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樂道》六加行

  《樂道》六加行

  四世班禅大師著

  江波居士口譯

  道次第的傳承來源此不講,主說正文。

  第一加行:一,打掃居室。二,陳設資糧田身口意所依(叁業分別所依爲像,經,塔)。

  掃除工作:念掃塵除垢咒,心裏想迎請資糧田,心中有承事的意樂,否則爲不恭敬。不管居室是否潔淨,每座前定要行此工作。所掃除之灰塵爲自己煩惱,諸智者都如是除,用此方來對治貪嗔癡叁毒。也可與道次第配合,對修每個所緣或某個法之前或修中所現的所有障礙都可用此法對治。從現在到以後修般若都能用此法。灰塵是自己及無始有情之不淨,將之掃除。(此爲大乘修法,可把菩薩行即六度,淨治成熟,圓滿自他。將此善回向給有情,器世間之衆生,同時可修清淨佛土之緣。以上緣起爲成佛及將來自己淨土也如此壯嚴之因)按此修習每掃一下將給自己積聚無量無邊之功德,常啼菩薩,小路尊者及傳承上師都如是修,這些修法都應是修行人該知的。

  陳設叁業所依:質地好壞新舊都無關緊要(平等起觀)將教主,具恩根本上師,宗大師供在佛堂的中央或最上邊。本尊菩薩等最後是護法(上到下或中至外排列)經:《攝般若頌》是最起碼的,密宗在上顯宗在下,大乘在上小乘在下。與格魯派不相同的(見行)不能供在一起(絕對講)。佛塔:供銅塔爲上,照片等都可以。如因窮或其他原因無叁業所依,修法可用樹葉(片)石頭鐵片在物上設五堆代替。(此爲修法曼陀羅非供養曼陀羅)。佛與月亮一樣,在有水的地方都能顯出,佛智在所有法上一刹那都可周遍,一作意佛即在身邊,佛的智,身周遍一切。

  第二加行:陳設壯嚴無谄供品。從質上講出家人不以五邪命所獲(詐現異相,占蔔,高聲現威,自說功德學問,說供養多得福多。)在家人不以十不善法所獲。如果如前這樣,頗邦喀大師說還不如不供。以現世人法爲動機所得這些都是不可以的。

  如何陳設壯嚴:所陳設之供品要整齊,美觀,供水數量爲七,以純淨水作供水,可加香料。觀想供品廣大,念咒加持,呈現于一切諸佛刹土。此加行看是小事,卻內含成佛速之緣起,萬不能使因裏有失,諸佛弟子都應如法作,萬望別自行一套害了自己。

  第叁加行:一,在安樂座上身具足毗盧七法。二,在殊勝善行中作皈依發心。此座爲專修之座座下有白色的右旋字,吉祥草頭向內鋪一圈在上就可鋪著坐著舒服的墊子,前略低于後。(此中都有各自的密意)。上座後身具足毗盧七支,先想一想佛的傳記,自己在未成佛之前應不離上師及座位,堅定自己的信心,誓言,坐上去就應有所成就才是。

  在殊勝善行中作皈依發心:改正動機修法初的願力與修法後的回向二要素非常重要,開始修時一定要正,所謂心王不正心所決不會正。先將心轉成無記再轉爲善心,接著先修數習觀將心靜下,同時可配合九節佛風種下密法習氣。(此中呼吸法以上師傳的爲准)。隨後緣皈依境而皈依發心,自己額高處的前方觀想爲五具皈依境。寶座上有日月輪蓮花,釋迦佛的體性是根本上師,身披法衣,相好壯嚴安住在光中,周圍是各種傳承上師圍繞,在他們前方的寶座上都有說法之經函,光明爲體,標簽向著自己,經函是佛,上師的內證功德所現。他們都朝自己微笑現出喜悅的樣子。將皈依境及大悲的功德思維一下,以此等起心來作皈依發心。我及有情在輪回中,它無邊無底,我現在僥幸能獲暇滿大義之人生,難獲遇之佛教也遇上了,不立即解脫以後就沒有機會了。能使我出離輪回徹底解救我的只有我承事前面的上師叁寶,且能解救父母有情,故我要皈依他們。觀自己周圍是無始的父母有情,他們都是人的樣子,但苦還是原來的苦(此緣起使他們將來都能得人身)我們都對輪回苦非常害怕。對面前的佛法僧生起強有力的信心,看佛法僧的功德,不管父母有情信不信(此中有將來自己成佛時易度化他們之緣起)。自他一切有情至心來皈依叁寶(怖畏輪回苦,生叁寶真實能救之心才能得皈依體,此才是皈依的重點)。接下來念皈依上師頌,觀想皈依境放光及甘露流入自他有情的心間把無始所造之業除淨。對上師的擾亂及不淨想,輕毀,譏等對上師所造的業變成煙汁碳水從自己的根門毛孔排除,整個身體變得非常純淨明了,壽命,福報都增長,自他有情都得上師的救護。皈依佛:觀金剛持放光及甘露加持自他有情,對以前出佛身血毀塔等所有對皈依佛的學處而作的不淨事都清淨了。由佛寶的加持入自他有情身心,使不淨流出,自他一切有情都得到佛寶的救護。皈依法:從一切經函中放光明及甘露加持自他一切有情。特別清除以前謗法,販賣經典,對法寶不敬舍棄正法凡依法寶所造的不善業,現今由法寶的加被力而消除所造之業,自他一切有情都得到了法寶的加被救護。皈依僧:從皈依境中的菩薩,勇士空行僧寶中放出光明及甘露流入自他一切有情身心,對治以前對僧寶的不敬,毀壞僧物,挑撥等罪,凡依僧寶所造的不善業都由此加被力而消除。僧寶的加被力進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得到僧寶的救護。(念頌)發心是大乘的根本可以廣修,在前可受菩薩戒,正受願行菩提心,修歡喜心,修完後可以修以果爲道的修法(此處不講)。修四無量心:每個頌都要念叁遍,先平等舍,慈,悲,喜要把文字與自心結合起來修才有動力。發殊勝心:爲利一切的父母有情,無論如何都要證得甚深覺位,故要修上師本尊瑜伽法,缺此根本修一切都無用。收攝皈依境,有叁種方法(皈依境)

