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轉外物
《楞嚴經》在“一切衆生,從無始劫來,迷己逐物,失于本心,爲物所轉”的後面,有兩句話說:
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轉物”是指擺脫外物對人生的控製,能夠隨心自如地驅遣外物,而不被它牽著鼻子走。
當你能夠自由自在地驅使外物的時候,你就是大徹大悟的人了。
禅的真谛,就是要超越聲色紛纭的外部世界,在滾滾紅塵中,保持心靈的甯靜與自由。
《莊子》說:“君子不役于物。”君子不會被外物所奴役,不會成爲外物的奴隸。
只是,這樣的君子,在今天如鳳毛麟角,實在是少之又少。今天,我們生活在豐富多彩的世界裏,要想不被外在的事物所奴役,沒有非凡的定力是絕對不可能的。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爲外物所累,並因此而變得平庸,變得世俗,變得汙濁不堪。
蘇轍說,人生在世,如果能夠“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黃州快哉亭記》)適度的物質需求,在生活中不可或缺。但過分地追逐外物,就會被外物所奴役,成爲外物的奴隸,就傷了本心本性。
怎樣才能擺脫“以物轉我”的處境?
出路只有一條,這就是“以我轉物”。
“以我轉物”,就是以“我”來轉變外在的事物,從被外物奴役的狀態中解脫出來,駕馭外物。
你如果被房子所奴役,你就成了“房奴”;你如果被功名所奴役,你就成了“官奴”。這就是“以物轉我”。
當你“以我轉物”時,就可以從房奴、官奴的角色中解脫出來,不論房子大小,都會過得舒坦;不管官位多大,都會活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