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必是指日可待!
提倡放生的曆代祖師大德
一、流水長者子
金光明經上記載著,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六度萬行以來,有一世爲流水長者子,偶然看見上萬條魚類因池水幹涸瀕臨死亡,因而大發慈悲,急速請求國王派遣二十只大象負水救濟,救活了魚群的生命。流水長者子更爲魚群念佛說法,上萬條魚得此功德命終得生天上,享無極之福。
二、彌勒菩薩
勸君勤放生,終久得長壽。
若發菩提心,大難天須救。
叁、智者大師
智者大師相傳乃釋迦牟尼佛乘願再來,隋陳時代,大師見臨海漁民捕魚殺生,大起慈悲,以襯施買臨海漁滬一所作放生池,兼爲漁民講經說法,漁民聞法後率皆改行轉業,好生從善,並獻臨海江滬溪梁六十叁所,達叁四百余裏,全部作爲放生池,是我國有史以來最早的大規模放生,現在的西湖,就是大師當年所創的古放生池!
四、永明大師
永明大師相傳爲阿彌陀佛慈悲示現,五代時大師爲余杭縣庫攻,常常因爲救急以庫錢買魚蝦等物放生,後因監守自盜罪被判死刑,行刑前大師面不改色,態度從容,國王很奇怪便詢問他,大師回答:“我因爲放生,救活的生命數以千萬,趁此功德正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怎幺不歡喜呢?”,國王敬重大師德行,便釋放了他,大師自此出家爲僧,念佛修行,得道證果,後世尊爲蓮宗六祖。
五、慧能大師
禅宗六祖慧能大師,自得五祖弘忍大師黃梅心印後,爲躲避同門兄弟的迫害,逃亡江南,隱姓埋名,喬裝平民,隱居于獵戶群中。獵人交待大師守網,大師慈悲爲懷,見被擒被擄之鹿兔獵物,莫不設法爲之放生,這樣放生放了十六年,救活物命不可勝數,並感動了獵戶,放下屠刀,改行向善。後大師坐曹溪道場,大興禅宗,道播神州!
六、蓮池大師
明朝蓮池大師從小就喜歡放生,出家後並于長壽、上方二處立放生池,著有戒殺放生文,普勸世人戒殺放生;並有蓮池大師放生圖解傳世,圖文並茂,殷殷告誡世人因果報應的真理及古今曆曆殺生惡報,放生善報的諸多感應實證,後世尊爲蓮宗八祖。
七、憨山大師
人既愛其壽 生物愛其命 放生合天心 放生順佛令
放生免叁災 放生離九橫 放生壽命長 放生官祿盛
放生子孫昌 放生家門慶 放生無憂惱 放生少疾病
放生解冤結 放生罪垢淨 放生觀音慈 放生普賢行
放生與殺生 果報明如鏡 放生又念佛 萬修萬人證
八、寒山問拾得
放生可成佛否。答曰:諸佛無心,惟以愛物爲心。人能救物之苦,即能成就諸佛心願矣。故一念慈悲,救一物命,是一念觀世音也。日日放生則慈悲日日增長,久久不息則念念流入觀世音大慈悲海矣。我心即是佛心,焉得不成佛乎!故知放生因緣,非小善之所能比,凡我同願,宜廣行勸勉,善令群生同歸悲化。
九、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爲民國以來淨土宗一代大師,後世尊爲蓮宗十二祖,大師提倡戒殺放生不遺余力,諸多放生序論中,大師均極言戒殺放生之事理,勸勉弟子力行戒殺放生!茲恭錄數則大師戒殺放生法語如下:
“凡有欲家門清泰,身心康甯,天下太平,人民安樂者,請皆于戒殺放生,吃素念佛中求之,則永無不得矣。”
(法雲寺放生池疏)
“佛教東來,闡明因果報應,令人戒殺放生,斷葷吃素。即蟲蟻蚤虱尚令護惜,勿行殺害,何況于人。”
(挽回劫運論)
“余向提倡戒殺放生,因果報應等事理,以期挽救天災人禍。”
(勸愛惜物命說)
十、弘一大師
近代律宗大德弘一大師亦倡導放生。
“先問諸君:一欲延壽否?二欲愈病否?叁欲免難否?四欲得子否?倘願者,今有一最簡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
“惟願諸君自今以後,力行放生之事,痛改殺生之事。”(放生與殺生之果報)
十一、虛雲老和尚
禅宗大德虛雲老師尚也教導我們戒殺放生,斷惡修善。
“這是萬劫難逢的機會。我們要勇猛精進,要內外加修。內修,即是單單的參一句“念佛是誰”的話頭,或念一句“阿彌陀佛”,不起貪嗔癡恚種種其它念頭,使真如法性得以透露。外修,即是戒殺放生,將十惡轉爲十善,不要一天到晚酒肉熏天,造無邊的罪業。”
“近來世界人民遭難,殺劫之重,皆是果報所遭;每每勸世人要戒殺放生,吃齋念佛者,也就是要大家免遭因果輪回之報;諸位須當信奉,種植善因,成就佛果。”(虛雲老師尚方便開示)
十二、金山活佛
放生是金山活佛妙善大師生活上一個經常的節目,對于飛禽走獸魚鼈之類,活佛皆慈悲平等對待,不管他走到那裏,都是歡喜放生。
“你前生多殺生,今生要得多病短壽的果報,一切是自作業,自作報,我雖然暫時把你的病苦滅少,可是你前生的殺業未消,恐怕有短命之虞。”
“最好的消業方法,莫過于放生,世界上最大的惡業莫過于殺生害命,反過來說世界上最大的善業是莫過于戒殺放生,所以放生是最大的功德。你能依我的話,趕快量力買生物放生,就能增福延壽的。”
(金山活佛 煮雲法師著)
“我和尚從來與錢無緣,你要供養我,不如買米、買油送到金山寺供養大衆或買魚鼈放生。”
(金山活佛神異錄 樂觀法師著)
十叁、忏公師父
蓮因寺忏公師父爲當今佛教界大衆景仰敬重的大德,亦曾有放生親身感應實證,在“放生儀規”中記雲:
“丙申春雲臥病岡山,經久不愈。醫藥治療,營養滋補,靜攝調護,悉皆罔效,身心苦悶,不知所措。嗣承淨業道侶慈悲勸谕,謂若提倡放生,與衆行之當得早占勿藥雲雲。雲遂依勸言,先自放生,並向諸方提倡,經時不久,頑強痼疾霍然痊愈。”
十四、圓因師父
放生在末法時代,推行甚難,因爲所遭受的批評誹謗最多,所以真正提倡放生的法師少之又少。何其有幸,我等凡夫得以逢聞依靠一位不畏任何阻力,全力宣揚放生觀念的“放生師父”—上圓下因老法師。
師父教導我們,所有的罪業中,殺業最重,所有的功德中,放生第一。因果報應,如影隨形,殺生自有殺生的果報,放生自有放生的果報,不用在意別人的批評阻毀,我們行自己的善業,別人造自己的惡業,將來果報現前,善惡因果絕對錯不了!