  一:化光溶于自身

  二:皈依境象鳥一樣入于空中

  叁:讓他自然消失

  第四加行:觀想資糧田:

  在此之前先加持地基及供品。(供養雲咒叁遍)地基如鏡樣平坦且堅硬,表面如吠琉璃一樣。咒的作用加持供品,使供品鮮美且遍及虛空來作供養。

  正觀:觀法與皈依境一樣,樂道,速道的皈依境都相同。(步驟與觀法此處略記)注意:資糧田中一切聖衆都是根本上師所化,他們的斷證功德都是一樣。資糧田中每一尊都要觀五處嗡啊莎哈,每尊前面有寶座經函,資糧田外有周遍整個法界的變化,無窮無盡這個觀想非常重要。上師作的是佛的事業,放光又收回不斷不要休止,將來自己任運成就無所障礙的緣起,他們頭上有白色嗡字,喉間有紅色啊字,心間有藍色的字,臍間黃色莎字,密處有綠色哈字將來自己成佛時同時具足叁部五佛。佛心間字放光迎請智慧尊,一切智慧尊的自性是空性。到十方無量的地方去迎請,(念頌可廣可略)到了自己的資糧田處就合爲一,每一尊佛的整個資糧田都到自己面前諸尊的資糧田來合爲一。任何一尊都成爲總攝叁寶的智慧尊。心中生起極大恭敬心。修後就不會對資糧田諸尊去分別,沒有高低,優劣等的區分,他們的作用不同體性一樣,都是自己上師的變現,上師爲了把自己從輪回中救出來,故用了各種極爲善巧的方法來救拔有情。此中每一部中包括其他一切部,以後成就一部就成就百部。勝解要堅固,念恩生信生敬爲主要觀想爲次要,不光想諸尊的功德還要念及恩德。隨後念雜榜火,從他方國土諸來的諸尊溶入叁昧耶尊無二無別。

  獻沐浴:爲了對治無始以來受了財障的負擔,你看一上座就打瞌睡,要麼漆黑一片,此等障礙都是無德受了供養而未集資忏罪所至。現爲了對治障礙而進修沐浴法:觀爲如淨土之浴池及換衣室,然後諸尊請下到各自的地方去沐浴,換衣塗香。(此處略記,修時廣觀)最後浴室都化空。

  第五加行:敬獻七支和曼陀羅:修法無成就是因沒有積福淨罪。爲了正道功德在自相續中生起先要排出違緣,集福淨罪最爲重要,六加行的中心也要放在此上。無論是誰要成就,最應修的是七支法而且七法要完整的修,不能有所缺少要圓滿無誤的來修,因爲七法少了一法也決不能成佛。從敬禮到回向不光是凡夫修的就是佛與佛見面都要互相修七支法,故七支法是每一個有情應修的殊勝法。現在能獲此殊勝法的有情很少了,真正修習此法的更少。現在具備殊勝因緣能盡快集資忏罪故應精進修習能成就多少就是多少。此是現後資糧的根本,在四季常無間斷的下樂善的種子,對福田用信心來耕耘,不知道此殊勝法或知而不修實在是太可惜了。如果這些不清楚修法就無動力,生活中這樣的實例太多太多此處就不舉例說明。

  敬禮支:要以身語意叁業最極恭敬以及承事的意思來修持。(此簡略說明)身恭敬:合掌低頭等一切。(背千萬不能彎)語恭敬:對叁寶的各種贊歎。意恭敬:就是對叁寶上師的敬信。頂禮如果是如法每頂禮一次:自己身體覆之地面到地基(八萬四千由旬)總的微塵數乘上一千個轉輪王的受用就等于一如法頂禮的功德。也可配合道次第的祈請頌來修,叁十五佛中也有,不過此不修叁十五佛忏法。

  供養支:對上師叁寶及資糧田中諸尊作供養的具體功德請閱《妙法蓮花經》《佛說業報差別經》。現世供養就可得叁決定心:一,不堅實的身,上師叁寶所受用就變得堅實了。二,無惡趣怖畏得增上身與菩提。叁,集福生歡喜心。死時有叁相出現:一,作善業能回憶起來。二,供養了可憶念佛。叁,痛苦不會逼迫。可得四見:一,修加行或本尊觀時會見佛。二,頂禮時會見佛。叁,在資糧田裏作供養親見上師是佛。四,現在供養現世就會見到收獲。自己作了供養應歡喜,也可作有上供養及無上供養。(以神通或定力變化的世間沒有的供品,也可作外,內,密,真如供養。(可參考《方廣經》《入行論》等。)主要是應以菩提心爲等起且要將儀軌中的意義弄懂來修,念。總之行者應至誠恭敬的供養上師叁寶。(此支可修曼茶)

  供現曼陀羅:一,供養曼陀羅。二,祈請曼陀羅

  一:以曼陀羅爲引道來現供養,所緣非常明顯等于把叁千大千世界的四大洲來作供養,能集廣大福德資糧容易成就的稀有方便,行者要努力精…

《《樂道》六加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