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朝聖途中
《瓊波秘傳》稱:那誅法火壇的祭火一直燃燒著。它主要行施了兩種惡咒:一種是誅殺咒,一種是魔桶咒。前者以斷人的命脈爲主,被誅者大多命盡,不得善終;後者會讓人墮入一種無法擺脫的夢魇。據說,後者的誅,是最究竟的誅。前者只能作用于肉體,後者卻能誅滅靈魂。
1 失重的感覺
瓊波浪覺走出了本波寺院。那是當地最大的一個寺院,幾乎占據了大半個山頭。
他的心情很複雜。我原以爲,他定然有種輕松和釋然。可是,秘傳卻不見這樣的記載。從那字裏行間,我反倒看出了一種極其複雜的東西。
我將那種感覺稱爲“失重”。
在離開本波寺院時,瓊波浪覺忽然有了一種無著無落的情緒,他覺得自己沒有了依附。正是在那個瞬間,他忽然明白了爲啥人們需要宗教,爲啥需要一種靈魂的依怙,爲啥人總是要苦苦地追求一種形而上的東西。他說,宗教定然源于這種無依無靠的孤獨感。他覺得自己忽然被“抛入”了陌生。雖然那是他自己的選擇,那種被“抛入”的感覺仍非常明顯。九百多年後,一個叫海德格爾的人诠釋了這種感覺,人們便稱他爲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
那份孤獨和被抛入的陌生感,一直跟蹤了瓊波浪覺許久。他感到自己徜徉在無邊無際的空間和無始無終的時間裏,像茫茫大海裏的一片落葉。有時候,他更像飄遊在秋風中的黃葉,從天的這頭飄向天的那頭,一任那秋風撕扯自己。原以爲,離開本波的自己應如脫缰的野馬,能暢快地撒野一氣。卻想不到,他忽然有了一種失重的感覺。
只有在想到奶格瑪時,他才覺得有了一份依靠。
但此刻的奶格瑪,還僅僅是個符號,沒能融入他的生命成爲靈魂的依怙。于是,他時時陷入那種失重的情緒之中,做不了心的主人。
他想,要求得真正的解脫是多麼難呀。
是的。沒離開本波前,他是那麼強烈地想離開它。他覺得那些吱吱咕咕的人是多麼討厭,現在,那些人都不見了。雖然他們仍在吱咕,但眼不見爲淨,煩人的白眼和臉色畢竟不見了,誰料想,那些東西消失之後,他竟然有種面對虛空的感覺。這,同樣令他受不了。
他想,這說明,他以前的所有修證,都是不究竟的。只要心需要依靠,便不會産生解脫。
但無論如何,瓊波浪覺終于告別了那個顯赫的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