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賣酒的女子(4)
瓊波浪覺沒想到,他會在鹿野苑碰上一位女子。
他一直認爲,那是智慧空行母的化現。
那女子正跟幾位女子在火供。火供是一種供養儀式,先造個火壇,行者邊持咒,邊往火壇裏扔食物。那食物,就會進入被供的本尊和神靈的口中。我說過,在婆羅門的教義中,火是梵天的口。這種說法,深入印度人的心靈,火供因此成了當時許多教派重要的宗教儀軌。
女子目視瓊波浪覺。兩人對視一陣,都覺出了一種奇怪的熟悉。
瓊波浪覺告訴她,他正在尋找一個叫奶格瑪的上師。
女子說,我聽說過奶格瑪,但她已證得虹光身,沒福報者是很難見到的。你爲啥不拜司卡史德爲師?
司卡史德是誰?
一位偉大的證悟者。
女子給瓊波浪覺講起了司卡史德的故事。她很有語言天才,瓊波浪覺于是看到了一個被丈夫和兒子趕出來的老年女子。她便是證悟前的司卡史德。
在幾個男子的呵斥聲中,那女子呼號著逃出了家。因爲她將家中僅有的一點救命糧供養了化緣的僧侶。
那年,她五十九歲,過度操勞已毀壞了她的健康,模樣已垂垂老矣。在瓊波浪覺的印象中,那女子逃時的腳步濺起滿天的塵埃,她身後的路成了一條灰龍。一個兒子氣急敗壞,撿起土坯,向母親扔來。那土坯落在地上,炸起無數的土星,它雖然沒打中母親,卻打碎了母親的心。後來,每次思念兒子時,母親總會想到這個畫面。它最直觀地告訴司卡史德,什麼是苦和無常。那時,她當然不知道,要是沒有這一趕,人世上不過多了一個壽終正寢的老人,卻少了一個光照千秋的偉大女性。她用一生的行履告訴世人,不要怕年老,不要怕噩運,只要你有信心,肯定會成就不朽的功德。
女子說,就這樣,這個偉大的上師被趕出了家門。她四處漂泊,乞討度日。我們也老是在某些地方看到乞討者,我們的肉眼,當然分不清她是不是司卡史德化現。所以,我總是將那些向我伸手的人都當成了她,進而供養,從不去分辨他們是不是騙子。
正因爲有許多像我這樣去想的善良的印度人,司卡史德才沒有餓死。她蒼老的臉日漸豐腴,也終于租到了一間舊屋,屋裏的破箱裏也有了一點余糧。她便開始釀酒。就這樣,她終于遇到了命運中的上師。
一天,一個女子來買酒,司卡史德沒有要錢。因爲那女子告訴她,那酒是給一個叫毗瓦巴的祖師買的。而這個名字,在當時的印度,是天搖地動的。在印度人的眼中,毗瓦巴,幾乎等同于天神。當然,這說法,其實是貶低了那個偉大的上師。因爲天神仍是有漏的,毗瓦巴已證得了無漏。
司卡史德便想,我要啥錢,我能供養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是我的福分。
就這樣,她歡喜地供了兩年。
兩年後,也就是她六十一歲那年,那個上師對女子說,你把那個賣酒的女人帶來吧。
當夜,上師爲她灌頂傳法。
當夜,她便證悟了。
在世人的傳說中,司卡史德是一夜間證得虹身的。但此說不妥。正確的說法是,司卡史德是一夜間開悟的。事實上,開悟後的司卡史德還經過了嚴格的苦行。那苦行,據說經曆了六個月,或是八個月。她在用六種法門長養她證悟的智慧,人們管那法門叫司卡六法。
據說,司卡史德的虹身,就是在苦行後證得的。換一種說法,從凡夫到初地,司卡史德用了一夜時間,而到達十地的修煉,是後來的事。于是,才有了司卡六法。再後來,那六法超越了千年的雲煙,也流入了我的心中,筆者遂成了司卡六法的重要傳承者。
那女子說,司卡史德已成就了無死的虹身。她的身體像彩虹那樣,望之有形,觸之無物,不生不死,無來無去。
瓊波浪覺于是生起了巨大的信心。他說,請你帶我去見這位偉大的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