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元成的生命本體(10)
司卡史德說,要知道,邪靈也是妄心的産物,當你的真心能磁化妄心時,邪靈也會變成護法的。真正的降魔,需要大手印智慧。
大手印是本來元成,本自俱足,是天生就有的,不是後天的有爲修煉成的。所以,明白了這一點,就明白真正的修行是不假功用、自然任運的。如同空氣遍滿我們生存的空間一樣,真理也是遍滿法界的。真理無處不在,按一位漢地大師的話說,道在屎尿。就是說,即使在最低賤最肮髒的地方,也有真理的存在,因爲它是本來俱足的。
真理是一種根本規律,非人力造作而成。比如那心物也不離真理,雖有心物之分。那心是體,物爲用,體用本是一體的。它們雖有種種顯分,但都歸于空性。
空性即覺性,那六道輪回和寂靜涅槃也是那覺性的妙用而已。情器世界、芸芸衆生、垢淨高下、是非善惡、因果報應,以及諸多的自然現象、心理征兆,等等,無不是覺性的妙用。它們雖然看起來紛繁複雜,但其體性,卻沒有離開空性,所以,現不異空,空不異現。現爲水月鏡花,體爲空湛清淨。這二者,非由天造,非由地成,非由人修,而是本自元成。覺性現而生妙用,雖現而體性空寂;體性雖空而要現于外物,由體方能起用。它如同摩尼之寶,尋覓其究竟雖了不可得,但其妙用卻能顯現一切。諸法不離空性,空性能現諸法,本體覺性和所現諸法無一異之分別,二者不離不分,無二無異。由此元成覺性,而生叁身。覺性空湛的清淨分爲法身,其明分爲報身,其種種顯現爲化身,叁身一體,亦是元成。
那覺性體性本淨,了不可得,雖現迷情,也是由本體的事用生起。覺性本無無明,由起分別心,無明遂生,現諸境界。
世上紛繁的諸事諸物,皆是那元成覺性的不同顯現,它有染有淨,自明自現,這也是世上諸多現象的緣起。心光爲諸多外現之根,這便如《華嚴經》所說:“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有染淨,外現便有了染淨。那悲心,那智慧,那光明,那粗重肉身,那分別心,那無分別智,那染汙的諸多意識,那清淨的各種功德,都由那本元心生成。
那迷執和覺悟也源自本元心。但諸多妙用,諸多現象,終究會回歸本體的,如泡沫歸于大海,如雲彩散于天空,如虹霓消于蒼穹,如煙霧化于無迹。那麗日下自現的七光,終究會融歸于叁棱的晶體中。所現叁有輪涅,亦將融歸于本體本淨之地,于元成界中平等解脫。
離心無法,離心無修,離心無成,離心無敗。佛之叁身五智,衆生的叁業煩惱,皆源于本元之心,心外別無他法。心外求法者,便是外道。
所以,我們在修行時,必須了知那明空的覺性,它本自俱足,不假外求,它像水晶球那樣燦然,本具地水火風空五種光明,可現諸境。雖然在衆生因位有無明業力,很難超越根識,但那知照的光明是覺性本有的功能。明知而不生分別,不用概念推求,根識覺念本空,攝用歸體,就會自然安住于明體之中了。
那六根六識雖現出諸境,但不離明空覺性。而那覺性之體如虛空本淨,故應放下一切,無修無治;放松六識,無修無作;任運自在,安住于覺性之中,即是住于自性大叁摩地。
在日常行爲上,我們要認識明白那世上的諸多現象,皆在覺性中本來就有,它跟夢境一樣,是自性中本有的。那情世界,那器世界,那叁有輪涅,無不是覺性幻化的遊戲而已。它就像萬花筒變現的諸種圖案,像水晶體折射的諸多光明,一切皆來自本體,勤而不多,懶而不少,任運而成,不假造作。
那元成的本體空性,是無有變異的。覺性之體明空本淨,覺性之用顯現一切。色界、欲界、無色界,那生死,那輪回,那涅槃,皆是那本體的遊戲化現,跟魔術師變化的魔術一樣虛幻不實,覓其本質,了不可得,現空不二,明白此真理者,即是明白金剛持的境界,它絕思絕慮,離言離說,無有得失,無有轉變,無有上下,無有好惡,無有內外,無有任何分別心折射的外現。一切所現,皆超越思議和言說。它遠離斷常有無四邊,就連這元成之說,也是假名安立,而非實有。
明白了以上的道理,你就應該清醒于當下,保任于元成的覺性之中,保任于本位的大本淨中,保任于離言絕思之中,保任于那元成的究竟之中,終而得到解脫。
司卡史德又說,你就這樣觀修吧,等你覺得這神廟跟佛國無二時,我會來找你的。
說完,她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