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放生基礎知識問答

  問 :什麼叫做放生?

  答 :放生就是看到有生命的異類衆生,被擒被抓被關被殺,異類衆生驚惶失措,命在垂危之際,而發慈悲心,買物救贖,予以解救釋放異類衆生的一種行爲!

  不但自己作,而且心生歡喜 ,並動員他人參與且隨喜此事。當自己做完之後,又滿心歡喜地想:我今天完成了一件很有益的事情,將來我還要繼續堅持下去。

  總而言之,真正意義的放生包括叁個必不可少的程序:前期加行、中 期正行以及後期結行。

  前期加行:就是拿錢去購買生命的過程。此時的每一個步伐、每一次呼吸,都是爲了放生而作的預備工作;

  中期正行:就是在購買之後,用自己的雙手將所買衆生放回原處的過程;

  後期結行:包括隨喜,竭力勸誡他人放生,並發誓再接再厲等所有的行爲。

  

  問 :放生具有什麼功德?

  答 :經中雲:“萬法之根本乃爲生命。”對于包括人類在內的任何生命而言,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生命更重要、更寶貴。如果有人賜予他衆生命,也就賜予了對方所有的幸福。

  比如說,在我們買下一頭牛用于放生之後,假如這頭牛以後可以活五年,那麼就說明,我們這次不僅給予了它重生的機會,在直至它臨死爲止的五年當中,它所享受到的,就它自己而言的所有幸福,也都是我們給予的。因爲萬法的根本就是生命,如果這頭牛失去了生命,就不可能有幸福可言。只有在生命能夠延續的情況下,才能享受到所謂的幸福。

  同樣,在一個人即將死亡之際,如果讓他在自己的生命與全世界的所有財産之間進行選擇,他肯定會選擇自己的生命。因爲如果保不住生命,全世界的財産都毫無價值可言。

  因此,佛陀才諄諄地告誡後人:“諸布施中,放生第一。”

  如同戒殺的功德一樣,如果作了無畏布施(放生),在沒有出離心、菩提心的情況下,死後立即可以投生爲天人。若希望能享用輪回世間的圓滿,並有針對性地進行回向,便可以隨己所願,轉世爲天界的梵天、帝釋天,人世間的轉輪王,或者非天界的阿修羅之王。當然,如果能具備出離心與菩提心,則效果更是不可估量。

  經書中還講過:如同金匠可以將金銀加工製作成各種各樣的首飾、容器與佛像等等一樣,戒殺放生的功德可以幫助自己實現各種各樣的心願。因爲戒殺放生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不管怎麼回向發願,都必定可以成就。

  戒殺放生的人還可以自然而然地令心相續中生起慈心和悲心,因爲生起慈心與悲心的主要因素,就是戒殺、放生和吃素。

  佛陀還說道:大悲心是一切正法的種子!戒殺放生的人是輪回衆生的怙主、救星,是輪回黑暗中的一盞明燈!

  佛陀又說道:“諸持戒中,戒殺第一。”

  因爲,小乘所有戒律的基礎,就是不傷害衆生。而對他衆最嚴重的傷害,非殺生莫屬。如果能守持這條戒,就斷除了對衆生的嚴重傷害,所以是最殊勝的持戒。

  要受持殺戒,只需要自己私下發願即可,不需要外在的儀軌、儀式。

  總之放生的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勝數,簡單地舉其大要述說如下:

  (一)無刀兵劫,免除戰爭殺禍。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殺所致。人人戒殺放生,則人人全其慈悲愛物之心,而刀兵劫運,亦自消滅于無形,此轉移世運之絕大運動也,深望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農工家,注意于此,力爲提倡,必有絕大效果。

  (二)長壽、健康、少病。佛經雲:戒殺放生之人,得二種福報。一者長壽。二者多福多壽無病。若有衆生盡壽命,爲彼作放生,延長其壽命。若叁日內必定死亡,即放十叁衆生,此人能延壽叁年。

  (叁)免天災橫禍,無諸災難。慈悲之人,福德日增,一切患難,皆無形消滅。

  (四)子孫代代昌盛,生生不息。動物由下級進于高階之狀態,與人類由野蠻進于文明之階級相符合。據生物學家之言曰:凡生物皆應于外界之狀態而生變化。如人人戒殺放生,則生生不息,善心相感,正似子孫代代相傳,永遠福壽。

  (五)多子宜男,所求順遂!放生者善體天地好生之心,故獲宜男之慶。

  (六)官祿亨通,一帆風順。

  (七)喜氣吉祥、四季安甯。 吾人一發慈悲之心,則喜氣集于其身,此感應必然之理。

  (八)解冤釋仇,諸惡消滅,無憂無慮。

  (九)合天心,順佛令,物類感恩、諸佛歡喜。所救生物臨死得活,皆大歡喜,感恩思德,永爲萬劫圖報之緣。一切生物,佛皆視之如子,救一物命,即是救佛一子,諸佛皆大歡喜。

  (十)得生天上,享無極之福。戒殺放生者,來世得生于四王天,享無邊之福。若兼修淨土者,直可往生于西方極樂國土,其功德實無涯矣。

  另外放生也是往生淨土的主因,《壽無量光功德莊嚴經》說十種往生因,此十種因雖有不同解釋法,但放生及勸人放生多被解釋是其中二種因。

  又據《中陰教言論》,今生放生,到中陰時,其所放之衆生會來到面前爲你引接指路,而往生自己所欲的淨土;若殺生,則其所殺之衆生,彼時會顯現爲極爲憤恨,而致使自己被強力引入地獄中。

  經常放生的人,能立即往生極樂世界,如藏地恰美仁波切終生勸請他人放生,圓寂時直生西方極樂刹土。在漢地宋朝永明大師,平常買魚蝦等精進放生,後來以此功德力,其已往生極樂世界,證得上品上生,此類故事皆爲許多曆史所記載。

  

  問 :放生具有什麼意義?

