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死的金剛心 第9章 遠去的落花

  第9章 遠去的落花

  

  1流淚的瞬間

  

  我想,在藍毗尼的那個流淚的瞬間,瓊波浪覺定然感受到了無常。定然是的。佛經中屢屢記載的藍毗尼竟然成了最尋常不過的村落,這是對諸行無常的最好注釋了。是的,無論多麼顯赫的所在,它的顯赫也僅僅是過眼的雲煙,如水中起滅的水泡那樣,歸于一種稍縱即逝的偶然。

  

  後來的瓊波浪覺將親眼看到無常規律更多的直觀表演。他會看到許多曾經顯赫一時的聖地,如何在千年後成了一抹昏黃的印迹,歲月並不因它們跟佛陀有過聯系而放過它們。它們用自身的經曆,诠釋了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成了佛陀發現的真理最直觀的證據。

  

  多年間,我一直在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契入瓊波浪覺的心靈。我最感興趣的,是他在印度的心靈曆程。我想知道印度之旅在他心中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我知道我達到了目的。當契入湛然的光明境中時,我能切切實實地觸摸到那個偉大心髒的激昂跳動。許多時候,我們也有面對面的交流,更不乏那種融爲一體的明空樂境。基督教中一些聖徒也不乏這樣的體驗,他們將這種狀態下流出的文字稱爲“天啓”。巴哈伊教的創教祖師雖然沒有多高的學曆,卻也在這種狀態下流出了天籁般的文字。我不止一次地被這種文字打動,正如我同樣無數次被自己筆下流出的文字打動一樣。不信上帝的我當然不會把這類文字稱爲“天啓”,我更願意用另一種說法——“跟本尊無二無別”來替代它。雖然一些人總在非議“天啓”之說,但我可以理解他們。我們不要期望一根筷子能探測到大海的深度,更何況,這紅塵裏,總有些挑剔的目光,它們或是不懷好意,或是大善使然。對後者,我總是心生敬畏,對前者,我也心存感激。我就是在諸多的挑剔目光中漸漸成長的。我甚至能預測到一些人對本書某些章節的非議。于是,我選擇了一種我稱之爲“象征”的方式。我曾將瓊波浪覺的故事寫入一本叫《西夏咒》的小說中,書中的主人公雖不能說就是瓊波浪覺,但寫他時,我心頭晃動的,確實是瓊波浪覺的影子。我甚至用“瓊”來命名他。

  

  在那本小說中,我同樣用象征筆法寫了一個求索者的心靈軌迹。但你知道,我之所以用象征,就是想將那種軌迹模糊化和多義化。我不怕君子的挑剔,但我怕小人的中傷。我只能用“小說”二字來抵抗那些中傷者的唾星。對所有挑剔者,我可以對他們說,我寫的只是“小說”而已。但任何一個智者都能看出,我的那些虛構,無疑有著最高意義上的真實。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