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死的金剛心 第13章 達美克塔

  第13章:達美克塔(3)

  瓊波浪覺首先看到了達美克塔,這是一座奇特的塔,高十余丈,分爲兩部分,上部爲紅磚所砌,下部是石材構建。石材上刻有十分精美的花紋,有人物,有花草,有飛鳥及各種圖案。這是鹿野苑上最震撼人心的建築,據說最初由阿育王所建,後經各代有佛教信仰的國王擴建而成。跟一些佛塔不一樣的是,它是實心塔。塔下部呈八角形,上有佛龛,供有真人大小的佛像。

  

  瓊波浪覺發現,塔上已有很多被損壞的迹象,也許是外道信仰者所爲,但因爲石材質地很好,那些破壞尚不能損塔之大美。這塔是如此壯美,但它會在二百年後迎接一場很大的浩劫。那時,伊斯蘭大軍的炮火將摧毀那些美麗的浮雕。一團團火龍撲向達美克塔,炸出無數濃煙。令人驚異的是,濃煙之後,塔依然故我,雖然有不少美麗的花紋消失了,但塔本身,卻顯得更加壯美了。八百年後,迦屍的頭兒還打算更徹底地將它從地球上抹去,他叫巴布

  賈迦特。爲了造一個商場,他就想再利用這塔下部的石材。他當然想不到,他的部下們費盡心機,卻剝不下那石條。因爲建塔者用一種十分堅固的金屬將石材跟塔連成了一體。我看到,瓊波浪覺笑了。他定然明白,無常是不變的真理。多結實的塔,終究也會被歲月毀去。正如多結實的大山,即使它不被風雨剝蝕,也會在那空劫來臨前的一瞬,在宇宙的劫火中化爲無量的塵埃。

  

  鹿野苑的另一個大建築是法王塔,形如覆缽。相傳這是阿育王所建,他就是前面說過的那位以殺戮統一印度的著名人物。他用武力將佛教推行得更遠。爲了弘揚佛法,他將分散于印度各地的佛的八份舍利收集起來,再分成數千份,在各地建塔供養,並立以石柱。鹿野苑也曾有阿育王石柱,柱上有四只獅子,朝四方怒吼。如今,這些柱子都被毀了。據說是爲惡龍所殛,但更可能毀于戰火。

  

  法王塔是爲了紀念佛陀初轉*輪所建,其下據說埋有佛陀舍利,六百多年後,果然有人從遺址中發現了裝有舍利的石盒子。

  

  瓊波浪覺看到的法王塔仍然很雄偉。雖然他明白多雄偉的建築也免不了無常,但還是被這雄偉感染了。這便是藝術的魅力。一些不明白藝術也能承載精神的人總在譴責佛教是偶像崇拜。他們也許不知,那所有的偶像,在崇拜者眼裏,其實是一種精神。

  

  因爲有了各種建築,鹿野苑失去了應有的一份甯靜。好在建築群相對集中。建築群外的田野,倒很像瓊波浪覺心目中的鹿野苑。他信步來到田野,這兒仍有沼澤、草原和河流,時見野鹿嬉戲,也總能看到一些修道者。一千多年前,佛陀在這兒轉*輪時,地貌也許就是這樣的。那時,經過長途跋涉的佛陀來到這裏,正在修行的那五個人看到了遙遙而至的佛陀,他們相約不再理他。但隨著佛陀堅實腳步的靠近,那五人看到了佛陀甯靜莊嚴的聖者相,不由自主地生起了信心,便一一起身頂禮。

  

  佛陀告訴他們自己已成正覺。隨後,他講了“苦集滅道”四聖谛。這便是初轉*輪。從一千多年前的那刻起,這世上,便有了“佛法僧”叁寶。

  

  巴利文《中部經》裏詳細地記載了佛陀當時的教授過程:當叁人托缽行乞時,佛陀教誨留下的兩個;這兩個去行乞時,他再教誨前邊的叁位。就這樣,佛陀孜孜不倦地教導著人世上第一批僧侶。終于有一天,那個叫憍陳如的人,成爲佛陀成道後第一位阿羅漢。他用一首偈子,說出了自己的所悟:“初聽聞妙法,心中生歡喜;聞法即斷取,聽到滅貪欲。覺者無貪愛,排除諸邪見;在此人世間,正志不一般。如風拂灰塵,比丘離邪念;正觀生智慧,智慧生正見。諸行皆無常,實觀可覺曉;苦中生厭離,是上清淨道。諸行皆爲苦,智慧可覺曉,苦中生厭離,最上清淨道。諸法皆無我,智慧可覺曉,苦中生厭離,最上清淨道。尊佛知佛法,憍陳如比丘;精進滅生死,淨行得聖道。”

  

  就是說,正是在鹿野苑,佛陀的弟子中産生了第一位阿羅漢。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