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慈悲施食手冊(海濤法師選輯)

  慈悲施食手冊

  海濤法師選輯

  壹、施食功德行

  貳、施餓鬼諸利益事

  參、施甘露味大壇場法

  肆、施食咒功德

  伍、成佛資糧

  附錄、火供福物

  

  壹、施食功德行

  一、施食有十種利益:

  1、作大布施,行檀波羅蜜。

  2、超薦有緣,普利幽冥。

  3、廣結善緣。

  4、得諸佛菩薩及所超薦鬼神之護佑。

  5、消世間災厲之氣。

  6、消自業障。

  7、增滿福德。

  8、消災延壽。

  9、居處安樂。

  10、道業增進。

  ※ ※ ※ ※

  貳、施餓鬼諸利益事

  一、諸鬼生善所事

  《救拔焰口經》雲:“受此食已,悉皆飽滿。是諸餓鬼等,悉舍鬼身,生于天上。諸天善神恒來擁護,即爲滿足檀(布施)波羅蜜。”

  《施餓鬼甘露經》雲:“雖施阿羅漢、辟支彿,現受其報有限有量,但得五百劫人天果報。善施餓鬼一揣之食,是人福德即是菩提,菩提者不可限量,是故福壽不可限量。”

  二、行儀次第

  《施諸餓鬼經》雲:“夫欲施一切餓鬼飲食者,先須發廣大心,普請餓鬼。”

  《修行儀軌》雲:“先須發起廣大慈悲之心,普召餓鬼及一切靈只天仙。”

  叁、淨器事

  《甘露味經》雲:“若諸人天欲施其食者,每日要于齋前時,以好最勝器缽,或金銀器、或銅器、鐵器、钰石、鉛錫,或琉璃、頗梨、貝玉等器。若無上者,但得木石、瓦器,實清淨者,或瓢瓠亦得用。”

  《施諸餓鬼經》雲:“先出衆生食,事須如法,周匝種種皆著並須淨好,或一分、或少許、或一器,皆須清淨銅器中如法,如無銅器,白瓷亦得;如無瓷器,可用漆器。”

  四、施食得福壽事

  《救拔焰口經》雲:“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常以此密言及四如來名號,加持食施餓鬼,便能具足無量福德。壽命延長,增益色力,善根具足。”

  五、除諸病事

  《甘露味經》雲:“又複一法,若人遇大重病,及諸鬼病等,當作面粥叁器,咒之七遍,于曠野中,施諸餓鬼。如是二七日,所遇病痛即得除愈。”

  六、限日數事

  《甘露味經》雲:“若複有重罪惡業累障,難可除斷者,每日咒乳粥以施餓鬼,滿足七日,一切罪障悉滅無余。”又雲:“若能振發丈夫之人,日日修行。一日施食,一天下餓鬼皆得食吃。多日施食,十方六趣,一切餓鬼盡得飽滿。”

  七、觀法

  《甘露味經》雲:“行者先請十方佛及住大地菩薩、金剛、天龍、鬼神已,系心不亂。想六趣衆生種種苦惱,如向所說,既見此已,悲泣盛徹欲救護。複想己身,乘寶花臺飛到其所,調身按摩,流淚如雨。欲滅其火,倍複悲哽,痛徹骨髓。”(若不相應去,當觀想一切餓鬼,如己所愛父母妻子。)

  八、得彌勒記事

  《甘露味經》雲:“是持咒者,于彌勒佛前,若不得授決定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于此賢劫次第成佛者,我則墮于欺诳衆生,成道以來,所說經法一無是處。”

  九、施鬼諸佛供同事

  《救拔焰口經》雲:“則同供養百千俱胝如來功德等無差別。”

  《救面然經》雲:“常修淨行,具足成就,供養百千俱胝恒河沙數如來功德。”

  《施諸餓鬼經》雲:“即如是種種以供養十方一切諸佛無異。”

  十、行人悉地門被贊諸佛事

  《甘露味經》雲:“十方餓鬼,歡喜飲食。當爾之時,十方刹土現在諸佛遙贊行者,複與遙授菩提之記。一切菩薩歡喜愛念,一切天龍各各將香花、璎珞,種種伎樂遙施行者。”

