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一切的不二法門
宋代圓悟克勤禅師有兩句話說:“春色無高下,花枝自短長。”(《圓悟禅師語錄》卷九)這兩句禅語將人類的分別心形容得十分生動。春天的景致本來沒有什麼高下的不同,但在人類的眼裏,這些花朵有著長短之別。大部分人偏偏喜愛色澤繁豔、香氣濃郁的花,而嫌棄樸素無華、香氣平淡的花。
其實,“長”也好,“短”也罷,都是大自然之美的顯現,用不著人們去較短論長。由于有了分別之心,人爲地生起了好惡的念頭,就蒙蔽了智慧的眼睛,看不清自然宇宙、社會人生的真面目,在對美醜、好惡的分別中迷失了自己。
人類由于有了苦樂、悲喜的種種對立,才産生了各種癡迷妄想和煩惱。要想從根本上解除苦惱,就必須超越這種相對的世界。超越相對的世界,就是要清除我們意識中根深蒂固的分別的念頭。這是禅的智慧給予人生的切切實實的受用之處。
放下執著、明心見性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二法門”。通過不二法門,可以超越一切對立,涵養從容淡定的心態。
“不二法門”是《維摩诘經》等大乘經典所提倡的超越生死對立的方法,被禅者視爲超對立的利器。禅宗叁祖僧璨大師的《信心銘》說:“才有是非,紛然失心。”——一旦生起了相對的念頭,就會破壞原本完整的心態。因此凡是涉及到相對的見解,都要加以揚棄,片刻也不讓它停留心中。“要急相應,唯言不二”。——要想與真理相符合,得到覺悟,就必須體會不二法門。
不二法門將自他、好惡、貧富、貴賤、尊卑、大小等一切的相對觀念打成一片。運用不二法門,可以使我們對自己與他者、贊美與诋毀、順境與逆境、生命與死亡等問題,有著智慧而圓滿的體會。
自他本無異
自他本無異的意思,是說自己與他者是不二的。我(自)和你(他)本來是兩個不同的生命體,爲什麼說不二?這是因爲,一切事物都處在相互聯系之中,依靠著一定的條件和相互作用而産生、發展和消亡,沒有固定不變、獨立存在的性質。
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由于各種因緣的和合而生起,由于因緣的離散而消失和死亡。“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雜阿含經》卷四十七)。一切事物都是緣起的,一切事物從緣而生,又從緣而滅。所以,自己和他者,是互相依存、互相成就的,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