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登上智慧山頂

  登上智慧山頂

  暖根增滿時,頂法爲其名。

  初安四念住,叁摩地明增。

  什麼是頂法?

  《叁藏法數》中說:“頂者謂觀行轉明,在暖之上。如登山頂,觀矚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頂加行。”觀矚四方者,謂觀四谛也。

  《俱舍論》中說:“此暖善根,下中上品,漸次增長,至成滿時,有善根生,名爲頂法。此轉勝故,更立異名。動善根中,此法最勝,如人頂故,名爲頂法。或由此是進退兩際,如山頂故,說名爲頂。此亦如暖,俱觀四谛,及能俱修十六行相。如是暖頂二種善根,初安足時,唯法念住。以何義故,名初安足?謂隨何善根,以十六行相,最初遊踐四聖谛迹,後增進時,俱四念住。諸先所得,後不現前。于彼不生欽重心故。”

  俗話說:“站得越高,望得越遠。”所謂的頂法,就像你此刻站到了山頂上一樣,俯瞰四周,許多東西盡收眼底。這時候,你突破了以前的一些角色的限製,才能慢慢品嘗到超脫紅塵負累的喜悅。

  頂法包括了四念住的正見,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你會發現一切都是假象,一切都是夢境,你就不會再被身邊的一切所牽製。這時候,在你的修行中開始品嘗到一種叁摩地的法味。若是修本尊法,你的持咒也不散亂,觀本尊也非常清晰,你的所緣境會相對堅固了。

  下面,進入忍法:

  順谛忍法者,隨順叁摩地。

  于無能所取,隨順忍解故。

  《雜集論》中說:“順谛忍法者:謂各別內證于諸谛中一分已入隨順叁摩地缽羅若,及彼相應等法。一分已入者:于無所取,一向忍解故。一分隨順者:于無能取,隨順通達所依處故。”

  忍法亦稱“忍加行”,忍有兩種含義:一是“印可”的意思,在進入此位之後,即能印可四谛之理,真正發現苦谛至道谛的真正含義,謂此善根,決定無退,故名忍加行。

  忍加行修煉的本質當然以忍爲主,出現的一切你都不要執著,不要讓心跟著外界的事物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念去無隨”。你會學會隨順因緣,于是就會出現“隨順叁摩地”,別人想罵你就讓他罵,想打你就讓他打。來者也好,去者也好,一切隨緣。

  也許,有的人會覺得這很傻,是一種很吃虧的舉動。但就好像吃榴蓮一樣,有的人覺得吃榴蓮是一種享受,有的人卻覺得聞到榴蓮的味道都是一種折磨。實際上,所謂侮辱跟榴蓮沒什麼區別,只要你不用自己的常識來判斷它,它就不會對你産生任何影響,更不能讓你心裏産生憤怒或者痛苦等感覺,你的心就能夠始終安住于專注安詳的甯靜之地。

  這就是“隨順叁摩地”。當你連在受到侮辱的時候,都不執著于外相、能取、所取,你就安忍了,就會進入下一個階段。因爲生起喜樂,就不執著紅塵;因爲發現紅塵很苦,就不會再去執著那些無用的東西,遂有了安樂之心和安樂之相,繼續往下修,就進入世第一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