  答 :世間意義----護生保命,遠離威脅。解救一切生命受到威脅或受到傷害的動物、昆蟲等,將它們安置于安全的境地,使之遠離身心的痛苦和一切危險災難。

  出世間意義-----出叁惡苦,永脫六道,暫得解脫,修行成佛。

  在放生的儀軌中,由上師或法師爲被放生的動物授叁皈依後,動物們將結下“不墮地獄、餓鬼、傍生,永不再受叁途苦”的殊勝因緣。雖然動物聽不懂法師誦念的經文心咒,但是在它們的八識田中或潛意識裏(即阿賴耶識)卻已經播下成佛的種子。這些動物在此生了結後,隨各自的機緣或將轉生爲人等,得遇佛法,終將出離輪回,成就作佛!

  

  問 :能不能簡單地告訴我放生的道理?

  答 :(一)因果報應、如影隨形、分毫不爽,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是亘古不變的真理。放生就是救衆生的性命,種了善因,必得善果,阻礙批評放生就是妨害人家救命,種了惡因,必得惡果。

  (二)天地萬物衆生,皆有靈性,皆知趨吉避凶,也會貪生怕死,皆有悲歡喜怒。今朝放生,物類皆知感恩圖報!

  (叁)天地萬物衆生,皆本具佛性,與我相比無二無別,只是因爲宿業深重,不幸淪爲異類畜生,一旦業障消除,同樣可以證得佛果。今朝放生,等于救一未來佛!

  (四)天地萬物衆生與我,在無始以來的輪回中,皆曾經互爲手足親眷。今朝放生,等于救自己的親人!

  (五)天地萬物衆生與我,在過去的輪回中,皆曾經互爲冤家仇敵。今朝放生,正可解冤釋仇,不再冤冤相報!

  

  問 :什麼叫戒殺?

  答 :佛陀在佛經中說道:如果在房間內發現有螞蟻、蚊子、蟑螂、青蛙、螃蟹之類的小生命,縱使它們沒有太大的罪過,其存在也會讓人感覺不舒服;或者因爲老鼠會吃掉衣服、食物等東西;或者在睡眠的時候,一些小生命從天花板上掉下來,將自己從美夢中吵醒,在這種日常生活被打擾的情況下,即使感覺不方便,也盡力忍受而不殺害這些衆生,就是一種戒殺;

  但一般人的行爲卻並非如此。一旦某種生命的存在對自己稍有不利的影響,就會千方百計地去消滅它,只是礙于法律、輿論的製約,才不敢去殺害同類,否則也不會手下留情的。

  佛陀又說道:如果在青稞、大麥、小麥等糧食中發現有小蟲,便考慮到:“如果將這些糧食送到磨坊去推成面粉,就會碾死這些小蟲;而將這些明知不能食用的糧食銷售出去,不但不能轉嫁罪過,反而會有偷盜的過失。”爲了避免這些情況,于是自己不食用,也不賣給別人,則也是一種戒殺;

  當牛、馬、駱駝等牲口因爲馱運貨物過久、過重,而引起背部潰爛生瘡,瘡口裏面繁殖了很多小蟲的時候,就不再讓這些牲口去馱東西,而且還用柔軟的鳥翅羽毛,將這些微小柔弱的生命從瘡口中取出,並放到安全的地方;或者在發現肉食中孳生小蟲的時候,就不食用、不銷售,也不用來喂養豬狗等家畜,並想盡一切辦法保護小生命安全;如果發現被褥下面存在啃食、損壞墊褥等東西的小生命,也不去傷害;或者在走路的時候,雖然知道無意間踩死螞蟻等小生靈不是罪業,但也小心翼翼,盡可能地不傷害它們。以上這些善待生命的態度,都是戒殺;

  上等的戒殺,就是在內髒器官中寄生了蟲類,如果不殺死它們,自己不但會疼痛,還會有生命危險;如果打死它們,就可以結束痛苦,獲得健康。在面對這種重大抉擇時,也甯可犧牲自己的性命,而不傷害其它生命的行爲。

  佛陀又說道:什麼是戒殺呢?如果在僅剩的食物中發現了蟲子,若將這些蟲子放到其它地方,它們就只有死路一條,如果不吃這些食物,自己又會餓死。于此緊要關頭,甯可自己餓死,也絕不傷害衆生,就是戒殺。

  以上內容,就是佛陀在經書中所宣講的戒殺概念。這些要求不是佛陀對大乘菩薩特有的要求,而是對大小乘佛弟子的共同要求。

  我們以前總以爲,自己不去飯店中點殺雞鴨魚兔,也不親自去宰殺豬馬牛羊等,就算是戒殺。這雖然是戒殺的一部分,但戒殺還有很多細微的要求。在了知這些要求之後,我們也應該盡力去做到。

  

  問 :戒殺有哪叁種層次?

  答 :佛在小乘的經典當中,提出了戒殺的叁種層次

  第一種,是最低的要求。就是如果做不到發誓不殺害所有生命,就可以在動物當中進行選擇,比如不殺豬、鳥、魚、羊或者牛等等;或者發誓除了魚類之外,不殺害其它的所有生命;或者發誓除了在生病的時候,爲了治療疾病,而殺死體內的…

《放生基礎知識問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護生放生問答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