在師父的指導下,放生的居士們不僅消除了宿業,更在放生過程培養了慈悲心腸,體會到萬物衆生平等一如,皆具佛性,皆能成佛的真理!這種慈悲心的轉變,不是其它只懂得批評謾罵的人所能體會于萬一的。
師父更明白地告訴我們,戒殺吃素只是不再造殺業,不再欠殺債,但今生累世以來我們已造的殺業,已欠的殺債何其衆多,可能連虛空也裝不了,欠的殺債是一定要還的。所以我們應當力行放生,救贖生命,放生就是還債,還多生以來我們所欠的殺債。
經由經父的教誨,在放生的善舉中,多少癌症惡疾,消弭無形,多少感應實證的例子,從居士口中娓娓道來,多少物類感恩的畫面,示現在眼前!
放生殊勝,放生難逢,我們在感激涕零之際,除了感謝大慈世尊教誨我們如此殊勝的法門,也滿心歡喜于此末法凋零的時代,有如此一位放生師父,不計誹謗批評,親身力行並指導我們滅罪消業又能長養慈悲的放生法門!
李炳南老居士談戒殺放生
一
凡事不離因果,過去造了八苦的因,現在就要受八苦的果,了知因果的關系,就知道刀兵劫也是一種果報。
二
衆生自古以來,斷不了殺業,沒有一個不殺生的。殺生可分一種:一種是直接殺,一種是間接殺,造此二種殺業的因,積久遇緣就結成刀兵劫的果。
叁
刀兵劫是從殺因而來,我們應該不造殺因,叫做戒殺,以免將來受刀兵劫的痛苦。
四
有人也許會說:“要挽救刀兵劫的事情,多多爲善,修橋造路就能息滅刀兵劫的災難。”這種話是不可靠的,因爲受刀兵劫,不是你過去破壞道路,破壞橋梁的因,現在用修橋造路來抵銷,這是牛頭不對馬嘴,講不通的。
五
斷緣的次第分上中下叁等功夫:
●下等功夫:自今天起不再殺,如此做到就是善人。
●中等功夫:不但不殺生並且持長素,這樣做到就是等于自度的阿羅漢。
●上等功夫:不但不殺生,吃長素,更進一步要放生救它的生命,這種人等于利人的菩薩。
六
下功斷緣戒殺,中功斷緣兼素,上功斷緣放生。
七
上等功德,除了斷緣外,必須兼放生,佛家有一句話說:救一衆生,勝造七級浮屠。七級浮屠就是寺廟的七層寶塔,這樣看起來就知道救一個衆生的功德是多幺大。
八
一切衆生不但是過去父母,亦是未來諸佛,你放它的性命你就是菩薩。
九
我再將簡單的放生方法告訴各位:首先要加持一杯大悲咒水,灑在被放衆生的身上,口念忏悔文:“往昔所作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忏悔”這樣念叁遍後再爲它念叁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
十
爲什幺要對衆生說叁皈依呢?因爲一切衆生皆有兩條命,一條是生命,另一條是慧命。放生是不但救他生命,亦要救他慧命,說叁皈依給他聽,下一生就不入地獄不做餓鬼不變畜牲,免墮叁惡道受苦,如得人身,發菩提芽,深信佛法就有成佛可能,這就是救它的智慧。
十一
如在馬路旁或任何地方,看見人家正在殺害生命,沒辦法救它的時候,我們應發出憐憫的心,口中趕快爲它念叁皈依及往生咒,也略盡我們叁寶弟子的一點悲心。
十二
信佛學佛第一條件,必須先明白佛陀的教義,佛陀的教義有下列六種:飗慈;飄悲;飙平等;飙諸惡莫作;飛衆善奉行;飠自淨其意。要做此六種必先要戒殺。
十叁
不單是佛教提倡戒殺放生,我們中國的古聖先賢,亦多說戒殺放生的道理。
十四
我們大家現在做人殺生造業,前生做人亦是這樣殺生造業,乃至多生以來造了殺業是重重無盡的。
十五
殺一條生命就結了一…
《放生問答—放生文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