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些溫柔若遊絲
從前, 有兩個小和尚爲一件小事吵得不可開交,誰也不能說服誰,誰也不想讓著誰。第一個小和尚怒氣沖沖地去找師父評理,師父安靜地聽完他的話之後,鄭重其事地對他說:“你是對的!”于是第一個小和尚得意洋洋地跑回去向第二個小和尚炫耀。第二個小和尚不服氣,也來找師父評理,師父在聽完他的講述之後,也鄭重其事地對他說:“你是對的!”
等第二個小和尚滿心歡喜地離開後,一直跟在師父身邊的第叁個小和尚終于忍不住了,他不解地問道:“師父,您平時不是教我們要誠實,不可說違背良心的話嗎?可是您剛才卻對那兩位師兄都說他們是對的,這豈不是違背了您平日的教導嗎?”師父聽完之後,不但不生氣,反而微笑地對他說:“你是對的!”第叁個小和尚這才恍然大悟,立刻拜謝師父的教誨。
其實,任何問題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是看問題的角度有不同而已,站在這一方,這一方就是對的,站在那一方,那一方就是對的,說話的智慧就在于:不傷害任何一方。
無需去認真仔細地分辨誰對誰錯,對我們自己來說,眼裏沒有別人的不好就是智慧,嘴裏沒有傷人的話就是慈悲。在這個世上,對于都是凡夫的我們而言,誰能不做錯事情呢?包括我們自己。但是,我們要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並且每一個理由都是合理的。
如果,沒有理解,沒有包容, 每個做錯事的人都要受到責罵,那麼,先看看我們自己要受多少的指責,然後看看周圍,乃至延伸到全世界,人與人相互之間該有多少的譴責?又會由此而衍生多少的恨,多少的怨?
對與錯,永遠是相對的,永遠都是人類給自己的一個枷鎖。即使是面對滔天的罪行,我們依然相信裏面掩藏著人性的善良,我們依然相信,愛能消融所有的恨,愛能挽救所有的錯。
人生千般,世事難料,一會兒是風,一會兒是雨,一會兒是恩,一會兒是仇,細看人間楊柳,青也罷,黃也罷,總是溫柔。但願人心似柳絲,長也好,短也好。
好好地活,好好地想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生都一帆風順,有成功,也有失敗;有開心,也有失落。如果,我們把生活中的這些起起落落看得太重,那麼生活對于我們來說永遠都不會坦然,永遠都沒有歡笑。人生應該有所思索與追求。擁有一顆平常心,保持時時求索的心,是人生必不可少的。
好好地活著,靜靜地思考。其實人生之中的孤獨也是幸福,它讓我們享受靜谧的冥想和心靈的淨化;順境是幸福,它讓我們享受上天的恩賜;逆境也是幸福,那也是上天的惠顧,它讓我們在奮鬥的汗水陪伴下求索,鍛煉我們的堅強和頑強的品格。如果我們很有天賦,思索與勤勉會使天賦更加完善;如果我們的才能平平,思索與勤勉會彌補缺陷。
人生的挫折太多,當我們過去了便稱之爲磨練。所謂門檻,過去了就是門,沒過去就成了檻。“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不要去強求那些不屬于自己的東西,要學會適時地放棄。也許在讓我們殚精竭慮時,我們會得到曾經想要得到而又沒得到的東西,得到意外的收獲。
春夏秋冬的輪回更替,不會因何人而改變。盲目地堅持不如理智地放棄,苦苦地挽留夕陽的人是傻人,久久地感傷春光的人是蠢人,什麼也舍不得放棄的人,往往會失去更加珍貴的東西。適時放棄是一種智慧,它會讓我們更加清醒地審視自身內在的長短和其他的因素,會讓我們疲憊的身心得到調整,成爲一個快樂明智的人。
在生活裏,有一顆平常心,可以使我們樂觀豁達;有一顆平常心,可以使我們戰勝面臨的苦難;有一顆平常心,可以使我們淡泊名利,過上真正快樂的生活。“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只有能在平常的生活中感知幸福的人,才會知道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
珍惜那些擦肩而過
許多年前立于塔旁看流雲的對景遣懷,竟然會重複了那麼多遍。無論心靈輕盈通透,還是最後的寂寞歡喜,都一並裝在了盛滿衷腸的壺裏,被歲月和風煙收攏在一起,悄然寄存在流逝的光影裏。
有一些影子,突然間,就在眼前晃悠。鏡像迷離,暖和的,柔軟的,橙黃的,在流動……總有些人,悄悄地來,默默地等,如燈照亮了我們的行程,溫暖了我們的人生;更多的人,匆匆地出現,急急地走遠,如流星,沒有永恒,卻有瞬間的光輝。
曾有種感覺,想讓它成爲永遠。過了許多年,才發現它已漸漸消逝了。才知道原來握在手裏的,不一定就是我們真正擁有的;我們所擁有的,也不一定就是我們真正銘刻在心的。
很少有人能夠清晰而理智地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曾經非常憧憬和渴望的,回過頭來看,卻是一錯再錯;而有些握在手裏的,看起來平常,卻不知道那是一生中最珍貴的;那麼輕易地就舍棄的,恰恰是我們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人生沒有重複,一切要來要過去,都是無法靠珍惜和奢望去獲得的,唯一能做的事情,只是用心體會好當時的時光。
生命中的人流,總是穿梭不息,似風景裝扮著身邊的世界,美好也罷,悲傷也罷,無論如何,都是一種際遇,都是一線緣分,需要我們相聚珍惜,別離祝願,讓人生多些暖色。