  十一、諸鬼不見行人事

  《救拔焰口經》雲:“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誦此密言,善根具足。一切非人,夜叉羅刹,諸惡鬼神不敢侵害。”

  《救面然經》雲:“諸四衆誦此陀羅尼,顔毛鮮潔,威德強記。一切非人,步多鬼等。夜叉羅刹,並諸餓鬼,皆畏是人,心不忍見。”

  十二、點淨處拂地事

  《施諸餓鬼經》雲:“寫于淨地,無人行處,或水池邊樹下。惟不得寫于桃樹、柳樹、石榴樹下。”

  《甘露味經》雲:“于一陰涼樹下。”

  《施餓鬼法》雲:“桃、柳、石榴者:桃樹物忌,王之住處,諸鬼衆恐彼鬼王之故也。柳,諸鬼亦不來樹也。石榴,鬼子母所愛木,諸鬼恐彼鬼子母神之故。凡桃、柳、石榴,或勿近殿堂基階等,彼樹下,大力之鬼王所住故,卑劣鬼類難臨,故不用之。殿基石階者,有護法等,鬼神不近,是故于堂邊,不可行施餓鬼法也。”

  十叁、向東方事

  《施諸餓鬼經》雲:“其飲食,須和清水。面向東立,坐亦得作法。”

  《甘露味經》雲:“面對東方,召請十方一切餓鬼。複想諸鬼,遍滿閻浮。”

  《四分律鈔十四》》雲:“佛言:“我佛法中,有六方。所謂:六波羅蜜,東方即是檀波羅蜜,及至東方屬衆生心。若有衆生等能供養,彼檀波羅蜜,則爲增長壽與財。”依此文,東方檀波羅蜜方,向彼方行施義也。”

  十四、棚事

  《修行儀軌》雲:“寫食于淨石上,最佳。不令高叁尺,諸鬼不能食。古支度雲:高二尺五寸用之,是小身餓鬼衆,其長不及叁尺,過長難及故也。”

  十五、至輪王位事

  《甘露味經》雲:“若當來世能持此經,當知是人已爲便攝二十種大福德聚,何謂二十?

  一者,現在不爲饑渴窮厄,疾病衰禍,惱娆身心。

  二者,人有所食啖,若美不皆成上味。

  叁者,其人所入野道,蟲毒和合草藥,終不能傷。

  四者,其人鬼神羅刹,精魅魍魉,觀之如佛。

  五者,其人諸佛菩薩,天仙龍神,護如眼睛。

  六者,其人所有疫病,若業若魔,不能近身。

  七者,其人壽命增進,臥安覺安,觸事吉祥。

  八者,其人隘礦野乏少水草,自然稱適。

  九者,其人頭貌怡悅,膚體光澤,無有惡色。

  十者,其人常逢善友,乃至菩薩爲伴侶。

  複次一者,其人未來常生刹利王家。

  二者,其人具足色力,壽樂辭辯。

  叁者,其人常生諸佛菩薩前。

  四者,其人所在之處伏藏自現。

  五者,其人恒得他人恭敬侍接。

  六者,其人所有財寶無能奪得。

  七者,其人意欲所願悉得稱遂。

  八者,其人不隨饑儉劫難生。

  九者,常生天上受尊勝樂。

  十者,常以法喜禅悅無饑渴。是爲二十種大福德聚。

  善男子!此陀羅尼威德自在,若視饑渴人面誦之,即得飽滿。若咒枯樹尚得生枝,何況有情不蒙其福。是故我今殷勤叁說囑累于汝,汝當憶持爲衆生說,勿便忘失。”

  ※ ※ ※ ※

  參、施甘露味大壇場法

  1、佛告月愛:若有人天意樂受行我大悲法門者,彼人應當于白月八日或十五日,香湯沐浴,塗諸妙香,著白淨衣,食叁白食(謂:乳酪、粳米食或雲大麥)起悲傷心,于諸衆生,願誓安樂。

