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明空赤露的覺性(7)
白比朗覺還專門爲瓊波浪覺開示了覺性。他說,那佛教經藏,雖浩如煙海,汗牛充棟,但究其根本,離不開空性覺智。
那覺性、空性是自然智,是一切法的根本。
所謂覺悟,就是了悟那明空的覺性,並赤露于當下。所謂輪回,即是不明那明空覺性,由分別生起無明,迷途難返。
情器世界的一切現象都不離空性,那境相空寂是究竟的法界之理。覺性之體如虛空一樣,那斷常有無四邊,都是戲言,要遠離它。諸相覺性二者無別,本是一味,圓融無礙。即使萬物萬象演戲般熱鬧,那唯一的覺性,也在大平等中無有動搖。外境顯現的一切法皆是本覺之光,你要明白它們本質上仍是無生無滅的,要遠離離異之分別心,舍棄求取之執著心。外不索求,內不愚癡,覺性赤露,遂無能取之心。要明白,覺性無體,離言絕思,雖現一切,卻無動搖。要明白,那外境即心體,心用即外境,二者本無別,這便是唯一絕對之意。
既然知道了境心一味,都是自然智慧的顯現,那麼,解脫迷悟便如水波,波靜爲水,水動爲波,波水不一,便了知解脫,其實是自然智慧之遊戲。只要動靜不二,不離空性,不離悟境,境心不二,無取無舍,就自然解脫了。
你一定要在行住坐臥十二時中,洞悉諸法不離覺性,所有顯現都是覺性本體之顯現,覺性如大海,顯現似浪花,由體而生用,體用不相異。凡所顯現,皆是覺性本體的顯現,叁有輪涅,無不是覺性折射的影子。除了此覺性,並無余法可得。
那覺性無有始終,無有起滅,直到輪回未空,覺性毫不變異,亦無生滅。只要你守定那明空赤露的覺性,遠離能所之執,明所取外境,體性本空,只是覺性顯現,更要明白能取心亦是空的,那所謂的覺性覺醒也了不可得。這樣,你便遠離了邊執,做到能所俱空,分別心隨之消失,清淨猶如虛空。那種覺受是很難用語言來形容的,它超越诠表,遠離言說,無生無滅。雖有覺悟之說,但即使在所謂的悟後,那覺性也不會因悟而增,不會因迷而減;也不會因喜而多,不會因憂而少。悟後與悟前,那覺性並無差別,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總之,大手印的覺性是無生無滅的,它形相無實,性果無修。它本來清淨,無垢無染,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本自元成,非由人造。雖無自性,卻能任運成就各種妙德,任運成就諸種法界。它圓融無礙,非斷非常,性相如虛空,廣闊湛然,無有邊際。它的體性是明空赤露的,猶如金剛持的博大心胸,是很難用言語诠表的。
臨別時,白比朗覺又說,那爛陀寺離此不遠,你要是有興趣,可以前去。那兒有我的朋友德維多吉,他是個大班智達,你不會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