,只有清淨的梵音在缭繞——

  那些智者具有偉大的智慧,完全抛棄了業的結果,

  他們斬斷了生命的束縛,完全做到了無災無難。

  相對于那些罪惡的人們,你的罪惡真是滔天。

  因此只有靠智慧之船,才能超越那罪惡的大海。

  阿周那,就像那熾燃的烈焰,才能焚毀積聚的柴草,

  必須靠那智慧之火,才能將諸業焚燒一空。

  因爲這個世界裏所有的淨化中,沒有啥能跟智慧相若,

  憑借知識而達到圓滿的人,才能淨化並完善自我。

  有誰靠信仰之力左右了諸根,證得了智慧並專一虔誠,

  誰就在智慧降臨之時,當下體驗到無上的平靜……

  若憑借瑜伽舍其所爲,用智慧斬斷疑惑的根本,

  自我終于主宰了自我,諸業就不會將他捆縛。

  疑慮生于無明而寓于心內,用智慧之劍才能斬斷無知。

  婆羅多,當你殺滅了無明,你就來修習瑜伽專心致志……

  司卡史德介紹道,他在唱智慧瑜伽呢。這智慧,不是我們所說的那種知識,而是能證悟本源的智慧。《奧義書》認爲,人類苦難和墮落的根源是無明。正是有了那種無明也即無知,才導致了其行爲的錯誤。只有通過智慧瑜伽的修煉,行者才能超越輪回,達到梵我合一。

  我問,那麼,他們所說的梵究竟是什麼?

  司卡史德說,梵的本意是咒力和祈禱,意思是通過祈禱能獲得一種神秘力量,能達往世界的本源、主宰和萬事萬物的實相。梵超越所有形式,無形無象,既是此岸,又是彼岸,是凡聖之世界的原動力。梵是隱藏于宇宙萬物後面的絕對精神,亦是諸神之本源,情器世界即是梵的化現。

  我問,究竟的梵,是不是就是佛教所說的空性?他們的梵我合一,是不是佛教所說的證悟空性?

  司卡史德搖搖頭說,表面看來,二者似乎有相似之處,但他們認爲梵是神我,而佛教只承認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

  那老人的唱音激昂起來——

  自我只能由自我拯救,自我萬不能沮喪泄氣,

  自我既是自我之友,自我同樣是自我之敵。

  要是那自我能駕馭自我,那自我便是自我之友,

  要是那自我不能駕馭,自我便成仇如同怨敵。

  一旦克製了自我的情感,心境就會安適平靜,

  其無上之大我便能等視:榮辱涼熱與禍福……

  司卡史德說,聽,上面唱的內容裏,有兩個自我,其中一個是小我,另一個是大我,也便是梵我。只有能駕馭小我融入梵我者,才能談得到解脫。他們所說的解脫便是達到梵我合一、跟梵天同體、跟萬有合一的神我境界。你聽他下面的內容——

  我這神聖的生命和行爲,誰要是真正地理解認同。

  誰就在抛卻了軀殼之後,超脫輪回而與我合一。

  遠離情愛、嗔恨和恐懼的人們,祈禱我的庇護並專注于我,

  憑借智慧苦行而得到了淨化,然後便能進入我的智慧境界。

  我包容了諸神超越了萬有,也涵蓋了祭祀等禮儀。

  我那心心相應的瑜伽士啊,即使在命終之時也跟我同體。

  司卡史德說,上面所說的智慧瑜伽跟佛教的禅定修煉有點相似,由調息、執持開始,以靜慮和等持結束,最後達到叁摩地的境界。其過程大多依靠沈思和冥想。那些婆羅門的行爲瑜伽和智慧瑜伽並不是嚴格地區分開的,而是相互滲透,時時交融。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