  2、于東方日出時,或夜月圓滿時,于清淨處,或月夜露地,當作叁肘香水曼荼羅(雲壇地也)以香泥塗地,除去惡硵。壇開四門(若用日初出肘,當作四方壇;若以月夜盛時,當作滿月形)須四缽乳安其四角。

  3、又須四瓶盛滿香水,亦著四門,以隨時五色草木花安其瓶口。須五爐香四角布列一爐安中心,又以一燈,其燈用蘇安著中座。

  4、複取四缽盛花水及粳米飯,于壇中心作一蓮花座,雜色綩綖敷其臺上,安置佛形或觀世音像。此門安置閻羅等,門安置天主等。以種種幡蓋交映嚴飾,燒香唯得用阿迦噜香(沈水香)如法結已。

  5、行者向西門面向南,于座前置一火爐燒豎勒炭,先取蘇酪蜜和著器中。

  6、行者先請十方佛及住大地善薩、金剛、天龍、鬼神已。系心不亂,想六趣衆生種種苦惱,如向所說。既見此已,悲泣盛徹欲救護。

  7、複想己身乘寶花臺飛到其所,調身按摩,流淚如雨,欲滅其火,陪複悲哽,痛徹骨髓(若不相應者,當想一切餓鬼如己所愛父母妻子)

  8、如是作觀十四遍已,即于定中得如來極愛一子之地。想了出觀,面對東方,召請十方一切餓鬼,誦此召請咒滿十四遍已,複想諸鬼遍滿閻浮。

  9、次爲開咽令得解脫,即咒壇中香水、乳飯、香花等,用食咒還著本處。行者爾時即取一撮乳酪,誦施食咒。咒叁遍一擲火中,如是滿足千遍已。

  10、爾時此處有無量百千那由他十方餓鬼,一切集聚,間無空缺,歡喜飲食,即現其身與行者語,隨行者意一切施與不違逆。

  11、行者即爲示教利喜,令得解脫。當爾之時,十方刹土現在諸佛遙贊行者,複與遙授菩提之記,一切菩薩歡喜愛念,一切天龍各各將香花、璎珞,種種妓樂遙施行者。

  12、行者由行威神力故,不起于座,即得百千那由他陀羅尼門,百千俱胝叁昧門。

  13、善男子!舉要而言,是人現身火不能燒、水不能溺、毒不能害、刀不能傷,轉坐受身即十住,成如來地。

  14、佛告月愛言,是名施甘露味大壇場法。若欲速疾一子地叁昧陀羅尼等及阿耨菩提者,要須入大曼荼羅,若爲事弊不能成辦者,但如上所說,依法受行,一切成驗也。

  15、爾時世尊複告月愛菩薩言:善男子!當知此人說其功德不可窮盡,汝應憶念如法受持。何以故?我于處處經中,說世間、出世間由偏說,悲田最爲第一。

  16、複次月愛!我于一時爲諸比丘說,若人以深敬心施我飲食,未授我中間,回以施狗,我贊此人得福無量。

  17、是故月愛!雖施阿羅漢、辟支彿,現受其報,有限有量,但得五百劫人天果報。

  18、善施餓鬼一揣之食,是人福德即是菩提,菩提者不可限量,是故福壽不可限量。

  19、汝今谛聽,我複爲汝說此陀羅尼功能所作之事。

  20、若複有重罪惡業累障,難可除斷者,每日咒乳粥以施餓鬼,滿足七日,一切罪障悉滅無余。

  21、若人遇大重病及諸鬼病等,當作面粥叁器,咒之七遍,于曠野中施諸餓鬼。如是二七日,所遇病痛即得除愈。

  22、又複國土中惡業毒流行,人民疾疫,畜生夭橫者,當作火爐,取薩利殺波子(白芥子)和蘇蜜等,呼諸畢利哆等,然後取一撮一咒一投火中。如是日日各一百八遍,七日已惡鬼歡喜,收攝惡毒…

《慈悲施食手冊(海濤法師選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內護摩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